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别让网络公益变了味儿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曾几何时,深圳白血病女童罗一笑网络募捐事件让人感动落泪,但事情后来的大反转更是让人愤慨。无独有偶,某网络平台主播直播为大凉山贫困村发钱也被爆出结束后就收回……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却建立在了“网络公益”上,让人唏嘘。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越来越多的网络公益活动也普及开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笔网络公益的款项或者爱心都包含着网民们对帮助对象的关怀。近些年来,如“罗一笑事件”这样的募捐善款数额不公开甚至诈捐、骗捐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让很好爱心人士心寒,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网络公益结构的不健全和监督体制的不完善。
在目前的互联网上,由于不少“滥竽充数”者的“搅和”,使得网民对网络上的“善与恶”、“真与假”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辨识起来也越来越困难。更重要的是,陌生人信任危机的加剧,正一步步地蚕食着人们的爱心。什么人该捐,什么人不该捐,这本来很容易回答的命题如今也变得扑朔迷离。献爱心,本身是人们率真直接的感情表达,在这些“欺骗者”的行为下似乎成为了他们捞钱的手段。作为网民来讲,难免会对网络上越来越多的慈善公益活动感到质疑,在这种质疑下,互联网公益就已经变质了。人心热了,可能会凉下来,但是人心凉了,热起来就十分困难。当道德失守的时候,局面就会出现失控。骗子的可恨不在于骗了多少钱,而是让人心从热变凉,让社会的善心被无端消费。
无法否认,互联网正在一步一步的改变着公益慈善,这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时代的必然。但是,我们在让这个社会充满爱的同时,也要握紧网络公益的“方向盘”,从监管和法治上给予管理。
据了解,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本未涉及到网络公益这个方面,因此在法制保障和制度创新上,必须尽快建立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社会和媒体监督的多元监督机制。
如今的网络公益活动,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比如不少由有资质的互联网牵头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已经帮助很多社会上的困难人群。下一步,我们需要提高这些平台的透明度、可信度以及专业度,这样才能使得爱心人士在献出自己爱心的时候更加放心,也可以保证这些爱心可以真正用在实处。
“罗一笑事件”的持续发酵,让人们的关注点逐渐偏移在了罗父身上,而真正得病的孩子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不能说是谁的错,只能说网络的发达,让一些人“失了良心”。今后,等各种监督逐渐完善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弱者得到救助的路可以更加平坦,网络也真正能成为传递爱心的“桥梁”。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