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贵州省岑巩县生态经济林助力精准脱贫

贵州省岑巩县生态经济林助力精准脱贫

  • 2016-12-20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新农村商报网讯(通讯员 吴寿静)又是一年丰收季,柚香四溢龙江河。初冬时节的岑巩县注溪镇,到处是硕果累累,马路边随处可见思州柚堆得像小山一样,房前屋后,一个个硕大的柚子压弯了枝头,羡煞了游客,也富裕了村民。

“女儿上高中开始,家里的收入就不够开支。”12月20日,正在装载思州柚的刘海江说,“现在漫山遍野的柚子树不仅让土地变好了,也让我们收入增加不少。”

46岁的刘海江是注溪镇周坪村贫困户,以前夫妻俩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因儿子上大学,女儿上高中,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那时候思州柚还没有这么大的名气,起初只种了一两根。”刘海江说,5年前,政府大规模扶持发展思州柚,免费发放树苗、培训技术,他搭上了这趟顺风车。

如今,刘海江家种植了10亩柚子树,果树已进入盛产期,黄澄澄的柚子挂满了枝头。

刘海江告诉笔者,一亩地可以种植40余棵柚子树,4至5年产果,正常年份,一棵树可以结20至30个思州柚,大的一个接近5斤重,可以卖10块钱以上,最小的也能卖三四块钱。一亩地就有六七千块钱的收入,管护得好的话,还不止这个价。

随着思州柚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名气越传越远,到当地购买柚子的人也越来越多,像刘海江一样的贫困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岑巩县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择优划区”的模式,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扶持和引导群众选用适宜生长的果树进行植树造林。

“山头戴帽身披绿,山脚种起经果林,农民鼓起钱袋子,山旮旯里笑盈盈。”

在脱贫攻坚中,该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生态扶贫,因地制宜发展思州柚、水蜜桃、思州绿茶、油茶等经济林,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说起植树造林发家致富,该县思旸镇岑丰村的退休老支书吴昌益滔滔不绝,“岑丰村山多地少,以前村民乱砍滥伐,村里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穷山,要想富,还得念好‘山’字经啊!”

29年前,38岁的吴昌益初任该村书记,当时,由于村民建房乱砍乱伐,村里60余座大山全成了光秃秃的荒山,于是他就发动群众背着被子、扛上工具在山头安营扎寨,植树造林。

在吴昌益的带动下,该村2年就植树造林700余亩。

2013年冬天,65岁的吴昌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卸任。退休后的吴昌益仍带领着大家植树造林,在他的带动下,如今,岑丰村种植水蜜桃、脆红李、葡萄等精品水果1000余亩,山头成了村民的座座“绿色银行”。

目前,该县种植思州柚、颐红水密桃等为主的精品水果6.8万亩,挂果面积4.6万亩,预计产值12658万元,产业覆盖贫困户4600户16195人,贫困户种植面积14690亩,预计收入5190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205元。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