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深度 > 深化供给侧改革 开启土改新时代

深化供给侧改革 开启土改新时代

  • 2016-12-28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2016年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顾这一年我国的农业工作,供给侧改革成效渐显,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我国2016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325亿斤,成为历史第二高产年,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供给充足。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呈现出“两稳、三进”的特点,即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前进。
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临时收储政策“托市”的影响,却出现进口粮价比国内粮价低的持续“倒挂”现象。这造成进口粮食入市,国内粮食库存居高不下的尴尬情况。这也是使得“玉米”成为国家高层直接点名要去库存的作物。
      为此,国家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台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意见,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面积,扩大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范围。
今年也是实施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第一年。数据显示,我国稻麦口粮生产保持稳定,库存压力大的玉米已调减3000万亩以上,市场紧缺的大豆面积则增加了900万亩以上。
同时,今年还进行了分行业的结构调整,一方面,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减转移1600万头。另外,召开奶业振兴大会,以中国奶业20强为龙头引领奶业振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出台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指导意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建成果菜茶标准园800个,创建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场6851个。扎实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首批命名107个县(市),加快全程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3万个。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2016年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这一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年1000万人的脱贫任务有望超额完成,脱贫攻坚实现良好开局。

深化供给侧改革 开启土改新时代

      2017年:深化供给侧改革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有良好开局,但离调优调高调到位还有很大差距,市场供需不匹配、农牧结合不紧、种养循环不畅、产业链条不长、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民存在“不愿调、不会调、不敢调”的问题。
      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韩长赋表示,调结构关键是要顺应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确保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并争取卖个好价钱;发挥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愿意调、主动调。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及,要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国家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认为,当前的玉米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成败的关键。
      农业部已确定,明年农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继续调减玉米1000万亩,累计调减总量争取达到4000万亩;扩大玉米大豆轮作试点,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稳生猪、兴奶业;逐步减少近海养殖,规划和发展“海洋牧场”,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

深化供给侧改革 开启土改新时代

      “三权分置”开启土改新时代
      2016年取得进展的是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的出台,开启了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重大制度性创新。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8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270万个,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超过30%。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中已有33.3%发生流转,2.3亿承包户中有6600万户或多或少流转了土地。
      “‘三权分置’模式的探索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各地展开,今年国家正式把其列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层面,由试点进入立法阶段,对农村土地流转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正是回应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变迁。
      今年,承包地“三权分置”及农村“三块地”改革和“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齐头并进,还促进了农业人口进城落户,加快了新市民转化进程。
      但专家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有效”的进一步解析还有待明确。“虽然国家政策层面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予以认可,但在法律相关条款尚未修改的情况下,一旦当事人间发生抵押权纠纷,仍将面临着抵押权无法实现的法律风险。”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不无担忧地说。
      另外,各地对于农民开垦出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地”如何确权,尚无统一具体的政策。虽然实际操作中依然由开垦的农民继续进行耕作,但目前各地对于农民开垦出的“四荒地”并不予确权发证。有一些农民担心,如果对于自己开垦的荒地不进行确权登记,以后的利益如何来保证?自己种的地将来归谁,还能不能继续投入进行耕种?
      这些问题不解决,土地流转就无法快速有效地展开。
      会议指出,明年在深化土地改革方面的重点是:将“三权分置”试点省份扩大到28个,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而此前较受到关注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被认为是农民融资的必要途径。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