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微信打赏7天后结算,不公平!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1月4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告称,从2017年1月11日起,公众号赞赏资金将调整为7天后结算,如果文章被删除,赞赏的钱也跟着没了。新规一出,许多公号作者和网友纷纷讨论,此事是否与罗尔事件有关。5日上午,微信方面回应记者,此事与罗尔事件无关,仅是根据用户需求和平台发展做出的阶段性调整。
不管赞赏机制的调整是否与罗尔事件相关,但微信平台的此次动作算得上是亡羊补牢。7天的冷冻期虽不能釜底抽薪却也算得上是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案。况且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任何一篇文章或新闻都被亿万网民监督,其中的讨论、纠错过程远远用不了7天的时间。可是7天结算的细化调整带出了一个更加值得追问的问题,那就是谁真正拥有文章的审核权?
这个问题看似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微信运营平台。可是这不是最终的答案。文章之于微信平台之于受众犹如电影之于导演之于观众。看似是导演控制了一部电影,但整个电影市场却是观众决定。自然电影不能为迎合观众而拍,文章也不能为谄媚受众而写,但其共同想要取得效果是获得观众的认同。在电影市场票房与口碑并不总是成正比,而文章也如此。只是我们常常忽略文章本身的思想性而把是否符合主流思想作为评判文章的标准,在此选择行为习惯下,一部分“非主流”思想观点文章常被关进微信小黑屋。
无论哪种观点都有其受众,作为一个平台来讲,提供打赏功能意味着各路思想流派都有平等的权利使用打赏功能,但那些被删除禁止的文章却剥夺了其受众打赏的权利。因此打赏功能也只是平台思想认可下的功能实现。
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海洋的网络时代,但受众所能获取的有效信息却不比大众传媒时代多,微信公众号的产生与繁盛助推了深度思想与独立观点的登台,但受众越来越细化的要求也会扩大平台的缺陷。简言之,打赏功能诞生以前是平台的事,打赏功能出现以后就要给受众决策权。
(新农村商报网)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