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林下养殖大有“钱”途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新农村商报网讯(通讯员 吴寿静)“林中的虫子是鸡最喜爱吃的食物,鸡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林中放养鸡以后,植物更茂盛了,散养鸡的品质高。”2月23日,正在喂鸡的代文亮高兴地说,“搞活林下经济比干农活、比打工都强。”
代文亮是岑巩县客楼镇安山村的贫困户,在政府的精准帮扶中,他发展了林下养鸡1600余只,通过生态放养,每斤生态土鸡的价格卖到26元,一年收入就有5万元。
生长在平庄镇林区的90后青年聂权,则利用家乡大大小小的山头发展林下养蜂。
“养蜜蜂是不争田、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的‘空中农业’。”聂权如是说。
他通过潜心学习,创新了养殖技术,摸索研究出思州巢蜜,连同蜂巢一起食用的巢蜜,不仅保证蜂蜜的原汁原味,还具有花源的芳香和醇馥鲜美的口感。因给客户提供纯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巢蜜市场价格高达120元/斤,年收入超7万余元。
……
这仅仅只是该县发展林下养殖的一个缩影,像代文亮、聂权一样,发展林下养殖致富的村民数不胜数。
近年来,岑巩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因地制宜,扶持村民发展林下养殖经济,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和林地综合生产效益得到持续提高。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产业,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的发展格局,并在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村里的林下山坡是天然养殖场,山坡给羊群提供了吃不完的草食”说起林下养羊,羊桥乡郑福村的代国锋滔滔不绝“羊在自由运动中长肥,这样养出来的羊肉鲜香味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掌握一定山羊养殖技术的代国锋,一年的时间就将养殖场规模由30余只发展到100余只。随后,他组建了养羊合作社,引导村民一道发展养羊。
如今,代国锋返乡发“羊”财的梦想,正在一步步的实现。
坚持“把山当田管,树当菜种”,该县使林下变成了群众的“聚宝盆”。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并制定出台了《岑巩县林业发展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三大重点,推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林业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该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600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大户(年产值100万元)15户,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林下经济8000余户,每户均增收7500元以上。新增州级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183家、家庭农场15家、适度规模养殖场61家。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