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弘扬中华文昌文化 共筑华夏精神家园——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专家研讨会

弘扬中华文昌文化 共筑华夏精神家园——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专家研讨会

  • 2017-03-15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在四川省文化厅大力支持下, 绵阳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于2017年2月28日-3月1日在四川梓潼成功举办。期间举办了以“探源文昌祖庭,寻根文昌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研讨会,海峡两岸120余位文昌文化专家学者、文昌宫庙代表、文化产业界嘉宾、友好县市区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与会者通过交流探讨,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文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昌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由地方民间信仰的流变整合、多元宗教教义的神格融汇、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升推崇而得以广泛传播,在海峡两岸和世界华人文化圈具有广泛认同。文昌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吸收了“道儒释”思想精华,以其“崇文弘德、明理修身”和“扶持斯文、以长文儒”的核心内涵,在推动基层社会弘扬文化、发展教育、激励科举和道德教化方面发挥了重大积极的历史作用。文昌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宗教、文学、绘画、音乐、建筑、医药等文化外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传承。文昌文化不只是地方性的文化遗产,更是全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昌文化的道德内涵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道德建设则是社会发展的稳压器和平衡器。文昌文化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与道德内涵,既包含“广行阴骘,上格苍穹”的劝善思想、“护国佑民”的爱国情怀、“于事尽心”的敬业操守、“敬老怜贫”的仁爱友善,也包含着“临水莫毒鱼虾”的生态思维,以及“守规矩而尊法度”的公平诚信。这些思想对于淳化世风、净化人心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保护和传承中创新和发展,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把文昌文化与当代社会需求相结合;把文昌文化与弘扬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把文昌文化与当代道德教育实践相结合。并且通过深入挖掘文昌文化的现代价值,让文昌文化走进人们的心灵,以促进道德提升、正气弘扬、民族团结,以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三、七曲山大庙是中华文昌祖庭,四川梓潼是文昌文化发祥地

“梓潼帝君”又称“文昌帝君”。根据诸多历史文献记载,位于四川省梓潼县的七曲山大庙是中华文昌祖庭。文昌崇拜最早源于“梓潼神”的崇拜,早期的善板祠和供奉张亚子的祠庙就是梓潼七曲山大庙的前身,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大量早期道教文昌经籍就出自于梓潼,诸多古时洞经谈演本显示,洞经古乐也发源于梓潼。文昌文化与四川梓潼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梓潼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因“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自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置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了包括文昌文化在内的丰富多元历史文化。贯穿梓潼境内的金牛古道和翠云廊是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文化地理区位促成了历代统治者、文人士大夫阶层以及宗教群体对文昌文化的认知与传播。因此,四川梓潼是文昌文化的发祥地。

四、文昌文化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桥梁与联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文昌文化在台湾、东北亚、东南亚和广大海外华人文化圈中广泛传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考证,文昌文化至少在清初康熙年间传入台湾,并得到迅速的推广。据统计,目前台湾主祀文昌的祠庙大约有40多座,陪祀的文昌宫庙则不计其数。文昌祭典、文昌出巡以及学子们拜文昌等习俗,已经成为台湾传承久远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近年来,四川省国台办和绵阳市政府在梓潼县持续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活动的规模、内容与形式不断拓展,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海峡两岸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昌文化在历史上是国家文运昌盛的象征。当代文昌文化的弘扬,有利于海峡两岸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复兴与昌盛。因此,要充分发挥文昌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纽带作用,推动海峡两岸深度交流合作,并逐步拓展到亚洲文化圈和海外华人世界,使之成为联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五、进一步大力弘扬文昌文化的六点倡议

文昌文化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发扬光大文昌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倡议:

1. 大力开展文昌文化学术研究,为弘扬文昌文化奠定基础。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筹备成立文昌文化研究院、中华文昌学会和文昌文化研究基金会,以进一步整合资源,为文昌文化学术研究努力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 深入挖掘整理文昌文化相关文献与典籍,进一步梳理文昌文化丰富多元的内涵与外延。大力保护传承文昌年画、洞经古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3. 努力把文昌文化与传统国学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推进文昌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让文昌文化的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争把梓潼建成文昌文化学习实践的首善之区。

4. 大力发展文昌文化产业。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文昌文化产品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前景。通过引进海峡两岸高端创意人才,大力发展文昌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昌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5. 大力推进文昌文化与剑门蜀道申遗。将七曲山大庙和文昌文化作为剑门蜀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遗产,一并纳入剑门古蜀道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范畴。

6. 大力推动中华文昌文化走出去。继孔子学院后尝试建立海外文昌文化传播研究机构,将文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寻求与世界多元价值观的对接与融合。(作者系中共四川省梓潼县委宣传部 冯松)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