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旅游文明就要“老生常谈”

旅游文明就要“老生常谈”

  • 2017-04-12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暖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节。不过,旅游到了旺季,对旅游文明往往是一种考验。以前有游客在马尔代夫海里捞珊瑚,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刻上到此一游的梗就不说了,单说最近这段时间,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游客追逐孔雀,拔孔雀尾巴毛,湖南大学标志性雕塑之一的朱张会讲雕塑,遭到涂鸦成为大花脸”……

  上述各种不文明行为由来已久,并不鲜见。景区竹子上刻名字、爬上景区雕塑合影、随意喂食动物等,似乎到了旅游旺季,某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升温了。而且,往往舆论旋风一过,那些不文明的斑斑劣迹,又会像进入淡季似的,渐渐被淡化遗忘,直到迎来下一个不文明行为旺季

  对于这种反复发作的顽症老大难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戒尺,但个别游客恐怕还会觉得是小节非大恶,抱着多我一个也无妨的心态,在不经意间随手乱扔丢掉了文明。尽管不少专家呼吁治理不文明行为需要猛药去疴,但不少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疥癣之疾,却久治不愈。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全国多地都组织开展了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曝光台红黑榜等活动,吸引社会公众踊跃参与监督,让大家对不文明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有全面的了解,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各类不文明行为随时都可能被上网报道,在传播过程中形成放大效应,对当事人产生压力,进而对不文明行为起到监督和震慑作用,引导了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南京那位在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刻到此一游的孩子,父母就在舆论压力下出面道歉,相信这家人再外出旅游定然不会随便刻字了。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遏制游客不文明行为没有立竿见影的绝招,宜堵更宜疏,就要老生常谈,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不断改善。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借助音视频等手段不间断曝光反面教材,通过旅游行政部门、旅游景区、旅行社、新闻媒体和游客多方参与,辅以制度约束,靠一点一滴的坚持不懈,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暴露在阳光下,倒逼文明旅游良好氛围的形成。 (于涛峰)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