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无过错却赔两万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去年3月6日,59岁的李阿姨推着自行车从赵大伯身边经过时,70岁的赵大伯与自行车后轮一接触,失去平衡摔倒了。这一跤赵大伯摔得有点疼:小腿骨折,构成十级伤残。他要求李阿姨赔12万余元。
近日,上城区法院判决了此案。法院依据交警大队出具的交通意外证明,审理认为大伯和阿姨在主观上均不存在故意或过失,应根据实际情况,由两人分担损失。虽大伯主张阿姨存在过错,但未提交充分证据予以证实,法院不予采信。最终,法院判决,李阿姨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付赵大伯各项损失2万元。
此事一经报道,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止4月25日,网易新闻下对此事的评论已经达到了25万条。明明是一场普通的民事诉讼,为什么网民和舆论都对此事如此关注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模凌两可的法规触中了民众的“痛点”。
在本案中,存在案件事实不清楚,法院判决标准不明的情况。据律师介绍,此案法院是根据“公平责任”判决的。《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法院并没有指明,媒体在报道中也没有涉及。而这也正是法院的判决遭到网民和舆论质疑的关键。有网友表示:“所以说为什么碰瓷屡禁不止,除了一部分的素质低下以外,就是这模棱两可的法规,没有责任还要赔款,那有些人不可劲儿的去碰瓷啊!”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根据此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而摔倒的大伯主张推自行车的李阿姨存在过错,但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在此情况下,法院判李阿姨赔偿明显不能服众。
第二,老人摔倒是真摔还是“碰瓷”是许多人心中“说不得的痛”。
从“小悦悦”事件到“老人摔倒险”,再到“西安一老人摔倒 司机以为碰瓷直接从其身上开过”,直至现在,“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依然是许多人纠结的问题。
社会新闻看多了,难免会让人对某个群体产生刻板印象,比如说到老人摔倒,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碰瓷”。因为没人统计过,所以我也不能得出一个“老人碰瓷事件在老人摔倒事件中占多大比例”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有路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却被媒体大肆报道时,我们就应该反应过来:这个事情不太正常。暂且不谈传统美德和道德底线,我只记得,大家小学的时候写作文,总喜欢写自己扶老奶奶过马路。所以,现在的小学生作文里已经不会再有这个场景了么?
老人真摔也好,假摔也罢,路人不敢扶的根本在于承担不了老人索赔的后果。即使有所谓的“老人摔倒险”,但老人依然可以向过错方依法索赔。而这,是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这跟个人素质、跟人心息息相关,这反而是最不可控的东西。但因为个案失去对社会乃至人性的信心反而会是最糟的后果。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事没有定论,只希望你对自己所做的决定不会后悔和遗憾。
白岩松说:“我们倡导道德、公益和爱,期待更多的响应,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满世界去寻找‘好人’,而是要思考:如何用好的教育、好的法律、好的制度、好的环境等,把人们心中原本就存在的善意激发出来。”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