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4、5月的东北,万物复苏。农民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在春播来临之际,伴随着粮食供给侧改革,今年东北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主粮种植结构有哪些变化?出现了哪些新趋势?我们一起来看看。
玉米种植面积下降
黑龙江省肇东市宝山村农户王军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今年继续种玉米,4月下旬便开始了播种,五一期间已经播种完毕。
考虑到地是自己的,不需要地租,耕作基本采用机械化,玉米管理相对粗放,单产较为稳定,加上政府有种植补贴,而且节后玉米价格开始回暖,王军看到一丝希望,他觉得,还是种玉米比较划算。
但是由于去年玉米临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价格一度跌至冰点,让一部分农民望而却步。王军告诉记者,当地有一小部分农民改种大豆或杂粮。
2016年玉米供给侧改革进展顺利,农业部表示2016年玉米调减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且在2017年还有要继续调减1000万亩。作为全国最大玉米种植面积主产区——黑龙江,其北部所属“镰刀弯”地区第四、第五积温带。统计最新调查显示,2017年度玉米种植意愿面积下降4.0%,大豆增加8.1%。
据农业部信息,截止4月25日,全国已播各类农作物32.4%,进度与去年同期相当。其中,早稻育秧基本结束,已栽插82.9%,同比快1.5个百分点;一季稻已育秧56.2%,同比相当;春玉米已播21.2%,同比慢1.1个百分点;大豆已播13.7%,同比慢0.9个百分点。
眼下让王军忧心的是,从4月20日播种到现在,一场雨都没下过,今年的雨水明显少于往年,让他对玉米出苗率开始担心:“玉米播种后,如果持续干旱,会导致有些地方出苗,有些不出,而且这样的苗,管理不好的话,对产量也会有所影响。”
今年全球主要天气预测机构报告将出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若现象,对我国东北春播将会产生局部的区域性不利影响。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十天东北地区西部等地降水持续偏少,降水普遍不足3毫米或无降水,且东北西南部及内蒙中东部面临持续缺墒不利于春播的展开。
专家建议,东北地区西部土壤墒情偏差的地区要积极采取抗旱措施,对于因干旱出苗不好的玉米苗,可以根外喷施叶面肥或者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一是提供水分,二是提供养分,促进玉米的正常生长。
国产大豆“守得云开见月明”
再有半个月,东北大豆就要开播了。黑龙江省孙吴大豆协会会长刘民对今年的种植形势持乐观态度。“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后,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会增加。现在大豆市场稳中有涨,让部分农户看到了希望。而且国家对大豆市场有政策的扶持,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孙吴县国产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20%左右。”对于坚守了国产大豆多年的刘民来说,今年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慰。
刘民告诉记者,今年生产资料成本变化不大,与去年差不多,但是租地费用下降较多,主流租地成本下降100~150元/亩。这对豆农来说相当于提高了收益,也进一步激发了种植积极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6/17年度大豆产量为1310万吨。刘民告诉记者,今年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一些农户弃玉米改种了大豆,因为玉米价格太低了,有的水分含量多的甚至仅卖0.2元/斤。
但是,刘民对目前的国产大豆价格依然并不满意。“市场价格才是左右种植面积的决定因素,目前的国产豆价还是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有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年初至今,国产大豆市场先涨后跌。据中华粮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格3650元/吨,较3月同期下跌50元/吨,较2月同期下跌110元/吨,较1月同期下跌10元/吨。
5月中旬后,新一年度的大豆种植将集中展开,农户无暇售粮,大豆市场将会处于交易基本停滞状态,加之沿淮地区成交冷清,均令国产大豆市场承压。但在余粮稀缺之下,国产大豆下方支撑较强,预计东北地区大豆市场短期仍以稳中趋弱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年度大豆种植拉开序幕,市场将进入新一轮的炒作阶段,天气炒作机会可能随时出现,拉起一波涨幅。
优质稻米种植渐成趋势
与玉米减、大豆增的局面相比,从近几年看,水稻种植面积相对稳定,无论是价格、政策还是农民收益都要好于玉米和大豆。
黑龙江省肇东市五站镇东安村种植大户单玉恒说,这几年东北凡是能开发种植水稻的地块,几乎都种上了水稻,稻田面积逐年增加。而且目前在东北的一些地方种植旱作水稻的积极性空前,很多地方都已成功,加速了稻田面积的增长。“今年更不例外,因为2016年的玉米价格低的可怜,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4~5%。”单玉恒说。
此前,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已经公布: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
与2016年相比,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分别下调了3元、2元和5元。
这是国家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三种稻米一致下调的情况,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减轻库存亏损压力、促进稻米优质发展从而能够进一步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据了解,5月10日左右东北水稻将拉开春播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发展优质稻米,提高稻米的质量、扩大稻米的单产。
粮食即将全面进入品质、健康消费时代,大米、粮食企业的如何满足消费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方向:“粮食也要打出品牌。”
为了谋求种粮出路,单玉恒决定今年开始种植2000亩绿色水稻,他已经跟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他负责管理,给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机械化作业,农户只要按照他的要求种植,最后按照市场价收购农户手中的水稻。这样一来,农户节省了种植成本,每亩地能够增收350元。
他已经注册了两个商标,一个在线下卖,一个在线上卖,形成产品差异化。单玉恒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未来他还打算生产绿色小麦、杂粮和副食品。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