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订单农业”成脱贫“良方”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采摘、入框……连日来,在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统口村的蔬菜地里,到处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菜农们正忙着收获今年的大头菜和羊角菜,一颗颗整齐摆放的蔬菜颜色亮丽、惹人喜爱。“4个月的时间就能收获一季大头菜,按目前的收购价每亩就有3000元,20亩就6万元的收入。”正在地里挖掘蔬菜的贫困户候治家笑呵呵的算了一笔账经济账。“说实话,种蔬菜挺划算的,种子是合作社免费提供,还订单回收蔬菜。”
“不仅可以自己种,还可以到合作社的基地务工,加上务工的钱,一年也有4万元的收入。”
……
趁着蔬菜过秤的间隙,菜农们议论开来。
近年来,岑巩县委、政府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农业“规模化、精品化、高效益”发展方向,采取“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党社联建新路子,让精准扶贫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统口村位于云贵高原上的岑巩县山区,四周环山,生态环境优越,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外出务工,原先并没有规模种植蔬菜,村民们即便有种,也都是小打小闹,满足自家需要为主。2016年,贵州华霖蔬菜公司看中了统口村的地理优势,双方一拍即合,商定由村党支部书记侯治林发动村民种植大头菜和羊角菜,由该公司保底价格收购,为农户增收提供了保障。“过去我们单打独斗如同一盘散沙,加入合作社以后,将采摘的蔬菜直接交给合作社,销往市场,省去了中间环节,收益也高了……”说起合作社的好处,贫困户胡泽军深有感触。
为保留蔬菜的鲜香,该蔬菜公司回收的蔬菜就地腌制成榨菜,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清洗蔬菜和腌制蔬菜的就业岗位。“现在正值蔬菜收获期,在合作社清洗蔬菜每天都有70元,忙完这阵子,又可以到地里去种蔬菜,每个月都有超过20天的务工期。”正在清洗蔬菜的李复珍激动地说,不出村子半步,每年在家门口都可以有近3万元的收入。
232户1331人的统口村,2012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16年人均收入超6000元,突破了几十年来都难以改变的经济状况,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订单农业,让当地人实现了村民住洋房、仓中装满粮、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的幸福生活。“大头菜和羊角菜收获后,土地还可以种植辣椒和豇豆,等以后有了更多钱,我还想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多挣点钱。”阳光下,胡泽军脸上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