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长治:太行山水,红色经典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5月14日上午,联合采访团在长治市襄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采访。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永强 摄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坤】5月13日至15日,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沿线城市党报联合采访团走进山西省长治市郊区、潞城市、襄垣县、武乡县、屯留县等地,全方位、全景式记录展示长治革命老区的魅力和风采。
红色长治着力打响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全国最大八路军文化基地
“屯留县老爷山,曾是上党战役的主战场,该战役是拉开解放战争序幕的前奏。上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了解过上党战役,这次能实地参观上党战役主战场屯留老爷山,并且得知老爷山还是神话传说‘后羿射日’的发祥地,很意外也很惊喜。”5月15日,在当年上党战役的主战场,联合采访团的记者看着山顶舍利塔身的斑斑弹痕,仿佛穿梭时空回到了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
“1938年12月初,党中央决定在晋东南成立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1939年1月到达我们郊区故县村,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抗大一分校为华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2.4万名干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月13日,郊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红霞介绍,在抗大一分校到来之前,八路军总部曾在郊区故县村驻扎了127天,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领导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设,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长治郊区留下了30多处红色革命旧址,成为长治市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位于长治市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唯一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史实的大型革命纪念馆。记者们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透过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一件件珍贵的实物,感知当年的炮火硝烟。据该馆讲解员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等重要机关曾长期驻扎于此,部署和指挥了百团大战等大小战役6386次。抗战期间,有近10万名八路军将士进驻武乡,当时仅有14万人的武乡“出粮、出兵”,有9万多人参加了抗日团体,解放战争时期又有1.5万人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武乡人民还为八路军累计贡献军粮240万石(1石等于10斗)、军鞋49万双、燃料15亿公斤。“可以说人民军队在这里壮大,太行精神在这里孕育,八路军文化在这里形成,民族脊梁从这里挺起,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随行的武乡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
“很有特色,感觉自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5月14日,在武乡八路军纪念园,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通过亲身体验穿军装、扛步枪、照军相、住炕头、唱抗战歌曲……体验八路军当年的战斗、生产、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及与当地民众的鱼水深情。大家一致认为,长治发挥八路军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太行山》大型实景剧等一批新型旅游项目,提升产业品质、提升效益的独特做法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长治市利用自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响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全国最大的八路军文化基地、全国知名红色文化产业基地。
在长治的几天,采访团一行在长治市郊区、潞城市、襄垣县、武乡县、屯留县等地一路走一路看,对该市凝心聚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文化精品、传承太行精神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成效感到十分振奋。
采访团记者表示,长治市委、市政府发展红色旅游的站位很高,格局很大。在战略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标准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产业基地,这非常难得,值得其他地方学习。“长治的红色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得很好,做到了挖掘红色资源吸引人、凝练红色精神鼓舞人、打造红色亮点震撼人、创作红色经典感召人。当地群众还可以如数家珍地讲出一大批红色旅游景点和景点背后的故事,可以说,红色文化已经在当地入脑入心。能够预见的是,红色文化的基因将在这片土地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联合采访团邯郸日报记者黄涛说。
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转型,实现由黑色产业到绿色产业再到红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全国典型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长治与我市市情有相似之处,都面临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这一难题。所以,在长治采访期间,大家对长治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方面尤为关注。几天来,先后在郊区、潞城市、襄垣县、武乡县和屯留县等地采访,大家看到了长治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尤其对长治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被列为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消息感到十分振奋。
产业转型是近年来长治市坚持不懈推进的重大战略。在艰难岁月和硝烟炮火中锤炼出来的太行精神,如今已成为勤劳勇敢的长治儿女助推经济跨越转型的强大精神动力。“这里是一座红色血脉奔流不息的城市,这里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煤化工循环经济集聚区。”潞城市委书记李文兵向采访团介绍,该市潞宝集团是长治市民营企业的标杆。该集团在发展中一直秉承“生态护企”的理念,不仅形成了“焦—电—焦油化工—煤气发电”的多业并举、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而且逐步实现了由黑色产业到绿色产业再到红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长治采访的几天里,记者对该市煤焦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极为关注,频频发问。潞宝集团等一批优势工业企业投资开发的太行龙洞、八泉峡、高山流水、毛主席纪念馆等旅游景区景点成功引领和带动了长治市的煤焦企业转型发展,加快了该市旅游业大发展,这些都让大家感触很深。在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简称180项目)建设现场,对于发展现代煤化工,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大家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治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和实践中,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能源产业创新、传统优势产业提质、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六大工程”为承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构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高端产业体系。对此,采访团记者纷纷表示这次被列为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就是对长治工作成效突出的最好表扬。
“五道五治”让长治天蓝、水清、景美
“太美了,太震撼了!”5月13日上午,在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采访团记者连声赞叹。大家都是第一次来长治,对资源型城市的印象有了颠覆性变化。“来这儿以前,心里认为生产煤炭的城市,天是灰的,路两边肯定乱糟糟的。来了以后才发现,长治天蓝、水清、景美,道路沿线的洁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也很高。漫步在长治街头,有强烈的在画中游的感觉。”
颠覆性的感受,让大家忍不住找到负责接待的宣传部门工作人员问个究竟。原来,长治早在多年前就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从去年12月1日开始,长治在全市范围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沿线铺开的以治理违章建筑、治理乱堆乱放、治理视觉污染、治理道路扬尘、治理道路设施为内容的“五道五治”专项整治行动。对此,大家十分赞同,认为交通畅通、整洁有序、生态优美、出行安全的的确确是树立美好形象、创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惠及全市民生福祉的重要行动。
最让采访团记者惊叹的是,夜幕下的襄垣县东湖景区,碧水荡漾、流光溢彩;虒亭镇乡村记忆馆、襄垣县文化馆、襄垣县非遗体验馆,每一处无不透露着这片土地的大气厚重;温家庄村、郄家烟村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这些乡村美得不但有颜值更有气质,不但有生气更有文化。据襄垣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该县在纵深推进“五道五治”整治行动中,突出整体效果、彰显文化特色,深入挖掘襄垣千年古县文化底蕴,利用闲墙空壁、公路挡墙,以油画、国画、3D画和艺术涂鸦等形式,打造出了内容丰富、赏心悦目的文化长廊,让道路沿线的城镇村庄活了起来、靓了起来。记者们纷纷表示,如诗如画的生态环境加上淳朴的风土人情,来长治,真正体会到了文明城市的无穷魅力。
一望无际的长治市国家湿地公园,亭台楼榭尽显神韵,翠竹粉荷相映成趣,使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晨曦下,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山顶上的炎帝铜像越发显得庄重,苍松翠柏绿柳红花映衬下的长治更加娇艳可爱……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