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端午节到底是诗人节还是健康节?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又是一年端午节,作为一个由来已久的古老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过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包括: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除了习俗的不同之外,不少人对端午的理解也不同:有人认为端午是诗人节,也有人认为端午是健康节。
要说端午节是诗人节,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了。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楚怀王听信了他人谗言,将屈原逐出郢都,屈原由此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这也是我们端午节被称为诗人节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农历“五月五”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认为,夏至时节阳气达到顶点,代表死亡的阴气重新出现,并将逐渐强大。因此,他们把包含着夏至的五月看成是邪气丛生、有害于生命的“恶月”。
正因为如此,在这一时节,各种能辟邪的物事纷纷登场。人们除了搞大扫除,还要采回能辟邪的兰草,泡在热水中沐浴,称为“兰汤沐浴”。同时,还要在门上悬挂可以辟邪的菖蒲、艾蒿,在家中贴上镇邪的艾虎或符图,并在手臂上缠绕“令人不病瘟”的五彩丝带。《大戴礼记》中也记载了五月五日,人们洗兰花浴祛恶的风俗。
仔细看来,古人的这些说法也并不完全迷信。一年之中,五月气候湿热,蛇虫活跃,人多瘟病,民间称作“毒五月”。而端午期间的艾草、菖蒲等中药进入成药期,所含植物芬香油最多,在驱蚊除蝇方面的杀毒解毒能力最强。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艾草、菖蒲确有杀虫驱毒之效了。菖蒲草形状如剑,人们把它倒插在门楣,可以起到驱魔祛鬼的作用,同时菖蒲的根茎有提神、通窍、杀菌的功能,对驱赶“五毒”很有效用。此外,在门上贴五毒符咒也是人们驱避五毒的方法。佩戴百草药粉制成的香囊也有提神抗菌的作用。
而端午因雄黄酒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解不小心被虫或者蛇叮咬之后的毒。《本草纲目》里说雄黄性味辛湿、有毒,具有杀虫、祛疾的功效。雄黄酒除了饮用之外,还被用来在小孩子额上写“王”字,这样既可以借雄黄酒去毒,也可以借老虎纹镇邪。而在“端午是健康节”的观点里,赛龙舟则成了一种用来驱疫的仪式,可以送走瘟神灾星。也因为此,端午节也有了称“安康”的提法。
由此看来,不论是诗人节还是健康节,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也不必太纠结哪个说法是正统,毕竟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的节日在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有争议也就说明大家对传统历史文化还是有所关心的,这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本文系新农村商报网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