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政策 > 国家“三农”政策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2017年,国家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现代农业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多渠道消化玉米国家库存,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国家“三农”政策是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政策最重要的积极因素。
2016年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继续加大。根据财政部资料,2016年,国家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18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9%。国家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根据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240万人。
2016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力度。根据《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6年,国家财政支持实施500万亩粮改豆和600万亩粮改饲试点;国家支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510万亩,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6年,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深化,全国范围内将过去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保护耕地地力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016年,国家不再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对玉米价格形成基本不再发挥影响力,玉米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玉米临时收储制度改革前,中国玉米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局面,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价差较大、收储和进口压力不断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自2016年起,国家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在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程中,国家同时建立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中央支持、省级负责,促进主粮种植调整结构。中央财政将一定数额的补贴资金拨付到省级财政,由各省份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方案,确定本省份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等。除市场定价加补贴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还采取配套综合性措施,包括信贷支持、项目资金支持等,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库存。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明显。2016年,在玉米生产缺乏优势的区域,种植面积调减,市场争力不再下滑。2016年,作为饲料粮的玉米及替代玉米的杂粮进口规模明显下降。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