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经贸 > 产经 > 冬闲不闲忙些啥?

冬闲不闲忙些啥?

  • 2015-12-22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编者按:冬至将至,数九隆冬即将来临,这时原本是传统意义上的农闲时节。然而眼下从南到北,从西至东,全国各地的种植户们冬闲不闲,有的利用农闲充电学习,有的发展设施农业增收,有的开展间作套种“淘金”,有的改良耕地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让原本寒冷寂寞的冬天也变得生机盎然。

福建建瓯: 搭棚给葡萄保暖

近日来,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农民利用冬闲时节,给葡萄搭棚盖膜,驱寒保暖,实行葡萄大棚无公害栽培,让葡萄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目前,小桥镇葡萄种植已初显规模。洽历村百亩红提连片种植,走高端市场;霞抱村种植了800亩的“夏黑”、“藤稔”等品种葡萄,产品销往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并成立了由种植大户及营销能手组成的葡萄协会,发展葡萄种植业;走进高门村,家家户户种葡萄,门前都挂着一串串“黑珍珠”,成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该镇葡萄种植面积已有2565亩,年产量达3598吨,为当地农民年创收1500多万元。

过去,小桥镇的葡萄种植生产方式粗犷,品质较低,再加上江西、安徽等地葡萄新品种的竞争,市场逐步萎缩,价格一年不如一年。为了扭转这一情形,建瓯市农业局、小桥镇农技站带葡萄种植户去外地学习经验,选派代表体验、观摩福安市的葡萄大棚种植,取经葡萄大棚栽培和滴灌管理技术。当了解到大棚葡萄品质好,且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三、四倍,在每亩大棚补助5000元的配套政策鼓励下,该镇掀起了大棚种葡萄的热潮。在上抱村葡萄园,村民张年机说:“大棚葡萄品质好,尤其是巨峰葡萄,果大、紫黑、含糖量高,亩产2000~3000斤,市场价七八元一斤。每亩大棚搭建成本大约2万元,政策补贴5000元,其余成本在两年内就能收回。”

霞抱村葡萄协会会长江兴友介绍:“大棚种葡萄有很多优势,不仅能阻隔雨水的浸泡,病虫害防治次数减少,产品可达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而且在葡萄成熟季节,还能免除鸟儿的侵扰与破坏,产量、品质都有显著提高。”葡萄采摘结束后,农民还能在大棚里种植苦瓜等农作物。在大棚里种植苦瓜能够避雨淋、无霜冻,生产周期长,卖相好,价格高,每亩可增加四五千元的收入。种植两季,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河北卢龙: 坡地改造成梯田

日前,在河北省卢龙县双望镇李黑石村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14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同时施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光秃秃的山坡正逐步被改造成层叠有序的水平梯田。

“土地深翻以后,熟茬变成生茬,庄稼的产量能提高不少。”看着自家两亩多满是砂石的山坡地即将变成梯田,李黑石村农民李万臣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来年的大丰收。施工人员用大型机器将五至二十五度的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将地下四十到五十厘米的土层进行深翻,遇到石块就深埋或运走,这样农民种起地来就容易多了。

李万臣只是该县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受益者之一。2013年至今,卢龙县为近2万亩耕地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今年,该县将双望镇水土流失严重的李黑石村、向阳村等5个村庄纳入项目规划,通过对山坡地进行改造,提高土地质量和蓄水能力。目前,项目施工已经完成88%,预计全部工程将在12月完成。

据了解,卢龙县有70%的耕地位于山坡丘陵地带。为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地利用率,2013年,该县借助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试点县的契机,将棋盘山、燕河营镇、双望镇的近2万亩坡耕地列入改造范围,累计整合资金5000万元实施了水平梯田改造、护地堤等综合治理项目,经过改造的地块蓄水保土能力明显增强。

据介绍,“坡改梯”项目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地形陡、地块窄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状况,还能够通过沟、池、路等配套工程,增强地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川纳溪: 楠竹林里种竹荪

12月13日,笔者走进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回虎村的竹荪种植基地,只见楠竹林里的林间空地上,随处可见一片片白色的农膜盖着一厢厢新种下的竹荪。

“9月下旬播种的菌种已经发出98%的菌丝了,长势好得很。”种植户先立贵随手揭开薄膜检查后说,“我们采取的是在竹林中掏窝定植的方式进行栽培的。”今年6月,他就在纳溪区当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村里流转了150亩楠竹林规模种植竹荪。只要先在窝里垫上砻糠,再按比例撒上竹荪菌种,然后盖上土、铺上塑料薄膜就可以等着收获了。

“林下种竹荪,不仅节约了土地,也节约了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纳溪区经作站站长陈永福告诉笔者,今年,纳溪区开始推广楠竹林下规模套种竹荪,有效解决了食用菌生产的“菌田矛盾”。他说,当前人工栽培竹荪普遍以大田棚栽为主,需要搭建荫棚,而且竹荪不能连作,一般种植过的田块要轮种其他作物3年以上才能再次作为竹荪栽培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而在竹林下套种竹荪,不仅节约了耕地资源和搭建荫棚的劳动量,而且增效明显。同时,栽培后的废菌糠回归土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先立贵说,根据其他地方已成功探索出的楠竹套种竹荪增收技术来看,1亩地可收鲜竹荪350公斤,干竹荪70公斤,按照干竹荪每公斤40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2.8万元,农民可获纯利润1.5万元左右。

“虽然竹荪的经济价值高,但是种植竹荪的成本也很高,1亩地需要将近1万元,可能会让部分农民望而却步。”先立贵说,基于这种情况,他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竹荪种植。“因为竹荪不能连作,所以我们下一步将结合林下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一起发展,发挥竹林的最大经济效益,让更多农民早日走上‘靠竹吃竹’的增收致富新路。”

黑龙江兴凯湖: 趁冬闲提升本领

“今年我家水稻收成不错,趁着眼下冬闲时节多学点农业技术,争取明年再获大丰收。”日前,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凯湖分公司第十六作业站种植户李志义高兴地对笔者说。如今,一股冬闲时节的学习热潮在这个公司的种植户中悄然兴起。

为了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自进入冬闲以来,兴凯湖分公司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产生实效的原则,为种植户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科技大餐”。在科技培训活动中,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组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各自的业务,精心设计课题,并深入作业站、居民小区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技培训,为种植户讲授绿色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同时,分公司积极组织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现身说法,传授技术经验,辐射带动其他种植户,真正使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田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分公司还为基层管理区统一购置了种植方面的技术书籍,加强和完善员工书屋建设,开展读书会、心得交流等活动,增强实效性,使员工书屋真正成为种植户学知识、获取信息的“加油站”。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

游戏排行

安卓 热门

新游预告

  • 更多

    更多开测

    新游开测
    进入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