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濮阳农村产权改革一瞥:班家村蝶变"耕读小镇"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耕读小镇
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牛鼻子”,班家村接连走出两步“妙棋”,强大村集体,让村集体成为“致富带头人”。
第一步是“统管统调”。村两委牵头成立农村合作联社,群众以自愿让渡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联社下设土地流转中心、红利分配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市场营销中心等,对土地统一规划、合股资金统一核算、劳动力统一配置、农产品统一种植销售。
第二步叫“权属让渡”,村委会和合作联社为主体,发展桑葚采摘园、桑蚕深加工园、物流运输队、物业管理队等集体经济实体,建立权属让渡平台,整合土地资源节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年终按照村集体20%、村联社30%、社员50%比例分红。
集体仓里有米,牵头做事有人信。卫都街道办事处筹备组组长马尚志介绍,班家村不仅党委班子力量强大,村里还成立了富民置业公司,示范区把部分小镇建设任务承包给公司,村集体经济逐渐强大。桑葚合作社的筹备成立,让村里前途看起来更明朗。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主动“回家”。去年班家村常年外出打工200多人,目前已经回来80多口。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尚不足100万元,如今已经超过300万元。
村集体经济强大,带来的好处多。能人能带动,种植结构还容易调整。
村民班麦园家有两个学生,一名病人,3亩多桑葚4月份熟时摘不及,一半多都掉地上烂掉,心疼的只掉泪。村民娄书飞是村里能人,自家桑葚有大棚,一亩地收入近4万元,是班麦园家的四倍多。“合作社就是让村里能人牵头,大伙儿跟着能人走,收入至少也是平均水平!”班路喜说。
附近几个村逐渐加入小镇,部分村民还想继续种桑树,合作社分析利害——村里2300多亩桑树每亩6000多斤产量,再种就可能滞销降价,于是建议这部分村民改种花菜、大葱,不仅避免了一场“果贱伤农”,更丰富了采摘游玩内容,村民们服气地暗叫“侥幸”。
“现在还不名副其实,耕读小镇还得有点读的氛围。”市民牛大姐在小镇东头“开心农场”承包了一分地,一年500块钱体验到了耕种的乐趣,她越来越喜爱这个地方,忍不住给村里提建议。
“下一步,小镇将进一步提升读的感觉。孔子周游列国14年,10年都在当时的卫国。根据这段历史,我们计划继续打造文化气息,下次您再来,耕读小镇,绝对让你乐不思蜀!”翟浩笑着说,引得旁边人都乐起来。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