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创卫让生活更美好——写在鹤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之际

创卫让生活更美好——写在鹤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之际

  • 2017-07-21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海寅  实习生 杨子】7月14日,从全国爱卫办传来好消息: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好消息振奋人心!这是我市各城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也是全市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结果!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优化城市环境的重大举措,是全市人民多年的夙愿和强烈要求。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于1994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1999年、2004年、2009年、2013年4次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验收。

2007年6月,我市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2014年5月全面启动创建工作。3年来,我市围绕率先全面小康、建设品质“三城”发展定位,集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坚持“重在过程、重在持续、重在为民、重在实效”,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长”,通过强化硬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资源型城市的创卫之路,形成了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也勾勒出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气爽、人和的壮丽画卷。

如今的鹤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市民文明卫生意识显著增强,朝着更高品质的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之城腾飞!创卫为我市实现率先全面小康、建设品质“三城”凝聚了人心、集聚了力量。

鹤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事记

1.1994年,我市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1999年、2004年、2009年、2013年4次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验收。

2).2007年6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城”联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3.2014年5月30日,我市召开“三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印发了《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鹤壁市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三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园林城市创建实施方案(2014—2017年)〉和〈鹤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原则,计划用3年多的时间创成国家卫生城市。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4.2015年12月31日,市政府印发《鹤壁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规定》《鹤壁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和《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5.2016年1月,我市向省爱卫办正式申请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并上报了相关申报材料。

6.2016年6月3日-4日,省爱卫办专家组对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暗访。6月底对我市出具暗访报告,我市顺利通过此次暗访。

7.2016年6月28日-29日,省爱卫办主任、省卫计委副主任黄玮,省爱卫办专职副主任刁琳琪带领专家组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技术评估。6月30日,省爱卫办出具技术评估报告,同意我市通过省爱卫办技术评估,并向全国爱卫办上报了我市的申报材料。

8.2016年9月26日-29日,全国爱卫办专家组对我市创卫工作开展暗访检查。11月4日,我市收到省爱卫办转来《全国爱卫办关于反馈河南省鹤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暗访结果的函》,全国爱卫办同意我市基本通过此次暗访。

9.2017年3月7日-9日,全国爱卫办专家组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技术评估检查。3月20日,我市收到省爱卫办转来《全国爱卫办关于反馈河南省鹤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结果的函》,同意我市通过此次技术评估。3月29日,我市向省爱卫办报送了技术评估整改报告。

10.2017年4月12日,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员对2015-2017周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工作进行了综合评审。评审组认为,我市整体卫生水平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

11.2017年4月13日,全国爱卫办要求包括我市在内的69个城市(区)于15日前将拟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情况进行社会公示。按照这一要求,我市于4月15日在《鹤壁日报》、市卫生和计生委网站将拟命名情况进行了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周。

12.2017年6月23日,全国爱卫会下文命名我市为国家卫生城市。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篇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及建设工作是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基础,我市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工作历来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市长唐远游任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市爱卫会下设办公室,为副处级单位。2016年,我市成立了市爱国卫生技术指导中心,进一步充实爱国卫生工作力量。5个县区爱卫会主任均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爱卫会,各居民(村民)委员会成立了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市、区两级均将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范畴并拨付到位,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近年来,我市对爱国卫生工作常抓不懈,3年来共取得卫生创建荣誉称号781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215个,市级荣誉称号566个。省级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创成国家卫生乡镇两个、省级卫生乡镇15个,创建比例居全省前列。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等多项工作成效显著,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持续改善。

“今年4月份以来,这个广场就时常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及以创卫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创卫工作、普及健康生活常识。”4月28日,在鹤山区鹤煤集团二矿广场上,居民李秀山说。

根据省爱卫办安排,市爱卫会每年制订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并印发各县区和相关单位,组织各区及成员单位,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引导全市人民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月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活动等。今年4月份,市爱卫会将爱国卫生月活动与当前的创卫工作进行结合,让市民了解更多爱国卫生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参与创卫工作的意识。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篇

5月11日上午,鹤山区中新小学的大课间铃声刚刚敲响,学生们就像鸟儿一样飞奔出教室,他们每人怀抱一个足球,直奔操场而去。

每天上午组织学生在大课间跑步锻炼、做足球韵律操已成为中新小学的一个惯例,学生也都爱上了这样的运动课程。在中新小学,随处可见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校长张志刚告诉记者,每逢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眼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牙日等,学校都会以爱护环境、禁烟控烟、保护眼睛、保护耳朵、保护牙齿等为主题,组织学生设计制作创卫小报;每个班级每周都安排一节健康课,由教师讲述生活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笼式足球等比赛,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让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这只是我市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禁烟和控烟宣传活动等,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健康教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有力促进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467名,86%的社区建有室外健身设施,建成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12个,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已覆盖城区18个乡镇(街道)、136个社区(村)及239个学校、1421个卫生健康机构,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群众参与、专业指导”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和体制。全市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行为逐步养成。2016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03%。

市容环境卫生篇

“以前,这里有一个建成几十年的工农兵电影院旱厕,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从旁边过得捂着鼻子,附近的商户、居民很有怨言。创卫工作开展后,影响环境的旱厕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整洁干净的水冲式公厕。”5月11日,在鹤山区鹤山街西段,居民李成喜说。

我市创卫工作开展以来,让市民感到惊喜的变化时时都在发生。“街道明显干净了,背街小巷里积攒多年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也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路边的垃圾回收设施增多了,破损的路面修补了。我切身感受到,不只是环境变整洁了,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也都在逐渐完善。”山城区长风路街道居民王爱霞说。

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车辆停放有序了,交通违法现象明显减少;城市建筑立面大变样,门店招牌整洁有序了……近年来,我市上下广泛动员,消除“脏”源、集中治“乱”、全力治“差”,各项创卫工作全面进入攻坚阶段,市容环境卫生秩序集中整治活动成效十分显著,共计清理小广告50万余条,规范审批户外门头广告及大型广告牌922块,查处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牌3000多块,追呼电话录入2800多个,拆除违章建筑、私搭乱建、夜市大排档共计270余座(个)、2.5万平方米。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将《鹤壁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纳入2017年立法计划。

我市还加快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大老城区市政设施维护维修力度,并配足环卫设施。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率达39.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4平方米。

为巩固创卫成果,我市建立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鹤壁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由各城区城管部门与辖区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在沿街门面安装“门前三包”责任牌。截至目前,共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万余份,安装“门前三包”责任牌7000余块。

环境保护篇

为了全力推进创卫工作,对照创建任务和时间节点,我市将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与创卫工作紧密结合,实施精准精确精细治污和依法科学治污,全面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

我市强力推进烟花爆竹禁售禁燃,今年春节期间城市建成区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中等以上。

对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废品围城、冶炼围城、喷涂围城等污染围城现象,我市开展了地毯式排查,澄清底数,集中进行整治,依法彻底消除污染围城现象。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排查“小散乱污”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整治取缔活动,确保断水断电到位、拆除设施到位、清除原料到位、吊销执照到位。

为进一步整治扬尘污染,我市强化源头管理机制,建立施工工地开复工验收制度,实行监督员、网格员、管理员“三员”现场管理制度,达不到“六个百分之百”扬尘防控措施的工程坚决不能施工。为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聘请专家团队,对我市重点区域进行网格化布点监测。此外,持续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014年以来已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7万辆。经过一系列强力整治,我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取得明显成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和淇河水质等主要生态环保指标全省领先。

重点场所卫生篇

去年以来,鹤山区馨苑十区居民王丽丽明显感到,社区门口美容美发店的环境变整洁了。“证照上墙,毛巾等用品规范消毒,还专门准备了皮肤病人专用理发工具。”王丽丽说,除此之外,街上的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旅馆、小浴室及小歌舞厅的环境卫生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善。

这些都是我市着力整治“六小”门店(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的成果。我市各城区现共有“六小”门店7200个,在创卫工作开展之前,不少小门店存在无证经营和不符合行业规范标准的问题。为推进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将创卫任务逐项分解,并多次组织调研分析专项整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卫攻坚以来,仅“四小”门店(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整治就累计出动监督人员5000人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8000余户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000余份,下发督导通报70余期,有效规范了“四小”门店的经营行为。

如今,我市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持证率大幅提升,卫生监督管理信息公示内容和形式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经营单位公用物品清洗、消毒、保洁以及防蝇灭鼠等卫生设施的配备和正常使用进一步完善,经营从业人员卫生观念和创卫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山城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持证率由原来不足50%提升到现在的100%,各城区公共场所基本卫生状况整体得到了较大改善。

此外,我市各城区中小学校持续开展了“清洁校园”行动,校园健康教育氛围浓厚,运动课程丰富多彩。全市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职业病防治知识进行了大力宣传,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工作生活理念。下一步,随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我市将继续抓好监管责任落实,确保创建成果不滑坡。

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篇

淇滨区食药监分局九州监管所副所长闫腾和他的同事们,对淇滨区淇滨大道以南区域内的餐饮户、食品流通户(简称“两小”门店)都非常熟悉。创卫工作中,他们负责这一区域“两小”门店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为了让环境卫生不达标的“两小”门店进行搬家式整改,他们每天都“泡”在这些门店里,一遍遍地动员、指导。在他们的努力下,辖区“两小”门店实现了“四黑”变“四白”(墙面由黑变白、地面由黑变白、厨具由黑变白、餐厨工作人员服装由黑变白)的目标。

这只是我市食药监部门开展创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食药监局牵头开展了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整治工作,坚守“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宗旨,牢固树立担当、兜底、创新意识,与市畜牧局、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和城区食药监分局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创卫工作任务。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环境卫生得到规范提升,建成中凯美食街、新世纪广场西步行街等食品摊贩集中销售点;城区2582家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4%,6146家“两小”门店整改达标率达95%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设施均取得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100%,供水设施、卫生状况、水质检测符合要求,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篇

在创卫工作中,我市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宗旨,以遏制慢性病为基石,以有效控制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生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和谐为要务,全面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和慢性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和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并巩固医疗市场秩序,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妇幼保健工作,全市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网络,共68家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配备了传染病网络直报设备,为有效监测疫情、积极应对疫情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市卫计委组织召开了两次现场观摩会议,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标准化门诊建设高潮。全市共建成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38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防接种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10余年保持在95%以上。

在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全面健康生活方式创建活动,市辖区已建成健康社区20个、健康单位18个、健康食堂11个、健康餐厅10个、健康学校21个、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步道5条、健康一条街3条。

我市还积极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推进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及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专项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7%,婴儿、儿童、孕产妇死亡率连年保持低位,连续6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篇

大力有效地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原则,通过科学监测、环境治理、合理用药,使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安全、经济可行和群众满意的目标。

“你们都想象不到这条路原来有多脏。”近日,记者到淇滨区长江路办事处吕庄村采访时,村民说起村内道路原来垃圾成堆、臭气熏天的情况时,依然眉头紧皱、不住摇头。该村民说,横穿村子的这条路是老107国道,此前成堆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把这条宽约10米的道路堵得勉强能容一辆小车通过,还滋生了不少病媒生物,路两侧的居民都苦不堪言。直到我市创卫工作开展,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才被彻底清运干净。

在创卫工作中,全市共清理垃圾70多万吨,清理河道约20公里,清理河面垃圾及漂浮物和淤泥8万余立方米。除大力清除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外,我市不断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新建和改造压缩式垃圾转运站25座,新建水冲式公厕236座,硬化背街小巷道路26.4万平方米,封堵老旧小区垃圾道1.3万个,城区河流、积水、垃圾堆、厕所等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都得到了有效治理。

在蚊蝇多发季节,市爱卫办督促、指导机关单位、厂矿、学校和广大群众填平坑洼、疏通沟渠、清除积水,并统一时间、统一药物、统一行动开展病媒生物消杀活动,削减病媒生物密度。

我市通过开展爱国卫生月和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创卫十大攻坚行动、干净有序过“双节”、为儿童福利院等单位进行公益消杀病媒生物等活动,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知识进行广泛宣传。近年来,累计投放杀虫剂1.65万公斤,开展宣传活动300余次,粘贴宣传标语2800余条(幅),印发宣传资料约15万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宣传卡片5万余张。

成绩固然喜人,但仍需持之以恒努力。创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接下来,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让考核管理成为常态,让监督检查成为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让创卫真正成为为民惠民的民生工程,为我市率先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品质“三城”加油助力。⑧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