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以产业技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以产业技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 2017-07-26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管理创新,也是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还是建立全国范围内农业科研协同创新内生机制的成功探索。

日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继续加码。据报道,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启动大会暨首席科学家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17年开始,中央财政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费增加至每年16亿元,支持50个产业体系的科学家协同创新,“十三五”将重点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大豆增产增效、奶业优质安全、土壤重金属治理等重大问题,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支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分散低效、农业科技领域各自为战等现象较为普遍,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力度不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明确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思路,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农业部联合财政部先后启动建设了水稻、油菜、生猪、大宗淡水鱼等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显著提高了我国农业科研水平和产业技术供给能力,共取得了130项标志性成果和328项重大成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诞生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的机制问题,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布局科研力量。为保证产业的每个环节、领域都有相应的科技力量分布,避免按照学科组织科研导致创新链被人为割裂的弊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每类主要农产品都根据产业链环节划分若干领域,每个领域设置若干科学家岗位,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同一体系内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建立了大协作机制,将种、农技和农机等各项要素融合在一起,同时不同体系同一环节之间也建立横向协作的机制,使农业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机结合的整体。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科研落到地头。以往我国农业科技计划通常是“下发项目指南、专家申报、竞争答辩、立项”的模式,容易形成科研成果躺着睡大觉的情况,而一些科研人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争取项目上。如今加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使他们从没完没了地写申报书、参加答辩、签合同等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科研人员能够深入生产一线,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工作由单纯的学术导向转变为产业导向,做科研的目的由发文章报奖转变为真正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不惟论文不惟报奖而注重应用效果的农业科技评价新机制。

专家和科研人员下到地头,科技成果能够转化成产业成果是主要目的。农产品新品种研发周期相对较长,需要给予科技工作者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使得科研能够保持较稳定的方向,利于开展深入持续研究。此次会议强化了对科研团队进行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而且将经费标准继续提高到每年16亿元,对于体系建设的稳定持久起到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破了区域学科界限,广泛凝聚农业科研力量,统筹布局科研力量,补齐技术支撑“短板”,解决科研生产脱节问题,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将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