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社会 > 我国进口食品质量总体稳定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对进口食品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没有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
不过,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进口食品比例也在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共从82个国家(地区)检出不符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未准入境食品3042批、3.5万吨、5654.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4%、325.2%和135.5%。
其中,饮料类、糕点饼干类、粮谷及制品类为主要不合格食品种类;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口食品已覆盖了全部种类。2016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额列前10位的食品种类分别为:肉类、水产及制品类、油脂及油料类、乳制品类、粮谷及制品类、酒类、糖类、饮料类、干坚果类和糕点饼干类,共433.2亿美元,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92.9%。
作为大宗进口产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类以及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如何?《白皮书》显示,乳制品方面,2016年未准入境产品主要为品质不合格、包装不合格、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等,占未准入境乳制品总批次近8成。而安全卫生问题中,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叶绿素铜、牛磺酸和明胶等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等问题较为突出。
食用植物油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为大批量进口食用棕榈油中被检出总砷含量超标。据悉,砷超标的原因与油料种植过程中的迁移有关,一方面土壤水体中重金属会在油料作物体内累积,并进入食用油中;另一方面,加工过程中生产设备中的重金属也会迁移进入食用油,导致砷超标。
肉类方面,2016年未准入境产品主要为货证不符、标签不合格和品质不合格等,占未准入境肉类总批次近9成。其中品质不合格,主要是由于集装箱制冷装置出现异常,导致货物在运输途中出现缓化、变质、有异味的情况。
水产品方面,2016年未准入境产品主要为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污染物超标、微生物污染等,占未准入境水产及制品近7成。而安全卫生问题中,二氧化硫等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镉、汞、铅等污染物,单增李斯特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据介绍,水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主要原因是部分境外生产企业为保持产品的外观和新鲜程度,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使用二氧化硫。此外,污染物超标,主要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海洋水域污染加剧。
整体来看,随着我国对进口食品在“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各个环节的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有利保障。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