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社会 > 农民从“身份”到“职业”

农民从“身份”到“职业”

  • 2017-07-26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农民从“身份”到“职业”

1月,农业部印发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让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未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将得到显著改善,农业职业培训也将普遍开展,将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未来,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覆盖所有的农业县市区,培育制度将得到健全完善,培育机制灵活有效,培育能力适应需要,以公益性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多种资源和市场主体有序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也将全面建立。国家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更好的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江文胜表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吸引一大批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同时也让农民不再是一个身份,而是一个体面的职业,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此前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新型职业农业成长有着非常好的条件,如今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不再是职业农民,而是掌握一定的本领,将自身所学和传统农业结合起来,这样的农民发展机会非常多。

在山东青岛,已不惑之年的王峰便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代表,他凭着对农药、化肥特性的研究,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到自己的种地模式中,所种的蔬菜水果农残完全达标,成为当地各大超市的抢手货。为了提高种地技术,他还定期参加北大农资MBA人才班培训,在他看来,新时代的农民是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专业人才。

江文胜表示,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除了有针对性的培育外,还将在跟踪服务、定向扶持方面下功夫,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交流合作,以便更好的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后续发展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策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李国祥表示,要在土地流转、融资等政策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条件,组织好了人才,才能发展新农业,才能更好的待在农村,农村生活好了,物质条件丰富了,才能留住这些人。

评述: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一支创新能力强的农民队伍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建设这支队伍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总体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面临基础不牢、人员不稳等问题,农民要成为体面的职业任重道远。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