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社会 > 城乡医疗改革加速推进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2003年,我国针对农村人口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我国针对城镇非就业人口分别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制度建立以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制度运行持续平稳,对于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满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项制度城乡分割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存在着重复参保、重复投入、待遇不够等问题。
在总结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运行情况以及地方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两项医疗制度开始向着并轨的方向推进。
今年,国办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2017年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实行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政策。
据悉,我国目前已有超过20多个省份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并轨,由于并轨实行报销范围“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城乡居民待遇普遍提高,不少地区用药目录得到大幅扩容。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后,城乡居民不再受城乡身份的限制,医保管理服务实现了一体化,人社部数据显示,仅山东一省整合就剔除重复参保250万人,当年节约财政重复补助资金8亿多元。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表示,通过整合医保基金、统一定点管理,参保居民可以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经办服务,城乡居民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也会更方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也表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后,增强了医保基金的互助共济能力,有利于发挥医保对医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外部激励制约,为‘三医联动’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财政部社保司相关负责人解读我国目前医疗改革时表示,根据医改任务要求,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基础上,我国一方面还将提高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扩大用药保障;另一方面也会完善大病保险制度,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支付的精准性。各级财政将继续把医疗卫生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医改各项重点工作。据了解,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16年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今年的450元,人均提高30元,这是连续第8年提高了财政补助标准。
评述:
我国针对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建立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这两项制度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国的医保制度基本已经完成了全覆盖,超过13亿人从中受益,可以说已经步入了全民医保时代。
有专家指出,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主要体现的还是公平原则。城乡医保统一后,在医疗报销时再也没有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让城里人和农村人感觉不到差异化对待,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其实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应该只是医疗改革的一个环节,医保合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关键是明确功能、整合职能、理顺机制,实现控费目标的同时,规范医疗行为。实现医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均衡化,才是医疗领域改革的根本靶向。下一步,在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快速推进的情况下,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缓解医疗资源和患者向大城市过度集中的问题。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