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社会 > 金融保险支民更实惠

金融保险支民更实惠

  • 2017-07-26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农业供给侧结果性改革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农村金融创新。

4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粮食主产省开展提高农业大灾保险保障水平试点,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5月中旬,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度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为加快推动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创新和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有效发挥财政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提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综合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能力,2017年将继续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供给不足,极大制约了农业与农村发展,不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推进金融支农工作,通过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下沉到农村,提升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服务机构、风险保障、农业保险等与农业供给侧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欠缺,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服务与农业供给侧改革需求不匹配,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科技积极性不高,导致金融机构无法给予信贷支持,农村金融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这些问题限制了金融保险支农的发展。

其实对农业实行金融支持保护,既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也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应该发挥更加重要、更有担当的作用。

总体上来看,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种类大大增加。商业银行、农信社、各类小型信贷机构、合作性金融组织、担保机构、保险企业等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一个多元化、多层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也基本成熟。但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高风险、高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固有特征仍没有消除,各地在落实中央农村金融政策时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仍待破解。

评述:

金融服务支持农业发展主要有两种,一是金融贷款支持,二是保险支持。国家政策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力度不可谓不大,定向降准、税费减免、财政贴息、专项考核等举措不断出台,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支农的力度,但从“三农”贷款实际增幅比较来看,并没有很好的数据。主要还是农业的周期化、风险内生性强、缺少融资抵押物等困难比较多。

所以未来发展还是要给金融机构吃一颗定心丸,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扎实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确权工作,确权是农村抵押担保的基础。当然确权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扎实有序推进,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夯实基础。此外,做好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营主体的对接协调,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农村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都是要持续推进。

再说保险,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之一,对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系数高,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户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会将其再次推向贫困的边缘。所以利用和发挥好农业保险的作用,为农业生产经营兜底,可以说是为农民搭建起了一道人工屏障。

今年是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十周年。目前,农业保险由试点已经扩展到全国范围,补贴品种由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扩至油料、糖料、马铃薯、青稞、天然橡胶、生猪、牛奶等16个品种。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