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专题 > 文化 > 首届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首届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论坛于2015年12月19日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有主题演讲、高峰对话、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工程启动仪式、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语言心理分论坛、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儿童体育发展分论坛等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殷俊海、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书记张锐、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妇幼卫生专家黄小娜、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刘娜处长、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龙基金副主任郝凌宇以及来自青少年教育专家学者、全国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共二百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新华社主持人赖冬阳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墨共同主持。
本次论坛由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龙基金、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北京大学妇女儿童体育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体育健康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文体台协办,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论坛组委会、中青励志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论坛以“健康?快乐?成长?未来”为主题,就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读,共同分析就当前形式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旨在引发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与支持,积极参与营造创建良好社会环境,支持和帮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造美好未来。
论坛启动了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工程,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青少年学习、心理及生理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书记张锐对本次论坛致开幕辞。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是利益攸关的国家大事。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青少年教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国家进步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培养好青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关心爱护青少年儿童,为青少年儿童办实事,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殷俊海致辞,并发表了《体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演讲。他说:一个人的成长,基础就是长身体、强体质,没有运动就没有健康,没有健康一切都是无本之木。体育运动是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文化知识和应试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实践证明,要实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
论坛上联合国儿基会妇幼卫生专家黄小娜发表了《中国青少年健康现状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演讲;北京大学人文体育研究基地副主任董进霞演教授发表了《儿童脑体协调发展的国际新动向》的主题演讲;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谢鹏编委发表了《安全上网 健康成长》的主题演讲;新华社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校外导师、商界公共表达研究 中心创始人“助力双创,媒体人责任行动”公益巡讲发起人表示青少年的公共表达力培养应成为素质教育重要支点。
新华社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校外导师、商界公共表达研究中心创始人,“助力双创,媒体人责任行动”公益巡讲发起人赖冬阳,就青少年公共表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华民族的语言是最具魅力的语言之一,蕴含着独特的美感和力量,用魅力华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公共表达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建立青少年对华语的热爱,现场演示了华语的魅力,并在本次论坛进行公益巡讲第一课。
国家著名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学家殷红博、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何文义、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幼儿园团长何磊、宋庆龄机关幼儿园董事长姜敏、中国教育报刊社《幼儿100》(教师版)杂志执行主编张倩侠就青少年身心健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论坛上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龙基金授权中青励志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全权组织实施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工程、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训练系统的唯一机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龙基金副主任郝凌宇为北大博雅心航线、绿茵未来教育机构进行授牌。
据组委会负责人了解,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论坛是全国性大型公益活动,将每年举办两届,收录相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术论文与报告并刊发《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蓝皮书》,给予参会教师、幼儿园、中小学、培训机构等学术支持、提供共享资源的平台,提炼校园文化,提升教学品质,共同助力青少年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