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最怕立秋+末伏 稍有不当疾病缠身 3大关卡要记牢

最怕立秋+末伏 稍有不当疾病缠身 3大关卡要记牢

  • 2017-08-08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87日立秋

  你一定感受到了

  最近早晚较凉

  白天阳光剧烈

  万里蓝天

  立秋虽然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但此时也是末伏:811日到820

  立秋+末伏

  天气依旧火爆,威力不浅

  稍有不当,就容易致病

  要想平安度过初秋+末伏

  一定要过好这3个关卡

  一、 气温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稍有不慎就容易被两种病偷袭。

  注意:防2

  1心血管病

  俗话说立秋处暑,热死老鼠,别看已经立秋了,但仍在末伏,偶尔气温回升堪比盛夏,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气血运行不畅,人便会出现胸闷的感觉。加上这个季节是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期,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过高易引发心脏病复发,也容易引发脑血栓。

  2中暑

  在秋老虎天气,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 伏天机体能量消耗大,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不少市民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

  保健招:揉2

  1极泉穴——理气护心

  极泉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经常弹按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方法: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一般弹按10次左右。

  2足三里——强身防暑

  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

  方法: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二、脾胃关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因此,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而且健好脾胃,有利于贴秋膘

  注意:防1

  1肠胃疾病

  初秋末伏若脾伤于湿,容易造成肠胃疾病,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保健招1:揉2

  1四缝穴

  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方法: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

  2脾俞穴

  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脾脏的精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俞可以很快恢复脾的功能。

  方法: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约一指。每天晚上8点左右刺激最好,因为这是脾经精气最旺盛的时候。

  保健招2:喝2

  1山药薏米粥

  立秋后可适当多吃些薏仁、莲子、山药、扁豆、白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

  方法:如山药薏米粥,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赤豆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有健脾胃化湿的功效。

  2豆粥

  立秋过后适宜喝粥,尤其是豆类的粥,可以有效补充体内的蛋白质,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此外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立秋节气之用。

  适宜食用的豆类粥品有赤小豆粥、扁豆粥、小麦粥、黑米粥、莲子粥等。

  三、干燥关

  虽然立秋之后,短时间内天气和夏天一样热,但是这热确微微有所不同。你肯定有体会,秋天的太阳也很热,但是只要到了树荫底下,立刻会感到凉爽。

  秋季凉风来袭,身体能立刻感知凉意,汗液往回收,津液往里走,但如果收敛得太厉害了,就会让体表感觉干燥,比如鼻孔干燥、嗓子干燥、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等。

  注意:防3

  1风燥感冒

  立秋时节,容易出现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感冒初期先表现出干燥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润燥补水,就会加重感冒的病情。

  2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干冷的空气一旦侵害,就容易损伤黏膜,引发呼吸道病变。

  而且季节交替,高温多雨的天气使人免疫力低下,同时吹风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导致身体适应性差,是诱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3过敏症

  刚立秋时,秋高气爽、天气逐渐干燥,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最高,在一天之内能上升10倍,花粉过敏引发的过敏性鼻炎等又迎来了发病高峰。

  对于过敏患者,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

  保健招1:揉1

  1迎香穴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方法: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保健招2:喝3

  1五汁饮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生梨、荸荠、柚、银耳、甘蔗等。其中,五汁饮是比较经典的一款养生茶,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方法:将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分,将5种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

  2银耳百合粳米粥

  该粥有有清心润肺之效。粳米有较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银耳养胃生津;百合则润燥除烦,对慢性咳嗽等较适合。

  方法:银耳5-10克,先浸泡发涨;粳米100克,新鲜百合60克,加入适量冰糖同煮。

  3黑芝麻粥

  秋天容易便秘,而黑芝麻润燥的功效非常好。

  方法:做的时候,可以把黑芝麻稍微研磨一下,再与大米同煮,口感更醇厚。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