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政策发力扶贫小额信贷

政策发力扶贫小额信贷

  • 2017-08-23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切实纠正各地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更好地发挥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近日,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央行、银监会与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单位要加强统计监测和评估考核,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确保贫困户真正把握“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等政策要点。

政策发力扶贫小额信贷

政策发力扶贫小额信贷

政策发力扶贫小额信贷

扶贫小额信贷有法可依

众所周知,扶贫小额信贷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其政策要点是“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基于此,《通知》强调扶贫小额信贷要始终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信用良好、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有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支持力度。对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

针对一些地方扶贫小额信贷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使用不合理、贷款发放不合规、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通知》要求各地扶贫部门要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和贴息对象的审查,在县乡村三级公告公示,防止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搭便车”。要将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作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主要参考标准,发放过程要符合法律法规和信贷管理规定,借款合同要明确贷款资金用途,坚持户借、户还,切实防范冒名借款、违规用款等问题。《通知》特别提及要将扶贫小额信贷精准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或能有效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的特色优势产业,不能用于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更不能将扶贫小额信贷打包用于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探索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于有效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的特色优势产业过程中,必须坚持贫困户自愿和贫困户参与两项基本原则,使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并长期受益,提高贫困户脱贫内生发展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称,总体来看,此次通知对于推进小额信贷有很大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比如通知特别提及应稳妥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对于贷款到期仍有用款需求的贫困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前介入贷款调查和评审,脱贫攻坚期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无须偿还本金,办理续贷业务。这些举措都表明国家对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决心。

小额信贷困难重重

农业是国家之大计,农民生活的好坏,则是农业发展的根基。长期以来,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贷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想通过小额信贷来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农业信贷的特殊性,如何准确的将钱“贷给农民”,成为很多地区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

自小额信贷方式被提出以来,不少业内人士把其看作是解决我国农村贷款难的“金钥匙”,但是,应为行业发展的不完善以及小额信贷本身的特性所限,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多问题。

中和农信公司总经理蒋宁坦言,目前虽然一些地区小额信贷缓解了农民的资金需求,但是与目前整个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总量相比仍显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营运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狭窄。蒋宁告诉记者,目前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唯一被默许的资金来源是国外或国际组织的资助和部分扶贫贷款,但是这种外部的捐助具有不持续或不足的局限性。而商业性金融机构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农业经济的风险性和周期性等特征,再加上我国央行对存贷利差实行比较严格的控制,所以,目前大部分正规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不能补偿操作成本,无法实现自负盈亏,导致正规的金融机构无法“接单”,因此,部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蒋宁直言,这导致农民日益增加的融资需求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供给之间形成很大的资金缺口和矛盾。

除此之外,在蒋宁看来,信贷产品的单一性也是制约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之一。蒋宁认为,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周期性等特点,农户在信贷资金的规模、用途和期限等方面的需求各有不同。农户对于小额信贷最基本的需求主要来源于购买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必需品的生产领域,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农民的融资需求则开始转向消费信贷。然而由于目前许多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主要是提供生产性贷款,所以对于部分收入水平低下的农户来说,消费融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另外,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大部分农户希望能够获得中长期贷款,而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信贷大多为1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因此,很难满足农户中长期的资金需求。

农村信贷前路漫漫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到国家政策的出台,农村扶贫小额信贷时时刻刻牵动着人们的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就曾说过,建立完整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应是:建立满足或者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的完整农村金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地区农民贷款和金融服务难问题,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由此可见,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的重要性在构建整个农村金融环境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较大,利率较低,不少正规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资金逐渐外流,导致贷款难。《通知》的发布,也让我们明白,政策引导在这个改革过程中一定要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比如对贷款农民的税收优惠、贴息等方式,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同时也可以合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在加强管理、避免变成“问题贷款”之前使其成为正规的农村贷款,扩大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俗话说的好,没有信用就没有贷款。政府在扩大资金源的同时,必须与相关机构一起展开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信息的共享。对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也是《通知》中所着重强调的。对于银行而言,提供抵押品是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对于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而言,他们大多数是比较贫困的农户,很难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因此,银行可以改变担保形式,与贷款对象签订协议进行集体担保,或是通过运用贷款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担保的方式形成“联保”,一旦小组中有人出现违规或者逾期的情况,其他成员也将收到连带下调信用评级。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银行发放贷款前节约经营管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孙同全坦言,《通知》的出台,从监管层面发文能够对前述问题起到一定的遏止作用。但必须认清的是,金融扶贫不是财政扶贫,有效运用金融手段参与扶贫的基本前提是信用培育和维护。也就是说金融扶贫要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更好地与财政扶贫有机结合。因此,虽然《通知》从政府层面上指明了道路,但是如何走好这条路,小额信贷扶贫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