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洋保健品”价高未见得物美

“洋保健品”价高未见得物美

  • 2017-08-30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随着人们对健康产业的关注和“海淘”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洋保健品”。在某购物网站搜索“代购保健品”,相关结果高达7000多个,足见其火爆程度。打开微信朋友圈,鱼油、维生素片、矿物质片、蛋白粉、牛初乳粉、营养配方粉乃至芹菜籽精华、蔓越莓精华……宣称具有各类功效的保健品应有尽有,其产地大多来自欧洲、美国、澳洲。许多保健品都标注海外直邮或朋友在海外定居,帮忙代购。一些青睐代购保健品的市民告诉记者,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食品监管方面更严厉,感觉吃起来也会更放心一些。

海外代购保健品很火

如果你的微信好友里有做海外代购的,恰巧这位朋友也代购保健品,那么你肯定有这种体验:只要进入其朋友圈,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海外代购保健品的信息,保健品的种类很多,老人吃的、孩子吃的、孕妇吃的都有。钙片、维生素、蜂胶……在网上检索发现,海外代购的保健品种类很多,来源很广,有澳洲的,有欧洲的,也有美国的。不少人打着“直邮:澳洲保健品、护理产品代购”等类似的广告语进行宣传,并称自己或是家人朋友在海外定居,可以帮忙代购,收取一定的劳务费。“国外在食品安全方面监管很严,感觉国外的保健品吃起来更安心。”家住广州番禺的高先生是个“海淘控”,以前他主要从海外代购奶粉和衣服,现在则加上了保健品。而像高先生一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从海外代购保健品。“海外代购保健品的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前两年就火起来了,和代购奢侈品是一个概念。”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其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海外保健品之所以这么火,和国内消费者不太信任国内的保健品,认为国外保健品更安全有关。

“洋保健品”也有质量问题

通过海外代购的保健品,就一定是安全可靠的吗?在张咏看来,国外的保健品一样会出现假冒伪劣问题,消费者不要认为通过海外代购的保健品就一定是安全的。“美国、欧洲等地不是没有假货,食品安全方面也不是不会出问题,其实有的出的问题也很大,只是没有被放大而已。”张咏提醒消费者,不要认为“外国的月亮就一定是圆的”,海外代购保健品也有风险。

据媒体报道,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近日发出调查报告,并致函美国健安喜(GNC)等四大零售商,称四大零售商出售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维生素补充剂。报告称,许多潜在易过敏的草本成分并未标明于标签,要求零售商将这些产品立即撤下货架。

据报道,这次涉嫌欺诈、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维生素补充剂保健品包括银杏片、金丝桃草、人参片、大蒜素、紫锥菊和锯棕榈等。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蒜素和锯棕榈不含或者含有少量的大蒜素DNA和锯棕榈DNA,一些银杏片里面只含有萝卜粉和小麦粉,人参片里面只有大蒜粉和米粉。

此外,新西兰市场的鱼油保健品也被曝质量有问题。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新西兰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鱼油产品,所含脂肪酸成分Omega-3低于标记含量。另外,多数产品的氧化程度超过建议上限。“假洋鬼子”鱼目混珠张咏向媒体记者介绍,国外没有保健食品的概念,而是叫做膳食补充剂。国外的膳食补充剂进入到国内市场,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并取得注册证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证号的标准格式为“国食健字J+八位数字”或者“卫食健进字(年份)第××××号”。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标示‘蓝帽子’及注册证号的才是保健食品,没有标示的均不是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张咏表示,有些国外的膳食补充剂进入中国市场后,取得的是普通QS标志,但却和保健食品混淆在一起。张咏还提醒,就跟买到假的LV一个概念,海外代购的保健品也会出现一些“假洋鬼子”,虽然号称是国外代购的,但其实是中国生产的。“国内也有好的保健品,如何能够辨别真假,这是关键。”张咏强调,经过相关部门的大力整治,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得到净化,制假售假的现象已大大减少,现在问题主要是销售环节的夸大宣传。

而且额据媒体报道,在近期全国曝光的网上代购境外保健食品案件中,已经有不少海外产品被证实是假冒产品,轻则贻误病情,重则造成更大伤害。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微信朋友圈内代购保健食品的人,大部分都是代理,所以很有可能卖家自己也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真有保证,难免有黑心商贩用假产品换个“新包装”混进市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保健品不能宣称治疗功效

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在对保健食品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产品的外包装或说明书中有宣传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的词句。这些产品有的在外包装和说明书中标明有改善性功能、预防肝硬化等所谓的保健功能的夸大宣传,有的甚至宣传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良药,这些标识都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也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更不能达到代替药物的作用。”保健品销售业内人士提醒称,所有正规的保健品都不可能具有任何替代药物的功能,所以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所谓通过高科技从中药提取、对人无任何毒副作用的降糖降压、治疗心脑血管、各类骨关节产品,都绝对是骗人的。

上述人士表示,骗人手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产品夸大宣传,没实际效果的,不法商家往往是打一枪换个地方;另一种是通过大剂量违规添加西药成分,以达到宣传中的效果,副作用明显。“这些保健品的包装上印的是虚假保健品批号,而老年人基本不会去上网查询该产品的批号,上当受骗者众多。”该人士说。

一些洋保健品有夸大功效的嫌疑,还有一些洋保健品曾因涉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够而被曝光过。希望人们不要盲目迷信洋保健品。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须仔细阅读说明书,要认准外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正规保健食品都有对应的批准文号。若对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有所怀疑,可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库中查询。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