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京城的棒球往事(上)

京城的棒球往事(上)

  • 2017-09-06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仍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它”……

京城的棒球往事(上)

京城的棒球往事(上)

京城的棒球往事(上)

七岁那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踏进了北京育才学校的校门,成为其中的一名学生。

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美好的时光。除了学习,更有与众不同的校园生活经历。

在北京育才学校,棒球队是“学校之星”,就如曾经大红大紫的动画片《棒球小子》一样。给我的少年生活中,增添了兴奋与热血。

和棒球队一起训练、比赛、生活。一起为了胜利欢呼,为了失败撒下泪水。

那些年,在我身边,有很多终生难忘的人和事。

因为无忧无虑,所以尽情挥洒;因为真情相伴,所以终生难忘。回首往昔,近观眼下,如今的小朋友,很难再有我们当初挥洒热血的生活。

京城,少年,棒球圈儿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京城少年棒球队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

在小学组里,铁路十一小傲视群雄,别的学校只有争夺第二的份。原因很简单,多数都是业余的,人家是往专业方向发展的。

十一小是北京棒球队的定点输送学校,北京队大部分球员出自该校,十一小类似于北京其它项目的什刹海体校。他们棒球队队员的选拔非常严格。那时,科技还不很发达,选球员完全凭着经验,有些规定让人不禁莞尔。例如,要求父母身高,父亲身高要1米80以上,母亲身高要1米70以上,这估计与遗传学有关系;此外,还要求参考父母的职业,运动员最好,如若不是,搞文体的也行,这估计与小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熏陶有关;甚至还要测评孩子每顿的饭量,以预测他未来的身体成长水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不过专业终归是专业,十一小棒球队出场气势就不一样。个头一般齐,胖瘦差不多。全身从头到脚统一服装、配饰,排着一字队。左手拿着棒球手套,右手拿着棒球帽,整齐划一,旁边队长喊着节拍。也就是没穿军装,没喊口号,要不然会被不知道的人们认作是一只少年军。

每场比赛都如此,无论对手是谁,一进球场的姿态就如同“林中之王”,等待对手“小羔羊”前来“送死”。场边啦啦队也够齐整,家长、“粉丝儿”一大堆,毫不夸张的讲,不管场内场外,看他们比赛都是那么赏心悦目。

除了十一小以外,其他球队只能挣老二。记得在我五年级前,大木仓小学与我们育才学校是第二名的有力竞争者。两所学校旗鼓相当,谁也不服,今年你老二,明年我老二,倒也有种不打不相识的感觉。

“一会打完一起吃饭啊。”“没问题,还老地方,大门口右手边儿饺子店。”

我们场上打着。场下,我们的朱教练和大木仓的领队已经开聊了。比赛结束,我们两队的中午饭就是饺子就可乐了。

六里桥小学是后起之秀,起初连队服都没有的他们在我们这就如同“菜鸟”。本来六局或七局的比赛,通常三局后赢到一定分数自动结束。每每遇到他们,我们都能提前打卡吃饭。

谁知他们知耻后勇,在我五年级以后,他们奋起直追,加入到争二的队伍中。因此,在我小学生涯后期,逐渐演变成了一家独大加“三国”挣老二的局面。“这个球,好不好?”“好好好。”“这个球,秒不妙?”“妙妙妙”“再来一个要不要?”“要要要”

队长看到打出好球,在场边一带动,小伙伴们便随着几套“黑话”开喊,类似北京国安比赛时场上的敲鼓大哥带领“绿色狂飙”给国安加油一样,而这个队长,我算一个。

我的位置是捕手,是棒球或垒球比赛中负责接住投手投球及接捕本垒附近的击球,有所谓“场上的教练”之称。这些专业术语也是后来逐渐了解的,小学时还不知道这些。

至于为何选我做队长,除了在场上我是唯一能看到全场各个角落位置的人之外,就是因为那时的我身大力不亏,行事作风也比较强势。

教练、板寸、下酒菜儿

“爷姓朱,肥猪的猪。”

大家笑着,喊着。

丰台体育中心,棒球三号场地,朱教练被裁判长拉着、劝着走出五步外,回头冲当值裁判抱着名号。

这是他为我们向裁判抱不平,技不如人多练习,误判却不能容忍。场上我们正在浴血奋战,场边指挥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

明明投手投出一记好球,站在捕手后边的裁判却判坏球,一而再再而三,用老北京的话讲,那不是拱火吗。

于是,朱教练看不下去了,叫了暂停,大步走过去质问裁判。

“生瓜蛋子”裁判,一是没见过这路子,二是不知道来者为何人,认为自己权威,双方便对峙起来。好在场外裁判长及时过来解劝:“老朱,新裁判,别放心上,给个面子……。”

裁判长请参赛队的教练给面子。

没错,就这么大的面子,在京城少年棒球界,谁不知道我们朱教练。

我们学校是北京市棒球传统校,朱教练是我们的总教练,也是体育组的组长,业界“老炮儿”,江湖地位颇高。北京的少年棒球圈子就那么十来所学校,我们又是其中最有名气的学校(棒球虽打不过铁路十一小,可是延安保小,北京窗口校,社会名气大),而且在我小学毕业时,学校还盖了专门的棒球场,在北京独一份。

当时,老朱五十来岁年纪,头发已经花白。

他带着花镜,中等身高,身材匀称。爱抽烟、爱喝酒、爱说笑话,乐呵时怎么都好,发起脾气了也够我们喝一壶。听说家里本来就是搞体育的,有着北京人惯有的横上不欺下,就事论事讲理,忍不了就不忍爱谁谁的行事风格。

永远的板寸头,永远的白圆领短袖,一条朴素的运动裤,再配一双当年风靡全国的双星球鞋,干净利落。

我们每天晚上放学后训练,整个操场都是他的声音:“站好了,打轮胎是这姿势吗,找揍是不是!去,绕着操场跑十圈去,完后做500个蹲起。”朱教练的声音“响彻云霄”。不是说笑,朱教练严格的时候真踹我们,“不打不成才!”也算是他的口头禅。“一会儿练完了都去我那儿。”性情中人,训练刻苦的我们不定期的能上他办公室开小灶。“这笔,铅笔盒,你们自己挑,谁喜欢什么就拿……”,那时我们的眼里,他的抽屉就像机器猫的肚兜,而且还真都是我们少见的学习用具和小玩意,让拿就拿呗,我们也不客气。

蹭吃喝也是我们常干的事情。训练结束后,他喜欢在学校让我们一帮人陪着吃完饭再回家,因此,经常弄些酱肉、猪蹄、下酒菜什么的。他拿着“扁二儿”自己一口口的吱,我们干瞧着。他准许我们吃肉,但不许喝酒。吃喝期间,他给我们讲他的棒球生涯,业内趣事……。等我们家长来接了,他也会和家长们扯几句闲篇儿,完后我们各回各家。“就这么揍他们,小日本子敢和咱们叫板,吓不死他们……。”如此的口吻,每年可以定期听到几回。中日少年棒球交流如火如荼,每年他们来几次,我们去几回。有时直接到学校来比赛,有时双方组成联队PK,甭管比赛结果如何,看到好球,朱教练总会这般给我们加油。

我们学校名声在外,地方也大,所以接待任务多在我们这里。食堂聚餐完后,教学楼上聚会表演节目,朱教练自然是总召集人。喝的恰到好处,和朋友们唱歌跳舞,带着我们侃大山,那时,我们无忧无虑。

从二年级到六年级,五年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好在我们大多数人仍在育才学校上初中,还能时不时的找朱教练玩。

老朱是我们一生的记忆,现在回想仍然历历在目。如今,他也早已退休,何时能见见陪他喝两口呢?。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