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省委书记点赞泰顺为民办实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近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泰顺调研走访“最多跑一次”,对泰顺县推行“最多跑一次”+农村电商+扶贫减负”政企合作创新工作方式,破解群众办事难这一创新举措给予点赞,认为“泰顺的做法很好,对泰顺最多跑一次工作创新做法给予肯定”。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境内交通不便,多数乡镇与县城车程均在1~2小时左右,群众往返县城与镇中心办事极为不便。同时,由于泰顺常年在外求学、创业等人口超过14万人,农村留守群众多以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者居多,而且由于语言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群众办事往往耗时、耗力,满意度和获得感不强,群众迫切希望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少耗时、低耗费、高效、方便快捷的办事服务体验。比如:想开具一份生育情况证明,却因交通不便要耗费大量时间;外出经商的想办理一份无犯罪记录证明,要千里迢迢赶回泰顺办理;贫困家庭想申请贫困证明,却因为找不到部门东奔西跑……相信很多人对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证明材料都不陌生,大家亲身体会到来回奔波盖章打证明的麻烦和无奈。
然而这些问题,在温州泰顺县都不复存在。2015年12月,泰顺县率全省乃至全国之先创新推出“网上开证明”服务系统,破解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实现相关证明开具老百姓“零上门”、泰商“零回归”,泰顺籍居民只要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就能轻松获取政府部门开具的房屋使用证明、职工养老保险金缴纳证明、公积金缴存证明等10多项电子版证明。相关做法得到了时任车俊省长的充分肯定和批示,要求将泰顺经验在全省更大力度推广,并专报中央改革办;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简报专题刊登,《光明日报》、《新华网》、《浙江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或转载。2016年,温州已在全市推广泰顺县的“网上开证明”相关做法经验。
系统运行近一年多时间以来,页面访问量达19多万次、手机app下载量4386次,受理群众办件、咨询、建议等11231次,办结10826件,其中网上为群众在线办理各类证明8000余件。
近日在温州市政府,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陈俊主任交谈中,陈俊主任特意就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泰顺就“最多跑一次”调研走访时,给泰顺“最多跑一次+农村电商+扶贫减负”创新举措点赞,新农村商报作为中央唯一新农村媒体,值得去泰顺走访,新农村商报走进浙江采访组于第二天上午走访了泰顺县农办(县农业局),中午与分管扶贫工作的周佳威副局长进行了交流,下午在泰顺县委宣传部会议室,与泰顺县经贸局徐德食副局长、泰顺县公共资源交易与行政审批中心吴少芳副主任,就省委书记车俊点赞泰顺“最多跑一次”的创新做法实地了解。
办事不出村、审批零上门
泰顺县“办事不出村、审批零上门”便民服务改革工作设想初始于今年5月份,是泰顺继“网上开证明”之后的一种基层探索。起初设想依托全县300多个电商(浙江万村电子商务公司)网点开展居民、群众便民事项代办服务,随着改革工作推进的要求,根据对基层群众的深入调研,从提高政府公信力、确保办事群众信息安全以及拉近干群关系,跑出办事速度和为民温度等方面充分考虑,目前,“办事不出村、审批零上门”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工作重心已从农村电商网点,转为依托社区、村(居)民中心,第一批已经完成了20个便民服务网点建设,而办理的事项也更加贴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从涉及百姓办事密切的民政、人事社保等9个部门初步梳理第一批可纳入网上受理平台进行受理的53项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在网络平台进行配置,利用网络进行推送、办理。
同时,推行了多种办理方式:一是委托受理。将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延伸至各行政村“办事不出村、审批零上门”便民服务网点,按照“互联网+”工作思路,委托各服务网点通过“办事不出村”平台,将办事材料电子化通过网上审批系统上传至各部门审批窗口,由扫描材料代替原件材料(审批后确需原件的由受理点代送各部门),各审批职能部门通过网上审批系统收件、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过邮寄送达或网点代领的模式实现“办事不出村、审批零上门”服务,切实落实车俊书记在点上提出的“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二是网上办理。由各便民服务点提供设备、引导帮助民众自助开展网上申报,各审批职能部门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收件、审批、邮寄送达或电商代领。
三是实施“全科网格代办”模式。对于材料厚重、无法电子化的,由网格人员实行代办。
四是“红色协办”、“背包警务”补充。依托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每村安排党员志愿者和无职党员作为“红色协办员”,根据群众需求,以上门服务、党员领办、组团协办、支部承办等方式开展“菜单式”“点单式”预约、代办、协办服务,原则上每名无职党员要为联系群众开展一次服务,并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纳入“服务型”村级组织的建设内容;针对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方便的群众各种警务需求,建立“背包警务圈”,将车程40分钟以上的村庄设为主要服务对象,梳理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的村落,每周安排民警下村1至2次,进村入户开展送证下乡、户籍咨询等服务,提升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数据代替人工跑”、“干部代替群众跑”,切实落实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为了更好的落实省委书记提出的“最多跑一次”的便民举措指示精神,泰顺县有关部门将加强培训与管理工作,使工作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老百姓。
一是网络系统操作人员对接问题,各村(居)服务点受理人员通过网络推送的申请事项与各乡镇、部门经办人员的无缝对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各村(居)网点受理人员业务水平特别是电脑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受理人员对各部门的业务不熟悉,一时半会接手不了。
面对以上问题,一是要在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增点扩面,力争在年底前建立90%的“办事不出村、审批零上门”便民服务网点,鼓励有条件的电商网点参与建设。努力使基层群众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二是要加强对各服务网点以及乡镇、部门的具体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包括电脑操作和各部门业务知识的培训。三是要针对“不出村”的事项,制定具体可行,能让百姓一目了然的办事指南。四是结合电商服务特点,梳理电商可以指导或代办的项目(如:网上开证明事项以及可以通过手机App申请的审批事项);并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如对可以通过手机直接申网上审批业务的指导);同时通过电商对“最多跑一次”工作进行宣传。五是探究基层群众跨乡镇区域就近可办服务。
四个不出村,助力扶贫减负
为了更好的方便群众办事及推动当地名特优农产品销售,还有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助力扶贫减负工作,泰顺县依托万村电商平台,初步实现四个不出村的便民服务内容。
买卖不出村。农民可以享受到一站式不出村的网络购物服务;同时,线上销售推广的泰顺农产品、旅游景点、农业观光基地等。
办事不出村。依托万村电商平台及全区域覆盖的农村电商服务点,进行相关部门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代办,变成村民审批服务的“代办窗口”,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由电商网点工作人员负责收件,并将审批服务电子化材料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办事不出村”平台统一传输至乡镇或相关审批职能部门进行审批,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如:司前镇左溪村、雅阳镇上村村电商网点)。同时,农民在家门口可以交纳水电费、广播电视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可以实现话费充值、医院预约挂号、机票、车票、彩票等便民服务。
金融不出村。可以为村民办理刷卡消费、小额存取款、转帐、汇款、三农保险等业务。
就业不出村。培训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和农村残疾青年,吸引农民工返乡,开展电商创业、网上创业,解决“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最多跑一次融洽了干群关系赢得了民心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一直在路上”曾是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真实写照。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是找事,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是本事。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直在路上”,拷问的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更考验着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最多跑一次!”浙江答案,掷地有声。如果说从前政府在为群众、企业办事上还有什么腾挪空间的话,那么“最多跑一次”将给“一直在路上”彻底画上句号。
用“最多跑一次”来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
“最多跑一次”的意义不仅限于其内容本身,更是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其最终目的,是浙江通过政府自身改革,带来百姓、企业、政府的共赢局面。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而“最多跑一次”,就是浙江政府通过优化政府供给,以自身改革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支点”,也是向企业、向百姓作出的郑重承诺。
泰顺县委县政府,在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的举措上,充分的利用万村电商服务系统,结合本地实际,各部门联动配合,真正做到了“办事不出村、审批零上门”,同时依托万村电商系统实现四个不出村的助力扶贫减负工作,值得点赞。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