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民生 > 共产党员何小璐倾情帮扶贫困户纪实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新农村商报网讯(通讯员 杨鸿波)“这是党的好干部,是南江县人民医院的好职工,是我们家的好‘亲戚’啊!” 站在新修的房屋前,77岁的贫困户母碧清老人拉住帮扶干部何小璐的手,满眶热泪激动地告诉记者。
接到一对一结对帮扶通知,2015年4月21日,何小璐第一时间来到帮扶对象兴马乡饮马池村一社极贫户母碧清家中。眼前的情况让他触目惊心,三间不足40平方米的破烂小木屋黑漆漆一片,只有屋上几片破瓦依稀漏出一丝亮光,全家五口全都住在这里。女儿、女婿为孩子凑学费出去打短工常年不在家,母碧清早年丧偶和两个孙子三人共住一间卧室,正赶上全家人吃早饭,半锅土豆白菜,菜里闻不到一丝油香,老人却吃得津津有味。更严重的是母碧清还是一个二级残疾老人,双眼视力均在0.1以下,右耳失聪,文盲,女婿因脑出血后遗症反应迟钝,属早期智力障碍。据邻居介绍,他们家中除电灯以外从未用过电饭煲、收音机、电视机等常用的生活用品……面对这一穷二白的家庭,何小璐的心深深地震憾了,同时他也感到了自己肩上的扶贫重任。
查看新房修建情况
解决“三保障”之一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是目前最迫切需要,在何小璐与县乡驻村干部共同商量协调下,将其纳入首批精准扶贫户异地搬迁项目,修建花费108700元,项目补助100000元,母碧清自筹7700元,何小璐个人捐款1000元。2017年春节,是母碧清家喜迁新居的日子,母碧清做梦都没有想到,年近八十的他今生还能搬进新平顶砖房。何小璐又帮助购买了一台崭新的43寸彩色电视机和卫星接收器,母碧清宽敞的砖房内充满了久违的欢笑声。
何小璐还常和在南江中学读高中的母碧清二孙母朝文联系,关心他的生活,关注他的健康成长。2016年高考前夕,何小璐带着自己上初中的孩子,接上母碧清的二孙,在县城内游玩放松心情,一起丰盛晚饭后又给孩子零花钱,叮嘱他注意身体健康,要放松心情迎接高考。小朝文眼含泪花,度过了高考前开心、难忘的一天,他也不负众望,以优秀成绩考入苏州大学。何小璐倡议村、乡捐款,给孩子筹集读书学费20000元。
送致富鸡苗
考虑母碧清年老体衰多病,已无能力喂养牲畜,2016年11月5日,何小璐在单位的统一安排下,给他送去了20只鸡苗,并多次联系村银花种植大户,为母碧清家分植了2000株银花苗,家庭有了经济来源,其女儿女婿不再外出打短工,老人也得到了照顾,日子渐渐好过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6月27日,母碧清的女婿母良胜携妻骑摩托车前往该村聚居点务工途中出了车祸,母碧清的女儿当场死亡,女婿母良胜重度颅脑损伤,经南江县人民医院全力救治虽挽回了生命,却造成严重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这对于刚刚在生活上有点起色的母碧清一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女儿去世,家里连安葬费都没有,怎么办?何小璐得知后,多方联系村乡干部筹集资金帮助料理了后事,帮助联系外院医疗专家会诊,南江县人民医院全额垫支80000余元的抢救治疗费用,给予精心救治,母良胜于2017年9月4日康复出院,何小璐联系医院救护车亲自护送回家,并代表医院给其捐资3000元,用于母碧清的日常开支和发展生产。将母良胜送回家后,何小璐又邀请乡、村帮扶干部、母碧清邻居到其家中现场办公,共同商讨帮助解决生活生产困难,为母碧清长孙母朝斌多方协调联系产业发展,让他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乡发展并能照应家庭。
帮扶3年多来,何小璐不知到了母碧清家多少次,解决了多少个难题,他也不知道自己捐助了多少资金。3年多来,他从没有在母碧清家吃过一餐饭,母碧清不识字,每次进城办事,他工作再忙也都陪同去办,实在工作抽不开身,就由自己的父亲陪同办理,办理完毕后还安排就餐和住宿,并资助差旅费用,真正把贫困户看做自己的亲人。
共产党员何小璐帮扶贫困户母碧清的感人事迹在兴马乡饮马池村广泛传颂,村民们纷纷称赞他是党的好干部。自2014年南江县人民医院实施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以来,类似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
“我们共产党员干部到农村去帮扶,就是要下足绣花功夫,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把党的政策落地,要把工作做实,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才能蠃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南江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军语重心长地说。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