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20载努力 让贫困村变“旅游村”

20载努力 让贫困村变“旅游村”

  • 2017-10-10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喜迎十九大 党代表风采 5

  余德春回到村里组织成立家政服务队、劳务队;自掏腰包带村民学技术搞种植;积极动员村民发展餐饮、休闲娱乐、民居接待等旅游产业。

  忙扶贫

  带领全村89户村民致富,村里低矮破旧的房屋逐渐被崭新的白色藏房取代,村寨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穷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寨。

  人物名片 余德春

  党的十九大代表,丹巴县水子乡水子一村村委会主任,2014年,被甘孜州委授予与党同心、与民贴心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又被国务院农民工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县,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凭着一股子敢闯的劲儿,带领全村89户村民致富,如今村民户均年增收达到2.8万元。这名妇女便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丹巴县水子乡水子一村村委会主任、水子家政服务队队长余德春。

  成立家政服务队 让贫困妇女增收

  水子一村山旮旮,天干雨旱地光光。这句顺口溜就是水子一村昔日的真实写照。为了摘掉贫困的帽子,余德春率先走出家门,走南闯北大胆尝试,逐步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1998年,余德春回到村里组织成立家政服务队,而思想观念保守的妇女们却不愿意抛头露面搞服务,一盆冷水差点浇灭了她的满腔热情。喝着牦牛河水长大的余德春有一股子劲儿。委屈过后,她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关系好的就死磨硬拽,就这样仅有3人的服务队闯进了县城。那一年,她们用辛勤的劳动换回了做梦也不敢想的报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妇女主动加入,服务队逐步壮大至39人,每人年均增收8500余元。随着家政服务队的逐步稳定,她又将目光盯向市政建设,承包了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劳务项目。她带领乡亲们在施工现场背水泥、扛沙袋、搬砖块、砌堡坎,成天忙得一身泥,变成名副其实的女汉子。一年过去,劳务队户均增收1.78万元。如今,尝到甜头的劳务队迅速壮大,乡亲们户均年增收额也逐步攀升至2.8万元。村里低矮破旧的房屋逐渐被一座座崭新的白色藏房取代,村寨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穷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寨。

  带领村民学技术 村民增收上万元

   为了让乡亲们能在家门口挣钱,余德春决心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做文章——试种羊肚菌。起初,村民难以接受,余德春决定当一回探路者,她先行在自家承包地里种植了一亩羊肚菌。菌种下播后,余德春天天猫在地里钻研,详细记录温度、湿度、光照……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年下来,羊肚菌喜获丰收,她也从种植技术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第二年,种植户便扩展到15户,余德春自掏腰包带种植户到金堂县实地考察、学习技术,年底户均增收1万余元。看着种植羊肚菌如此有景,村民们再也按捺不住。第三年,该村成立羊肚菌种植合作社,种植户达50余户,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今年我种了10多亩,家门口就实现增收3万余元。不仅挣了钱,还照顾了家中老小。种植户扎西激动地说。

  贫困村变旅游村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自家富带动乡亲富,余德春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戴。2004年,村两委换届,余德春当选村委会主任。走马上任后,她将第一个履职目标锁定为修建河堤堡坎,决心一改村庄常年遭受洪涝灾害的困境。经她奔走呼吁、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发动村民,不到半年,两条长约2千余米的河堤堡坎就固若金汤地静卧在河道两岸。2011年,甘孜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头脑灵活的余德春,迅速将本村发展融入州县战略。一方面,依托距离县城较近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她积极动员村民发展餐饮、休闲娱乐、民居接待等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她早出晚归,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与乡干部讨论策划。不久,新农村建设项目便落地实施,入户路、联户路相继硬化,村里还发展起了200亩核桃基地。一条条整洁平坦的道路、一排排独具特色的藏房、一家家服务周到的民居接待站,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从五湖四海吸引到了这个美丽的村庄,逐渐成为丹巴县综合性旅游接待点。如今,沿路农户家家经营餐饮和休闲娱乐项目,全村户户具备民居接待能力。2016年,该村仅旅游产业一项,人均收入近3000元。(封面新闻记者 田雪皎)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