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资讯 > 去库存、提质量、调结构 农业也需供给侧改革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央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供给侧”改革就成为一个热词,频频出现在各个媒体当中。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从供给的角度拉动内需,促进生产。农业领域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国乡村之声市场分析师孙立武:去库存、提质量、调结构,农业也需“供给侧改革。
孙立武:农业的供给侧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咱们来说文解意,供给就是提供农产品的意思,侧就是方面的意思,供给侧也就相当于买卖双方中卖的一方,也就是说,如果卖的一方质量好,能够提供好的产品,那么买的一方就能享受到这种好的产品,从而实现供需的完美对接,也就是说在供给侧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生产方要生产高质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且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防止产能过剩。
可以说工业需要供给侧改革,农业也需要这种改革,而改革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事实上,国内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已不容小觑。比如说去年,由于产能过剩和大量库存积压导致市场价格下跌,我国实行了七年的玉米临储价格也首次下调至每斤1元,广大玉米种植户面临丰年不丰收的窘境,影响甚至传导至产业链下游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养殖户等终端。这一问题背后首先是玉米种植结构亟待调整。在去年12月26日举办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特别指示,要全力完成“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1000万亩以上的任务。他指出,当前种植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
农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一句话要看试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曾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包括继续执行并完善 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继续实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等。
目前我国围绕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和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未来在市场流通方面仍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要真正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高度重视去库存、 降成本、补短板。正如一种认识说的那样:对农业产业,未来转型方向不在于规模化和纯粹高产,而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以产链思维横向或者纵整合,提升整体效率。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