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聚焦三农 > 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什么

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什么

  • 2016-01-07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从建国初期的城乡分治到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城市主导,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乡一体化,社会各界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事实上,我国把城市化多称为“城镇化”,其主旨在于突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小城镇的作用,因为中小城镇是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区域。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鼓励农民进城,目的是让城镇更加适合农民居住,让更多群众共享城市文明,促进整体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升。由此可见,实现“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要义。但农民难进城、进城难留住的问题却十分突出,去农民化的过程甚为漫长,使得城乡一体化进城扑朔迷离。

一、农民为什么难进城

W市属于珠江三角洲与南岭山脉结合区域,下辖两区四县两县级市,截至2013年底,全市户籍人口40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6.8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69.9%,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市。2013年市区建成区面积88.3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48%,比同期全国城镇化率(53.7%)低4.3个百分点。可见,W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城镇化率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户籍含金量不高,吸引力不够。据统计,2012-2013年W市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呈现净流出状态,即登记入户人数少于登记流出人数总数,分别少7348、4054人。是进城的门槛过高吗?W市积分入户办法规定,积分达到35分(即初中学历、来清工作一年)即可进行登记入户,应该说入户门槛非常低。但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呢?根子还是在户籍。传统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印痕,是与土地直接联系、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本质上是管控型社会的产物,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把城市居民固定在各自的城市。由于城乡二元结构,过去城镇户籍拥有比农村户籍多得多的福利,城市户口包括小城镇户口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农转非”成为香饽饽。但现在,城市户籍对农村人口、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再那么“感冒”,其所附着的福利已经越来越有限,反倒是农村户籍会带来计生、承包地、宅基地等很多实惠。此外,随着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农村土地附属的保障功能以及土地产出率的提高,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出台实施,农村就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的吸引力也在增强,农民自然会“用脚投票”。一些市郊农村如A社区,曾经就在“村”和“居”之间改来改去,出现了农民愿意做农民而不愿意做市民的现象。另外,农民就业技能有限,在城镇大多从事低端低薪行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受经济波动、产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就业不稳定,收入无保障,无力承受较高的房价物价,造就“城镇挣钱、农村养老”现象。这些情况表明,户籍城镇化的激励因素明显不足,低成本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了,户籍分割同时产生了一种反制度的力量,使制度的正向功能失灵,成为进城人口抗拒市民化的一种制度安排。

二是城市公共服务不到位,居民生活便捷性欠缺。按照规划,到2020年,W市中心城区面积要达到1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占全市35%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45%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压力前所未有。目前,W市中心城区“城市病”已经十分明显,如车位缺乏,停车不便,车站、商业综合体、学校等人流密集场所经常找不到合适的停车地点;排水系统不畅,每逢雨季市区便会出现多个内涝地点,持续时间多达半小时,很多街道、小区成为“水上乐园”,车辆不得不熄火抛锚;公共交通不完善,市区700个公交站仅有180个建有候车亭,候车时间过长,而且摩的管理混乱,随意闯红灯却无法有效约束;一些地段、水域的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等等。市民的幸福感来自哪里?主要就是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如果搭车不方便、看病看不起,买菜、上学都要绕很长的路,甚至连呼吸空气、喝水都成了问题,宜居就是一句空话。

三是产业支撑不足,就业机会不多。产业发展能够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吸纳就业人口,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必然是经济基础脆弱、城市功能不健全的城镇,必然缺乏造血功能、缺少发展动力。美国底特律市的衰落和破产,国内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而造成的。W市城镇化水平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不能提供足够和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转移人口的就业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W市初步形成了水泥陶瓷、再生资源利用、电力、金属冶炼压延、皮革制鞋、医药化工的工业体系,但这个体系以技术含量低、资源型或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能耗高、污染高、产出低,缺乏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现代工业产业。2011年—2013年,W市有27个月工业投资为负增长。同期,W市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仅为2.6%左右,远远低于全省24%的水平。2013年,W市仅有3家企业入选广东省企业500强,且年营业收入总额均在20亿元以下,与同类型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今年一季度,W市规模工业企业只有515家,比2011年减少157家,总量居全省第18位。与此相对应,通过对第一季度W市159家工业骨干企业运营情况的调查,发现招工难和用工贵的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另外,W市大学生也上演着“孔雀飞往珠三角”。2011年、2012年、2013年回W市报到的高校毕业生(包括在W市本地就读的外地学生、W市籍在外地就读的学生)5350人、5716人、5807人,但在W市就业的学生分别只有1268人、1463人、1614人,也就是说有大概80%的学生选择离开W市打拼,而这其中又有80%是流向珠三角。自家培养或出生的人才不能留在自家所用,更不论外来人才的蜂拥而至,这在根本上讲,对一个城市的长久发展十分不利。

找到了病因,就需要对症下药。要采取符合W市实际的“疗法”,补足W市城镇化的短板,在户籍、公共服务、产业等方面率先寻求突破,使“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要义更好地落到实处。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