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经贸 > 商情 > 作家唐文立《一心平天下:王阳明》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2018年1月27日,北京作协会员、著名作家唐文立又一新作《一心平天下:王阳明》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作家协会举办。本活动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举办、北京作家协会协办。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王升山先生,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兼现代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先生、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米裕民先生,著名军旅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会员尹小华先生,中文在线集团常务副总裁谢广才先生,安徽省亳州市驻京联络办事处李勇主任、青年作家刘建林先生(《篦子道》作者、笔名刀文),北京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名诗人刘剑先生,北京国华卓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超级卖书郎」姚丰先生等各方朋友。北京政协常委、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品牌顾问、资深出版人、书评家”刘明清先生作为本次新书发布会的主持人,来自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晚报、企业家日报等十几家媒体朋友和众多闻讯而来的热心读者共同见证了本次发布会的成功召开。
北京政协常委、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品牌顾问、资深出版人、书评家,本次新书发布会主持人刘明清先生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王升山先生
王升山先生谈论了王阳明在当下的巨大影响力。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王升山先生说,读一读王阳明,从中了解中国文化的精华,对我们的建设和修身养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兼现代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先生
臧永清先生认为,这本书对现代出版社来说,也是一部比较厚重的大众历史类图书。我们现今的困惑也要到祖先那里寻找思想启示和解决办法。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把好的东西呈现给更多读者,就要把这些传统文化通俗化、故事化、有丰富细节的解读。文立这本书的角度非常好,翻开目录有种亲近感,他不是学理性的解读,而是把“药”放在“糖”里或“肉”里,让人很顺畅地吃下去。
中文在线集团常务副总裁谢广才先生
谢广才说,作为文立的朋友和家人,他是这本书的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文立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这些年的亲身经历,集成了很多的心得体会,通过王阳明这部书,将这些感悟解读出来,让人很感动。阅读这部书,可以从王阳明身上看到,保持快乐是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坚持和智慧;还有一种爱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把“心”交出来。这种关于快乐和爱的思想的传递,一定会得到更多读者的喜欢和热捧。而且,现在数字阅读和其他大众传播方式,对这本书的推广也有很大的加持力量。全媒体时代,不但要把知识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传播出去。
青年作家刘建林先生(《篦子道》作者、笔名刀文)
刘建林先生说,作为一个写历史小说的作者来说,非常注意怎么讲才能让大家接受爱看。这部《一心平天下:王阳明》既有小说的笔法,又夹杂着碰撞,看起来很轻松。所以现在要建立一个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话语体系,和年轻人对接,让他们看起来不累才行。文立的这部书正在尝试新的话语体系,与当下的这个时代对接,所以他感受很深。刘建林还说,一本书最终看的是作者,有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形象,作者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所以一部书反映的就是作者自己。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作者唐文立先生
最后,本书作者唐文立作了主题演讲,首先他感谢众位领导和各方朋友的到来。
他说,十几年前就有人让他写王阳明,但因缘际会,没有答应。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讲到王阳明之后就没了,再讲就是交流和解读之类,所以冯友兰其实把王阳明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这是中国明朝至今,屈指可数的哲学家,不容忽视。日本的福泽谕吉,被称为“明治维新之父”,他也解读王阳明,代表性语言就是“独立自尊”,类似于我们讲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让你独立思考。
唐文立介绍说,这部书分为四部,第一部读心,读别人的心,更是读自己的心,以己度人;第二部烙心,每个人都不容易,人生艰难;第三部诛心,杀人不过诛心;第四部御心,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也是王阳明的心路历程。王阳明心学到底讲了什么,一个字“心”,两个字“知”与“行”,三个字“致良知”,四个字“四句教”。
唐文立提到,在与培红兄的交流中提到,王阳明心学,一个是立志,一个是智慧。没有志向再多智慧也没有用,但是有志向没有智慧一样不能实现。所有的彷徨,所有的苦闷,所有的纠结,都是因为智慧不够。
唐文立说,《大学》中讲到“三纲八目”,“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明亮;后一个“明”是形容词,规律。“明心见性”大家都知道,但什么是“明心”,就不一定知道了,《道德经》中讲“不自见,故明”,指不要有成见;还有一个“知常为明”,要懂得常规。而第三个标准是“善”,善的最高标准是“止于至善”。什么是“善”?钱穆先生说,一切助长生者都是善,一切摧生者都是恶。“四句教”的最后一句是“为善去恶是格物”,正好和“三纲八目”的第一目“格物”形成一个闭环。什么是格物?研究具体做哪件事情,比如出书,怎么把书搞出来,一步一步把它研究透,再比如臧社问封面做了多长时间,说做了半年,这就是格物。格物、致知,然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最后“一心平天下”。
唐文立讲,书封面的“越是艰难,越要修心练胆!”,出自王阳明很重要的一句话。人需事上磨方立得住,才能静亦定,动亦定,可以再加一句,燥亦定。智慧到了,由静入定,从安静状态思考才能得到;到一定程度,动的时候,依然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到了最高水平,就是燥亦定。岳飞讲,“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王阳明讲,“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虽然很烦躁、焦虑,但此刻的心是不能动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一般人很难控制自己,比如吃饭睡觉,虽然都知道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但是基本上很难做到。虽然方向知道了,路知道了,但怎么修行却不一样,修行之路肯定是艰难的,但只要有了智慧,我们的前路是明朗的,也不纠结,也不彷徨。
本书作者为书友签名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一书生动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57年的完整一生,通俗而准确地阐述了心学的奥义所在。王阳明其实是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神”,只因“龙场悟道”,达到了觉悟和解脱,开始“知行合一”,之后“致良知”,再之后“四句教”,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并被后世无数军政领袖人物奉为精神导师。这是一部用丰富的内容作支撑,真正走进王阳明的内心世界的传记,充分地展开对大明王朝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情态细节的充分讲述,并以王阳明一生的修为与功业缔造为材料,从普罗大众之“心”出发,将“知识合一”解读得淋漓尽致,极接地气,借鉴性也更强。能让我们对王阳明多一份了解,对心学多一份感悟,人生多一份修行。同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洞悉人性的弱点,让内心更加强大。
该书作者唐文立,出生于安徽省涡阳县标里镇,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长期研究历史和传统文化,认识深刻,见解独到,说理通俗易懂,对阳明心学和佛教禅宗有深切体悟。主要著作有《曹操奋斗之道》《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中国古代兵器鉴赏》《他们改变了世界历史》《他们改变了中国历史》等。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29/c403994-29793175.html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