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政策 > 食品问题缘何屡禁不绝?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通报了35家涉嫌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罂粟壳的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北京胡大餐饮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北京餐馆“榜上有名”,正在被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新京报快讯 1月21日)
有人说罂粟壳是中药, 在餐饮行业中使用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其实不然,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生物碱类物质。其中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这三种化合物在罂粟壳中含量较高,比较有代表性。长期食用这种食品,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最终上瘾。
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苏丹红辣酱、敌敌畏火腿、孔雀绿水产、吊白块、硫磺中药、石蜡米到三聚氰胺奶粉……. 食品安全,国人之痛。每天吃得心惊胆战,但又不能不吃,不禁引发了公众的 “食品安全焦虑”。那么,中国有毒食品问题为什么屡禁不绝?笔者认为三大原因促成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其一,商家良心泯灭,为追求高额利润铤而走险。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己经济利益,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势,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商人追求利益是无可厚非,但利益最大化也不能道德泯灭呀!
其二,“监管被动化”使部分企业有恃无恐。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不是这些食品问题查不出来,只是平时没被曝光就不查而已或者是查出后草草了事而已,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跟政府的监管不力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监管部门必须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整治模式,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构建起更加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从源头上封堵漏洞,而不是被动地“亡羊补牢”。
其三,不够完善、不够合理的政策是食品问题的帮凶。杜绝不安全食品,当务之急是制定合理的政策,切断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源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决打击不安全生产厂家、取缔销售商家的非法行为。在此基础上,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重塑诚信体系,让消费者想买不安全的廉价食品也无处购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部分食品产业的信心、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能力的信心。对于食品这种涉及到广大老百姓身心健康的行业,如果说添加一些有害于人体健康的东西,就如同杀人于无形之中。笔者认为对于涉及有毒食品的商家不能再一罚了之,而必须严惩,以儆效尤。从根本上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