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三农 > 政策 > 关于中小城市人才工作的思考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一年一度的春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各式交通工具承载着无数来来回回迁徙的人。春运人群中除了学生、农民工之外,最多的恐怕要数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应历届毕业生了。几乎很少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后选择回到家乡,大多选择涌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者其他二三线城市发展,尽管压力山大,但仍孜孜以求。
人才工作关系一个地区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现今,人才工作的开展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一是人才流出流入不均衡。受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的影响,人才多往大中城市涌流,中小城市尤其小城市流出多,流进少。二是本地区内人才流动频繁。随生活水平和人们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工作已不再局限于维持生计委曲求全,而是自由择业、优胜劣汰,故而流动频繁。三是人才效能不高,现实中不少地方,人才使用离“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缺乏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合适舞台和条件,影响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严重,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
以上问题的出现,追根溯源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城市生活水准相对较低,工资待遇难以满足职工个人及家庭的预期。二是有些地方用工环境不够优越,从政府层面来讲,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法用工氛围,职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企业层面来说,企业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不能给员工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和明朗的晋升渠道,员工产生不了对所工作单位的价值认同以及愉悦的工作情绪。三是多数人才流失严重的用工单位属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不够,提供不了较高层次人才所需要的岗位。四是现代人的择业观念发生较大改变,尤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毕业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在少数,眼睛多盯着繁华都市和热门职位。
作为中小城市来说,怎样才能留住并且用好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以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建议:
一、加速创新转型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人才外流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致。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大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有更合适的工作岗位,有更高的薪资待遇,有更优越的公共环境,人们挤破脑袋去努力争取无可厚非。作为中小城市来说,应该立足实际,高瞻远瞩,谋划长远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要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引导支持产业转型、产品升级,不断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引进人才筑好暖巢。
二、推进法治建设营造依法用工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法治政府的建设和劳动环境规范、劳动者权利保障刻不容缓。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和宣传解释力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大对劳动用工合法性的监督与检查力度,加强对违背劳动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积极培育营造依法有序的用工环境。同时,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基本的生活常识。
三、重视精神认同打造良好发展平台。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仍然有很多员工频繁跳槽。丰厚的薪水和福利,只能让优秀的员工暂时留下,并不能成为员工忠诚的首要条件。只有拥有真正让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才能留住人才。地方政府在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政策和投入力度时,更要重视引导建立积极健康愉悦的人才成长环境。企业在抓生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潜心研究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描绘企业员工同生共荣的发展愿景,营造公平正义的生活氛围,让人才想进来、进来努力干、干了有回报、与企业共成长。
四、加强就业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形势每况愈下的局面,地方政府尤其要做好新常态下的就业工作。要有序缓解毕业季的就业大潮,首先就要加强对就业观念的引导。要引导广大青年择业者树立长远眼光,立足实际,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大家通过一段时间学以致用的体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再加上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对自身的合理认知,来理性选择自己的职业。
五、强化技能培训培育更多优秀技工。地方人才工作在大力引进和留住人才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本地现有人才的培养。科技发展迅速,设备升级频繁,原有的技术和技能显然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政府要加大对紧缺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学习与考试,经常组织技能竞赛和技术攻关研讨,真正把提高员工技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中小城市要发展,人才是核心。只有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发展储备永久动力。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游戏排行
新游预告
更多开测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