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理工大学(葡萄牙语:Universidade Politécnica de Macau 英语:Macao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澳理大“MPU",位于中国澳门境内,是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管的一所多学科、应用型公立高等学府。澳门理工大学是澳门首家及唯一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唯一三度荣获“亚太教育质量奖”的高等院校,是亚洲首家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院校评鉴的高等院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澳门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校园风貌、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澳门理工大学

英文名

Macao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别名

MPU

成立日期

1991年9月16日

所属地区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地址

主校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高美士街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主管部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占地面积

26183m²(截止2023年3月)

学生人数

4331人(截止2022年12月)

教师人数

233人(截止2022年12月)

前身

东亚大学理工学院

现任领导

校监:贺一诚

校庆日

9月16日

知名校友

贾瑞、刘善恒、欧俊轩、何润建、朱俊发等(截止2023年5月)

校训

普专兼擅,中西融通

校歌

《澳门理工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

应用科学学院、健康科学及体育学院、语言及翻译学院、艺术及设计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截止2023年5月)

主要专业

葡萄牙语、中葡/葡中翻译、中英翻译、人工智能、电脑学、工商管理(博彩与娱乐管理)、跨领域艺术、设计学、视觉艺术、音乐、媒体艺术(截止2023年5月)

专业数量

26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截止2023年5月)

学制

4年制(本科)

简介

澳门理工大学的前身为创立于1981年的澳门私立东亚大学的理工学院。1988年葡澳政府通过重组后的澳门基金会完成东亚大学的公有化。1991年葡澳政府将东亚大学理工学院独立为一所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即澳门理工学院。1999年学校结束“有校无园”局面搬入高美士街校址;2011年学校办学模式变更为四年制学士学位课程;2022年3月1日更名为澳门理工大学。

截止2023年3月,澳门理工大学有两2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高美士街,面积66482m²;氹仔校区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嘉模堂区徐日升寅公马路,面积39852m²。截止2022年12月,澳门理工大学设有6个学院和1个联合培养学院,有26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在校生总人数4331人,教师233人。

历史沿革

澳门理工大学的前身是私立东亚大学理工学院。

1981年3月,黄景强、胡百熙、吴毓磷经葡澳政府批准开办澳门第一所现代大学——私立东亚大学。学校下设本科学院、预科学院和持续教育学院,其中本科学院重点开设了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

1983年3月,私立东亚大学借鉴英国公开大学的成功经验开设了公开学院。

1984年3月,私立东亚大学正式开办研究学院。

1986年1月,为了区别于外部机构的培训课程,以更加集中于专业领域,私立东亚大学的持续教育学院更名为理工学院。

1987年,中澳联合声明签署,葡澳政府开始筹备东亚大学由私立转为公立大学的工作,以配合澳门政权移交中国过渡期的人才资源需求;其时,私立东亚大学下设5个学院:本科学院、理工学院、预科学院、公开学院和研究院。

1988年2月,政府透过重组以后的澳门基金会全面接管东亚大学的本科学院、预科学院及理工学院,而原西部发展有限公司则保留了公开学院和研究院。7月,校董会通过了新章程并决定将收购留下来的公开学院和研究院并入一个新的学院,名为东亚公开学院 ,在学术上附属于公立东亚大学,专责远程教育。

1991年9月,东亚大学理工学院根据1991年的第 49 /91 /M 号法令独立办学,成为澳门理工学院。

1999年,澳门理工学院搬入高美士街校址。

2011年,澳门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从高等专科为主全部变更为4年制学士学位课程。

2015年,澳门理工学院氹仔校区落成启用。

2022年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修改第28/2019号文件,将澳门理工学院更名为“澳门理工大学”,3月,该校正式更名为澳门理工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3年5月,澳门理工大学设有6个学院以及1个联合培养书院,分别是:应用科学学院、健康科学及体育学院、语言及翻译学院、艺术及设计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管理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澳门理工大学护理书院;该校有26个本科专业。

学院

专业

应用科学学院

电脑学、人工智能、中国与葡语系经贸关系

健康科学及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护理学、生物医学技术(检验技术)、生物医学技术(药物技术)、言语语言治疗

语言及翻译学院

中葡/葡中翻译(葡文教育)、中葡/葡中翻译(中、英文教育)、中英翻译、国际汉语教育(适用汉语母语者)、国际汉语教育(适用非汉语母语者)、葡萄牙语

艺术及设计学院

设计学、视觉艺术、音乐、媒体艺术

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工作学、公共行政学(中文班)、公共行政学(葡文班)

管理科学学院

会计学、电子商务学、工商管理学(市场学)、工商管理学(博彩与娱乐管理)

北京大学医学部——澳门理工大学护理书院

护理学

师资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澳门理工大学有教师233人,其中有正高级教师62人,占总数的26.6%;副高级教师108人,占46.35%。学校有行业知名教授学者超过10余人,学术顾问5人,国内外名誉教授19人。

知名教授

李向玉、谢丹婵、林璨堂、吴新凡、林爱贞、唐海谊、韩丽丽、林燕玲、黎明海、林发钦、王熹、郑益奋等

学术顾问

吴巢尘、格温·薛伍德、吴志攀、吴为山、彼得·夏德伟

名誉教授

巴罗佐、李肇星、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池田大作、安东尼奥·德·阿尔梅达·科斯塔、劳里·卡斯伯特、雷纳德·克兰罗克、秦大河、大卫·克尔·霍华士、饶美蛟、王浦劬、路易斯·德·耶稣·桑托斯·苏亚雷斯、江蓝生、卡洛斯·阿圣素·安德烈、邵宗海、熊璋、毛思慧、董圆圆、张建国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5月,澳门理工大学有硕士专业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授权点5个。

硕士点

中葡笔译暨传译、大数据与物联网、工商管理(博彩管理专业)、金融与数据分析理学、工商管理、跨领域艺术、运动及体育、护理学、公共管理、教育(文化传播与教育)

博士点

葡萄牙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公共政策、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教育技术与创新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澳门理工大学13个专业课程获得共14项国内外学术评鉴机构的认可,评鉴机构包括AQA、IET、HKCAAVQ、QAA和台湾、香港及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等;学校获得3次亚太教育质量奖,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得到1个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高水平院校评级。

2011年

电脑学学士学位课程通过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的学术评鉴,成为澳门首个通过国际评鉴的资讯科技类高等学位课程

2012年

会计学学士学位课程获得澳洲会计师公会及英国公认会计师公会的专业认证

2013年

电子商务学士学位课程获得美国电子商务协会的专业认证

2014年

澳门理工大学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院校评鉴,并取得“充满信心(Confience)”评级

2015年

澳门理工大学获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颁发的亚太教育质量奖

2016年

中英翻译学士学位课程通过国际著名学术评审机构新西兰大学学术质量评审局(AQA)的学术评审,成为澳门首个成功通过国际评审的相关专业学位课程

中葡翻译学士学位课程通过葡萄牙高等教育评估和认可局的学术评审

电脑学学士学位课程以最高质量级别通过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的课程评鉴

2017年

社会工作学学士学位课程和会计学学士学位课程通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HKCAAVQ)的课程评审

护理学学士学位课程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评审,成为全球首个通过该局国际课程评审的学位课程

体育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和视觉艺术学士学位课程通过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HEEACT)的课程评审

澳门理工大学获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颁发的亚太教育质量奖

设计学士学位课程成功通过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课程评审

2018年

生物医学技术学士学位课程(检验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学士学位课程(药剂技术)成功通过葡萄牙高等教育评估和认可局的学术评审

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课程(博彩与娱乐管理专业)成功通过了香港学术及执业资历评审局的课程评审

澳门理工大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9年

公共行政学士学位课程(中文)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课程评鉴

2022年

澳门理工大学获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颁发的亚太教育质量奖

学校交流

截止2023年5月,澳门理工大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科英布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等多个合作伙伴积极开展协同研究,开展联合组建科研基地、研究专项、人才培养项目,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交流活动。同时,学校在美国、英国、葡萄牙、澳洲、巴西,以及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学术交流、协同科研,创设联合实验室、双学位及合办课程;大学每年均吸引来自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世界各地的国际生前来学习。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止2022年12月,澳门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地图资料158618册、纸本期刊出版物1043册;包括ASU、BS、CAJD、CDFD、CMFD、CYFD、DI、CDMNext等等在内的109种电子资料库、161464种全文电子期刊、109090册电子书。

学术出版

截止2023年5月,澳门理工大学定期出版4种学术刊物。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4月创刊,季刊,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澳门理工学报》连续10年稳居全国高校学报前列;《澳门理工学报》先后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以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2018版)》;2022年度转载率位列全国高校主办学报第6名,综合指数位列第8名,转载量并列第8名,并入选“2022年度複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名录”;2023年,《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邀请,正式加入“国家期刊库”。

《“一国两制”研究》:2009年8月创刊,是澳门理工大学“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的定期出版电子刊物。《“一国两制”研究》博采众长,为专家学者提供学术对话平台,推动社会各界更深入认识“一国两制”,加强对依法施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相关的课题研究。

葡萄牙语的东方之路》:创刊于2022年5月,是澳门理工大学与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合作创办的亚洲首部葡语国际学术期刊,该期刊为亚洲葡语学者提供一个展示学术成果的高质量平台,涵盖接触语言学(葡语与亚洲语言)、葡语二语教学、翻译研究等领域。期刊收录广泛,收录了来自澳门、中国内地、葡萄牙、巴西、韩国、丹麦等地区的著名学者的论文。

《世界博彩与旅游研究》:创刊于2020年,半年刊,是澳门理工大学博彩旅游教学及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期刊论文重点是有关博彩与旅游管理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论文。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5月,澳门理工大学有9个研究中心, 建有9个合作实验室。

研究中心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博彩旅游教学及研究中心、葡语教学及研究中、机器翻译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西文化研究所、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教学及研究中心、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中心

合作实验室

中葡英机器翻译联合实验室、理大-UCLA普适计算联合研究中心、理大-新濠博彩及娱乐资讯技术研发中心、地面数字电视研究及测试中心、IPv6网络科研实验室、澳门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博彩研究中心、澳门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澳门理工大学-SUZOHAPP亚洲博彩科技实验室、理大-BMM博彩技术检测中心

学术成果

截止2023年5月,学校获得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截止2022年12月,澳门理工大学近5个学年以来师生发表论文1102篇,其中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2篇、国际引文索引刊物收录的外文论文555篇、国际知名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的论文401篇。

澳门理工大学师生学术成果(不完全收录)

论文/项目名称

作者/负责人

期刊名/项目名

时间

Predicting breast cancer types on and beyond molecular level in a multi-modal fashion

Tianyu Zhang, Tao Tan, Luyi Han, Linda Appelman etc.

NPJ Breast Cancer

2023年

HPV integration generates a cellular super-enhancer which functions as ecDNA to regulate genome-wide transcription

孟丽荣,郎斌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3年

闽粤非遗项目在东南亚华侨华人社群中的传承传播研究

林发钦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

2023年

Linguistic Repertoires Embodied and Digitalized: A Computer-Vision-Aided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Portraits by Multilingual Youth

穆思卿,李傲轩,沈璐,韩丽丽,植胜

Sustainability

2023年

Predicting molecular propertie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ble 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multistep focus mechanism

田亚楠等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2023年

Tradução Portuguesa de Referências Culturais Extralinguísticas no Manual de Chinês Língua Não Materna: Aplicação de Estratégias de Tradução Propostas por Andrew Chesterman

陆靖,韩丽丽,Carlos Ascenso André

Cadernos de Tradução

2022年

行政区与功能区嵌套空间的生产与重构—国家尺度重构视角下的深圳特区扩容

蒋明华

人文地理

2022年

粤剧文化与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金姚、林发钦

文化遗产

2021年

校园文化

校徽

澳门理工大学的校徽主体为圆形,圆形上下方有绶带和尖顶四角星装饰。主体圆形外环正上方为中文“澳门理工大学”字样,左右两侧为该校葡萄牙文名和英文名,下方为澳门的英文大写;环内有八角星套经纬仪图案。

澳门理工大学

校训

澳门理工大学的校训是“普专兼擅,中西融通”,与其“扎根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相呼应,塑造了理大的治学发展方向路径。

校歌

《澳门理工大学校歌》

词:张雁 曲:李学研、崔孝樑

松山迎薰风,镜海飞长虹,

巍巍学府立寰中。

普专兼擅,文理并重。

知行砥砺,中西融通。

美哉理工,邦国之荣!

志气凌云纵,荷花映日红,

濠江竞舟显峥嵘。

济济多士,术业有攻。

致远臻善,明德是崇。

大哉理工,邦国之栋!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截止2023年5月)

校监

贺一诚

校长

严肇基

副校长

李雁莲

秘书长

李慧芳

校董事会(截止2023年5月)

主席

崔世昌

副主席

陆波

成员

严肇基、李雁莲、林璨堂、李惠芳女士、谢丹婵、吴新凡、韩丽丽、黎明海、林发钦、黄贵海、邓树杰、杜伟明、辜文达、钱珮茵、梁咏娴、龚志明、容光亮

校区情况

截止2023年3月,澳门理工大学有2个校区。

主校区于1999年启用,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高美士街,面积66482m²,校区内有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致远楼、汇智楼、明德楼、书店及多类型实验室等设施。

澳门理工大学

氹仔校区于2015年启用,位于嘉模堂区徐日升寅公马路,面积39852m²,校区内有学生宿舍、研发楼、珍熹楼、方润华楼等设施。

澳门理工大学

校友情况

截止2023年5月,澳门理工大学的知名校友有世界冠军、东亚运冠军贾瑞,第101届美国ADC设计金奖林扬权,木刻版画艺术家朱建发,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功绩勋章得主欧俊轩,业余长跑运动员王坤、吴杨杨,洛杉矶短片奖钻石奖得主刘安琪,文化产业奖励莲花银奖得主刘华智、梁子恒等等。

校园风貌

澳门理工大学校园地标:

吴为山教授雕塑工作室:该雕塑工作室由蜚声国际的中国当代雕塑家、现任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于2001年在澳门理工大学设立。工作室展示吴为山教授的艺术历程与成就、包括在大学从事教学活动期间雕塑的示范作品,以及捐赠予大学的十多尊雕塑作品。作品包括以《七子之歌》为素材雕塑的作品《母与子》以及《问道——孔子问道于老子》,《天人合一——老子》等作品,是其问鼎国际美术展雕塑金奖的作品原型。

澳门理工大学

圣贤孔子雕像:于2013年得到吴为山教授的鼎力支持在明德楼设立。吴教授专为大学雕塑和捐赠两米高的孔子像,藉访校讲学的契机莅临现场指导设计工作并提供宝贵意见。“大楼大师、明理明德”对联及孔子像底座题字均出自吴教授墨宝。吴教授撰书的《古法塑孔子》,以仿“竹简”设计表达了对雕塑创作的真知灼见和独特的书法风格,与孔子相辉映。

澳门理工大学

怀远楼林近藏书:为特藏书库,自2001年3月开幕,庋藏澳门著名艺术家林近先生捐赠的珍贵典籍,有关馆藏辑录成《怀远楼林近藏书目录》,相关艺术图书资料涵盖书法、建筑、雕塑、篆刻、陶瓷、素描、绘画、摄影等。

澳门理工大学

中葡历史藏珍:中葡历史藏珍书籍由澳门理工大学现任校董会主席李向玉教授于2018年捐赠,藏品涵盖中葡历史、文化、语言等相关书籍及珍贵手稿。

澳门理工大学

所获荣誉

2015年,澳门理工大学获“亚太教育质量奖”。

2017年,澳门理工大学获“亚太教育质量奖”

2022年,澳门理工大学获“亚太教育质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