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的大英帝国,为何会在临别亚洲之时设置如此多的“地雷”?
行将就木的大英帝国,为何会在临别亚洲之时设置如此多的“地雷”?
-
答 | 獬执事
英国在亚洲留下的“地雷”最出名莫过于印巴“雷德克里夫线”及中印麦克马洪线。不过这些“地雷”还真不是英国有意为之的,至少不是为了引发相应国家的矛盾而埋下的——当然,也不是出于什么好心。
先说一说印巴冲突这个南亚最大的“火药桶”。在1947年之前,整个南亚次大陆就只有一个英属印度。这个英属印度不仅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还包括了东南亚的缅甸。值得一提的是,锡兰(今斯里兰卡)并不属于英属印度,而是由伦敦直辖。
英属印度独立后,先是分裂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又分裂成了西巴基斯坦(今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其实这并非英国的本意,末代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在最初其实是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印度联邦的。这个印度联邦将由印度教为主导的印度地区、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地区以及各土邦。
这个决议得到了甘地的支持,但却遭到了两教各自信徒的反对,双方均认为自己没有取得与对方相等的权利。最终,双方矛盾激化,最终各自建国。在双方的要求下,英国当局派了一个完全不了解印度的工程师进行划界以保证对双方公平,于是但诞生了一条“雷德克里夫线”,双方各自建国。但是,还有一些土邦要通过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于是就遗留下来很多归属问题,在日后成为地雷。
另一个就不用说了,是英国意图侵略清朝而遗留下来的痕迹,当时英国人估计也不会想到这条线会成为另一个地雷吧……
2017-09-06 10:58:18 -
一个靠掠夺抢劫起家的海盗,你能指望他干出什么好事?劫匪光顾过你家,会留下一片狼藉,小偷来过也会给你造成很可观的损失--------
一个自私高傲自大虚伪的强盗,老了也是强盗---------
2017-08-14 16:05:42 -
二战后,大英帝国不得不退出原有殖民地,不仅在印度频频使坏,设置了克什米尔问题和藏南问题,如今这些问题成为了南亚不稳定的根源。而且在中东、非洲也都是如此。
也不仅是大英帝国如此,法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离开殖民地时也是如此。我们看到非洲地区许多国家之间的国境线都是人为划定的直线,而不是按照传统的部族与民族进行合理划分的国境。
这种就势必导致领土纷争。当领土纷争一出的时候,老牌殖民主义帝国的身影就又可以悄悄地从背后出现了,他此时可以装作仲裁者,暗地里这时候支持这一个,另一时候又支持那一个。这样的话,不管怎样,他就还能够继续左右逢源,从中渔利。
这些国家有的执政的脑子清晰的是真心为自己国家服务的,当然知道乱源所在,自然对此还是记恨的。但光记恨也没有用,最终还是得靠自强,记恨得转化为奋斗,而后也就不需要再记恨,而是记住历史教训就够了。至于合作,该合作还是得合作,这是现实。
有的国家的上层则已经深深被植入了殖民主义者的洗脑,这是类似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情结,是一种民族整体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将导致这个民族甚至对曾经殖民过它的国家与民族产生谄媚情绪。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精英阶层被老牌殖民主义帝国以各种形式给收买了,成了既得利益者,由他们由倒过来给自己的民族灌输殖民主义者的理论与历史观点。
由此可见,设置这些“地雷”对大英帝国等老牌殖民主义者继续保持在殖民地的影响力是有巨大利益的。他们可以借此继续收割自己的曾经的殖民地上的各种政治、经济利益。
2018-01-25 19:32:31 -
二战后,大英帝国不得不退出原有殖民地,不仅在印度频频使坏,设置了克什米尔问题和藏南问题,如今这些问题成为了南亚不稳定的根源。而且在中东、非洲也都是如此。
也不仅是大英帝国如此,法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离开殖民地时也是如此。我们看到非洲地区许多国家之间的国境线都是人为划定的直线,而不是按照传统的部族与民族进行合理划分的国境。
这种就势必导致领土纷争。当领土纷争一出的时候,老牌殖民主义帝国的身影就又可以悄悄地从背后出现了,他此时可以装作仲裁者,暗地里这时候支持这一个,另一时候又支持那一个。这样的话,不管怎样,他就还能够继续左右逢源,从中渔利。
这些国家有的执政的脑子清晰的是真心为自己国家服务的,当然知道乱源所在,自然对此还是记恨的。但光记恨也没有用,最终还是得靠自强,记恨得转化为奋斗,而后也就不需要再记恨,而是记住历史教训就够了。至于合作,该合作还是得合作,这是现实。
有的国家的上层则已经深深被植入了殖民主义者的洗脑,这是类似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情结,是一种民族整体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将导致这个民族甚至对曾经殖民过它的国家与民族产生谄媚情绪。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精英阶层被老牌殖民主义帝国以各种形式给收买了,成了既得利益者,由他们由倒过来给自己的民族灌输殖民主义者的理论与历史观点。
由此可见,设置这些“地雷”对大英帝国等老牌殖民主义者继续保持在殖民地的影响力是有巨大利益的。他们可以借此继续收割自己的曾经的殖民地上的各种政治、经济利益。
2018-01-25 19:32:31 -
首先,行将就木是我们对大英帝国的理解,他自己绝不这么认为。当时的英国肯定在幻想着,等自己国国力强盛后回来继续进行殖民统治。
因此造就足够多的矛盾,第一可以使当地殖民地无暇对它的殖民历史进行复仇和清算。第二,可以使当地产生矛盾,国力不强,方便他随时可以回来,继续殖民。
2018-03-08 21:00:03 -
首先,行将就木是我们对大英帝国的理解,他自己绝不这么认为。当时的英国肯定在幻想着,等自己国国力强盛后回来继续进行殖民统治。
因此造就足够多的矛盾,第一可以使当地殖民地无暇对它的殖民历史进行复仇和清算。第二,可以使当地产生矛盾,国力不强,方便他随时可以回来,继续殖民。
2018-03-08 21:00:03 -
个人以为:英国在亚洲留下的地雷莫过于印巴分治时的克什米尔问题,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个问题的由来吧。
二战后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逐渐崩塌,英国从印度撤离前释放了最后一个大招——印巴分治:将昔日的印度按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但在划分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虽然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但在地方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半独立的土邦王公。英国人来到这片土地上时对印度的土邦王公采取分化瓦解分而治之的政策:英国政府直接统治管辖的地区称为英属印度,而亲英的土邦王公统治的土地仍由其家族世袭,只要服从英国政府的政令即可。印巴分治时各土邦原则上按各自的宗教信仰自愿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结果在克什米尔土邦出了问题:克什米尔绝大部分公民信仰伊斯兰教,可统治克什米尔的王公却是印度教徒,于是王公引导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不甘示弱的巴基斯坦可出兵克什米尔以作为回应,于是克什米尔被分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两部分,但印、巴双方都声称自己享有对方实际控制的那部分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
如果说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英国的侵略政策,那么随着英国殖民体系的崩塌,英国为什么在撤离亚洲时要留下这些地雷呢?事实上英国殖民体系的崩塌是大势所趋,英国在这一过程中基本采取的是顺势而为的立场,但顺势而为不代表无动于衷:英国其实一直在积极介入殖民地的独立活动中——英国的最大目标是争取变昔日的殖民地为像现在的马岛那样依然受英国控制的海外领地,如若不能退而求其次英国要在独立后的前殖民地享有较多的经济特权,如果这也做不到至少要保证独立后的殖民地组建亲英政府,为此英国虽然没有强势镇压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但依然选择扶植较为温和的独立派,而坚决打击激进独立派。说白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态度是要尽一切可能削弱殖民地:一则避免殖民地做大反过来威胁到英国;二则保留将来重返亚洲干预前殖民地事务的实力。
其实英国留下克什米尔问题其实就是在印巴之间挖坑埋雷,只要这地雷还存在印巴之间就有着地缘结构上的尖锐矛盾,而英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矛盾分化瓦解大做文章。只是英国千算万算没算到英国的衰败是如此彻底,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现在完全不具备操纵这些矛盾为自己谋利的实力,反倒是给当事国造成了诸多困扰。
2017-10-19 11:22:31 -
英国作为欧洲大陆外围的岛国,在欧洲历史上的发展战略就是制衡,就是支持和结盟能够挑战头号强国的国家,这样保持岛国地位的重要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类似远交近攻的策略。
所有,制衡和挑拨是英国擅长的策略和惯用手段。在西方殖民地纷纷独立之际,英国人包括西方列强,都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将问题留给那些前殖民地国家,其中重要的就是领土问题。
2018-02-26 21:20:54 -
胡说八道,清官尚且难断家物事,何况一个国家分成两个国家,别说小小的英国,苏美站到印巴中间试试,结局只怕比入侵阿富汗与越南还惨。英国在印巴分治的时候采取了一个正常国家应该采取的态度,我家的东西我搬走,你们分家商量着办,分家分得打起来,我两不相帮。
2017-11-04 21:07:22 -
这个世界上,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好,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让自己比别人更好!第二个,让别人比自己更差!
做到前者,毫无捷径可走,说到底,只能靠奋斗,靠流血流汗!!相比之下,让别人比自己更差呢?简单多了!
比如制造国家间的矛盾,又或者,制造国家内部的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只需要花点小钱,培养一部分公知,再加BBC和CNN就足够了!
英国在亚洲留下的祸根,在非洲留下的祸根,与美国在中东留下的祸根,在亚洲留下的祸根,包括与美国挑唆菲律宾,越南在南海,对付中国,不都是一个套路么??
当然,包装一定要光鲜亮丽…!比如,民主自由人权!!那是必须捧得比上帝还要高!决不能说,我们讲英语的白人基督徒绝对不能让其他种族国家威胁到我们的统治地位!
2017-10-19 21:17:03 -
胡说八道,清官尚且难断家物事,何况一个国家分成两个国家,别说小小的英国,苏美站到印巴中间试试,结局只怕比入侵阿富汗与越南还惨。英国在印巴分治的时候采取了一个正常国家应该采取的态度,我家的东西我搬走,你们分家商量着办,分家分得打起来,我两不相帮。
2017-11-04 21:07:22 -
英国作为欧洲大陆外围的岛国,在欧洲历史上的发展战略就是制衡,就是支持和结盟能够挑战头号强国的国家,这样保持岛国地位的重要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类似远交近攻的策略。
所有,制衡和挑拨是英国擅长的策略和惯用手段。在西方殖民地纷纷独立之际,英国人包括西方列强,都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将问题留给那些前殖民地国家,其中重要的就是领土问题。
2018-02-26 21:20:54 -
这个世界上,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好,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让自己比别人更好!第二个,让别人比自己更差!
做到前者,毫无捷径可走,说到底,只能靠奋斗,靠流血流汗!!相比之下,让别人比自己更差呢?简单多了!
比如制造国家间的矛盾,又或者,制造国家内部的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只需要花点小钱,培养一部分公知,再加BBC和CNN就足够了!
英国在亚洲留下的祸根,在非洲留下的祸根,与美国在中东留下的祸根,在亚洲留下的祸根,包括与美国挑唆菲律宾,越南在南海,对付中国,不都是一个套路么??
当然,包装一定要光鲜亮丽…!比如,民主自由人权!!那是必须捧得比上帝还要高!决不能说,我们讲英语的白人基督徒绝对不能让其他种族国家威胁到我们的统治地位!
2017-10-19 2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