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不高兴就躺地上,怎么办?
宝宝一不高兴就躺地上,怎么办?
-
2020-02-07 16:07:56
-
事先跟她说这样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你们需要帮助她改掉这个坏习惯,然后设立侵犯规则的后果,而且一定要痛。千万不要用情绪来管教她。一旦你用了情绪来打她,她就会用情绪来管教你,没完没了。这是互相操纵,不是管教。
2020-02-07 14:10:39 -
前两天有位宝妈问我,“贤思妈妈,最近我家宝宝发起脾气就躺在地上耍赖,这样的情况需要制止吗?还是淡化处理?我每次都想着不理他,他也许就不这样了,可却又不忍心……该怎么办才好”?
宝宝为什么一不高兴就往地上躺?
不高兴就往地上躺,宝宝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宝宝满一周岁之后,就不再像以前那般“顺从”了,相信这一点,宝爸宝妈们都是有所体会的。
宝宝有了思想意识之后,就会出现各种情绪,但他们不懂得如何排解,便会用过激的方式来处理。所以,不管是在地上打滚,还是以头撞地等过激行为,都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法。
这种不良的行为,很多孩子都会有,也是他们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因此,要想引导宝宝调解好自己的情绪,家长就必须得先了解清楚孩子不高兴的根本原因。
宝宝大闹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孩子也是如此。而要想平息宝宝的不良情绪,就一定要找准其中的原因。
- (一)需求不被满足
有时候,宝宝爱躺在地上闹脾气,家长有一定的责任,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家长总是习惯性的替孩子选择和决定一切,可想法不同的情况下,宝宝可能并不会支持和认可。所以,当宝宝觉得自己合理的想法被否定,需求得不到满足,肯定就会大发脾气了。
- (二)情绪不被理解
如果孩子的情绪不被理解,他的内心会是特别难受的。而这种痛苦会导致负面情绪更加强化,宝宝的过激行为可能也会持续更长时间。
所以,千万不要去排斥宝宝的情绪。作为家长,要是不能去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负面感受,久而久之,他便会缺乏自我认同感。这样的话,孩子的情绪也会很难排解。
宝宝爱躺地上哭闹、耍赖,不妨试下这三大纠正的办法
三大方式可纠正宝宝爱躺地上哭闹、耍赖的不良举动。而且,这可能对愈爱“地上躺”的宝宝愈有效果哦!
1、越早用效果越好的“冷处理”法
当宝宝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在地上躺着不肯起来的时候,不要和他讲道理、训斥他、打他,更不能一味的满足他,向他妥协。
最好的方式就是干脆让他一个人在那躺着,完全“忽视”他。绝大部分孩子当发现自己的方法在大人那里不奏效,得不到任何回应的时候,他就会自己屁颠屁颠的爬起来了。这种“冷处理”的方式,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可以让宝宝很快的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
2、适度满足孩子是最佳的处理法
家长不肯满足孩子的需求,通常来说就是觉得他的要求不合理。不过,在孩子提出合理的事情时,我们就该分清楚情况,并适度的去满足他。
这样的话,宝宝也才能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爱。否则,在他的潜意识里,就会无以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但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合理的要求家长是会答应他的,但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即使躺在地上也没有用。要在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杜绝他做出这一不良行为。
3、善用孩子的羞耻心来纠正他
每个孩子自打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尊心和羞耻心。因此,家长如果能善用这一点,便能很好的纠正宝宝爱躺地上耍赖的错误举动。
在宝宝躺在地上耍赖的时候,不妨把他的行为录下来,等他情绪平静后,让他看看自己当时的行为。这时,由于羞耻心的驱使,宝宝往往会感觉到羞愧和可笑。之后,他可能就会下意识地改掉这种行为了。羞耻心,可以说就是宝宝的“软肋”来的。家长要是能善于借助这一点,也就不会再感觉宝宝有多难应付了。
要想纠正宝宝不当的行为,关键就是得找对方法。和宝宝硬碰硬的话,绝对是不可取的。这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撒泼、胡闹、过激表达情绪……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包容,更要耐心的引导宝宝才行。
【贤思妈妈有话说】
我是一位新晋宝妈,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知识。如果大家喜爱,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和关注。我是贤思妈妈,与大家一同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长!!
2020-04-21 12:00:46 -
题主不要着急,暂缓一下情绪!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的,所以想改变这种情况同样需要时间和耐心。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相结合来改变宝宝的行为:
1,讲道理
当孩子躺地上时,建议题主不要直接满足孩子的需求,应先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并告诉孩子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满足自己。
2,立规矩
单纯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必须和立规矩结合起来!
告诉宝宝如果TA再一不高兴就直接躺地上的话,就要对其进行惩罚(题主需注意惩罚方式)。
当孩子能够跟你合理交流时,应给予孩子精神奖励。
3,改变自身习惯
前文说过,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的。基本上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家长的过分宠爱!
所以题主应先和家属进行沟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不能一个人一个做法!
4,冷处理
宝宝之所以躺地上,就是因为TA认为躺地上的话TA的要求就会被满足!
所以建议题主应进行冷处理,想躺就躺吧,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注意不要远离宝宝)。
每隔5分钟就去告诉孩子TA这样做是不对的,该怎么做。
2020-04-21 15:26:16 -
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是来源于父母的教养的体现,一个孩子的表现在外形式,能体现出来父母的教育方式。
我家孩子从来没有过躺在地上的情况,即使他躺在地上了,我肯定也会转生离开,不去理会。
因为孩子不高兴躺在地上的主要原因就是“耍给你看”他的潜台词是“你要满足我的欲望”否则我就做你。
其实我认为育儿就像是看病,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像是拉肚子,我们只能用止泻药给孩子止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是孩子的不休息卫生习惯导致拉肚子。即使我们知道了孩子因为不休息卫生而导致拉肚子我们也不会坚持的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因为孩子这个习惯是经过好几年养成的我们想把他改掉真得太难了,索性就顺其自然吧
话说回来孩子不高兴就躺在地上的主要病因就是我们父母平时“娇纵”孩子的原因。
平时孩子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如果孩子得不到满足了,他们就会“作”,通过“作”了来操控父母满足她们的需求,往往这种“作”到最后都是有效的。父母的一次次的妥协让孩子体会到了“作”带来的效果。这样就助长了孩子的“士气”,让孩子坚信通过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身为父母你们要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唯一要做的就是任她如何闹,我们离开就是了,但是一定不要让孩子影响到你的情绪(虽然这很难)但是也要坚持,他也许会闹十分钟,也许会闹1小时,也许更长时间,这个时间你在经历漫长的心理过程,你也许在想我是不是亲妈啊?我是不是在无情了?我这样做对不对啊?孩子多可怜啊!等等的一些心里过程,到一定要坚持住。等孩子好了之后你们在心平气和的聊一聊,而不是去教育孩子,因为他这时候也挺累的,你要去安慰她,去爱她。
这是第一次,估计以后她还会这种方式去试探几次,你一定要坚持下来,否则你就“破功”了。
经过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2020-02-08 13:34:29 -
关于宝宝一不高兴就躺地下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从小养成的,当宝宝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制止他,但现在生活中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宠爱孩子,小孩子一哭,要天上星星爷爷奶奶都想去摘的那种,我家小孩子我是一直自己带的,我家小孩子从来不敢这,记得女儿3岁那时,我们和一帮朋友上街她看见麦当劳就要吃,她刚好感冒未完全好,我说不准吃,好了再买,她就躺在麦当劳门口哭,朋友想买给她吃,我不准,我叫朋友一起走,让她在哪哭,然后我们躲起来,她哭一下就停了,然后我们再回去带她回家,到她感冒好了,我买给她吃时再把这事提出来跟她讲理由。
2020-02-07 16:44:50 -
试试下面这3个方法,要治愈爱“地上躺”的宝宝是非常有效的:
1、冷处理
这一招运用得越早效果越好,尤其是在宝宝头几次“地上躺”的时候。这一招的具体操作是:当宝宝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躺在地上的时候,不要训斥他,也不要打他,更不要去抱他或者满足妥协他,而是让他一个人在那躺着,家庭中其他成员该干嘛干嘛,完全“忽视”他。
相信我,绝大部分孩子当发现自己的这个方法在大人那里得不到任何回应的时候,就会自己爬起来的。
当然,如果孩子是在外面用“地上躺”的方法想达到目的,家长往往出于面子或者不想打扰到其他人的考虑,更容易向孩子妥协。这时候切不可把孩子一个人留在那里,而是应该在看到孩子躺下后,不要多废话,直接拎走离开那里,等回家或者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再教育他。
2、适度满足,但让孩子知道你的底线
有时候,孩子只要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地上躺”的现象,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这有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比如说,妈妈非要让孩子多穿一件衣服,但其实孩子并不冷,因此他不想穿,但妈妈一直逼着他穿,这时候孩子很可能就会躺在地上发脾气。其实,对于孩子的这种要求,妈妈是可以适度满足他的。
与此同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是合理的要求,他不需要躺在地上家长就会答应他,但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大概有哪些),即使躺在地上也没有用,让孩子知道你的底线。
3、让孩子看到他自己的行为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尊心和羞耻心,因此,家长可以利用它们来解决孩子“地上躺”的行为。这个方法就是:
在孩子躺在地上耍赖的时候,用手机将他的行为录下来,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后,让他看看自己当时的行为,这种时候,孩子自己往往会感觉到不好意思,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想往地上躺时,家长再次提醒他,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好看”和“很可笑”的,孩子也就会有意识地改掉这种行为了。
其实,我知道,很多时候父母教育孩子,不是没有方法,而是因为家里有老人宠爱孩子,往往父母的教育方法会被阻止,很难落实。建议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坐下来好好地和老人进行一次有深度的谈话,让老人理解教育孩子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埋怨老人(指责和埋怨往往达不到效果,还会将关系弄僵),相信大部分老人还是能听得进去道理的。
2020-02-07 14:07:04 -
我家有个同款宝宝,每次就是不理他,现在5岁,已经不躺地了[捂脸]
2020-02-08 00:52:22 -
2020-02-07 14:07:25
-
如果宝宝因为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而没有得到满足而躺在地上,那么作为家长,就装作没看见,不予理睬,任凭ta躺着,你该干啥干啥。估计过不了多大一会,ta自然就会自己起来。不信,你试试[呲牙]
2020-02-16 10:33:18 -
宝宝不高兴躺在床上,我们要去给他开导,去呵护他,去给他讲道理。
2020-02-07 22:17:30 -
如果在公共场合,不要对他言语刺激,把他带回家给他单独放到房间,妈妈也在房间陪着他,但是不要理他,让他自己不哭闹了在进行语言沟通
2020-02-08 11:42:25 -
宝宝一不高兴就躺在地上哭闹脾气,不是一会就形成的是宝宝小的时候就形成层了,所以父母看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的阻止不能依着宝宝的性子来,有的宝宝很聪明假如父母不及时的阻止他就会觉得这招很管用,无论到哪里宝宝就会不高兴了就躺在地上或他想要的东西父母不满足就躺在地上哭闹,所以父母要学会在宝宝小的时候说不
2020-02-07 22:53:08 -
2020-02-07 21:36:04
-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用脚踹。
2020-02-07 23:35:13 -
一不高兴就躺地上,那就让他躺会,不用理会他(注意安全就可以)。直到他自己觉得没意思了他就会起来的。
2020-02-07 14:21:15 -
再躺地下,就别去管他,也别给吃的,虽然是小孩,但也不傻,两次就好了
2020-02-07 20:52:24 -
宝宝一不高兴就躺地上,和一不高兴就哭闹,是对不高兴的情绪的表达,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躺地上这个表达方式是不好,需要让宝宝换个表达方式。怎么让宝宝环表达方式呢?
1. 宝宝不高兴的时候,要对宝宝不高兴的情绪表示理解,宝宝如果躺在地上,不能不管他,家长可以跟宝宝沟通,比如这样对宝宝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心里很难过,来妈妈抱抱你。如果宝宝过来和你抱抱,第一步的目的就达成了。如果宝宝不来抱抱,还在地上哭,那宝宝是在等你关注他向他妥协,这个时候,家长要耐心,在宝宝附近,可以忙点别的事,宝宝在地上闹一会,没有人搭理他,他会自然停止胡闹。这个时候,再抱抱宝宝,等宝宝平静了,再开始解决宝宝的不高兴。这个方法要多试几次,宝宝会慢慢习惯这样的处理方式。
2. 情绪发泄了,那就是要解决问题了,这是就是要知道宝宝为什么不高兴。有些问题是很明显的(想看电视被家长关了等),对于那些不明显的问题,要用启发式的提问问宝宝为什么不高兴,这样找到问题,再来想解决的办法。
3. 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宝宝主动思考怎么解决。当宝宝情绪平静的时候,在知道宝宝为什么不高兴,就可以和宝宝讨论不高兴了要怎么做。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宝宝才能听得进去建议。比如不高兴了,可以哭一会,或者来找妈妈抱抱,或者听一首喜欢的歌,或者去玩一下玩具等等。家长和宝宝定好规则,那就要去执行,执行一段时间,这样可以逐渐减少宝宝遇到不高兴事情的频次,以及情绪起伏过大的次数。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好习惯就会慢慢的养成。
总之,要宝宝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宝宝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改变宝宝的表达习惯,减少宝宝不高兴的频次,从而达到杜绝宝宝一不高兴就躺地上的行为。
2020-02-08 12:14:57 -
此刻很多孩子在我们家玩,有两个孩子五岁左右,他们两个也是一步高兴就喜欢躺在地上,我通过启发式问题询问他们,他们两个给我的答案都是想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
2020-02-08 19:17:48 -
孩子躺地上是因为这一招有用,要是没有,他肯定不愿意再躺了。出力不讨好嘛!
2020-02-07 19: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