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帮扶小学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你认为,帮扶小学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
感谢老师的提问,我认为帮扶小学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分清孩子成为后进生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对症下药,家校携手帮助孩子改掉这些不良的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其能够驶入正常学习轨道上来,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首先要看这个孩子的智力如何?如果是先天性智障,就不要再去要求这个孩子的作业和学习成绩了,只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就可以了。
第二、如果孩子的智力正常,那就有可能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所造成的。老师和家长必须携起手来,通过观察分析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的各种行为表现,通过给孩子耐心地说明情况,怎样做是错误的,不利于学习和成长,怎样做会进步会很大,才能 成人成才得道理,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委婉的纠正,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更有甚者大打出手的手段。我想这种做法会很有效的。
第三、如果孩子的各种行为和学习习惯没问题,那就要从孩子的学习方法找一找原因。看看是听课,训练,作业,笔记,还是记忆方法上,哪里出现了问题,帮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岂不是更好吗?
以上三点,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敬请老师们赐教!祝愿所有后进生尽快赶上来吆!
2020-02-27 12:17:11 -
取得信任,让学生体会知识的重要性。
2020-02-27 20:33:25 -
更正学习习惯,培养学习爱好
2020-02-29 14:56:23 -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常言道,“一个木桶的存水量,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同样的道理,一个班级的综合实力如何,取决于那些后进生的后进了多少。在一个所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品德高尚、学习氛围良好的班级里,无论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科任老师,每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管理班级中的后进生,如何去帮助那些后进生呢?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班规,用良好的班风、合理的班规激发后进生的进取心。
后进生能否“后进”,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方式和一个班级的班风“纯净度”。在一个班风良好、班规合理的班级中,后进生进步的速度可谓神速。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班规一定要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
制定班规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不能“一手遮天”,而要把班规的制定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自己及身边同学的不足制定相应的班规。比如喜欢吃零食的学生如何惩戒,拾金不昧的表现如何奖励等等,这些“跑偏撞边”的行为亟需通过班规来约束,让学生出谋划策如何惩戒或者如何奖励,学生对班规的认可度更高一些。
②班规的奖惩规定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
一些学生在提出班规建议的时候,部分惩戒方式要进行“校准”。比如在针对杜绝零食这个“节骨眼上”,一些同学建议:吃零食的让班主任老师打几巴掌,这明显是不符合教育系统相关规定的,需要师生共同再进行一番“校准”,修改到符合法律法规的底线才能“一锤定音”。
③班规的执行要与相匹配的评价机制“绑定”在一起。
对于好人好事,如何采用相应的评价机制奖励?对于犯错的同学,如何用相匹配的评价机制约束?有的班级用“争星”的方式,而我的班级则用“综合实力量化分”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一言一行。如何采用这种方式评价学生,净化班风和学风,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一一提到。
(二)关心后进生的学习与生活,关注后进生的点滴进步。
⑴管理后进生的方式不可简单粗暴。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千万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后进生,比如用体罚的方式。虽然体罚对后进生能够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但体罚的“副作用”非常大,这在我以前写过的文章中都提到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
⑵关心、尊重并感化后进生,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关心和尊重是转化后进生的“秘钥”,只有关心并尊重后进生,才能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让后进生在被转化的过程中更信任老师,转化后进生的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⑶肯定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让其找到学习上的自信心。
一些后进生之所以“破罐子破摔”,最大的原因是在学习上缺乏信心。但是,只要智商正常的后进生都会“后进”。那么,班主任老师在后进生“后进”的过程中最好时常为其鼓劲加油,后进生有点滴的进步就给予鼓励或者表扬,那么后进生对老师就更为亲近,对自己更有信心。
(三)用不同的方式帮扶后进生。
⒈在心理健康方面帮扶后进生。
常与后进生谈心,了解后进生的心理动态。后进生在转化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可能转变为让老师和家长相当头疼的问题学生。所以在心里健康方面,班主任老师要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帮扶。
⒉让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帮扶后进生。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让学习态度比较好一些的后进生成为品学兼优学生“一对一”的帮扶对象,可以让后进生在学习上进步的速度更快一些。
⒊“授之以渔”,激发后进生的后进的“内生动力”。
后进生之所以在学习上存在问题,最大的原因是他们缺少鼓励,缺少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后进生在学习方法上“授之以渔”,后进生得以后进的“内生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
总而言之,想要管理并帮到班级中的后进生,班主任须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毅力,用真心、诚心和爱心去帮到后进生,让后进生在学习方法的浸润下,在优良学风和班风的倒逼下砥砺前行。
2020-02-27 09:34:15 -
后进生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在后进生转化过程
中,教师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有意识地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育。
一、“表扬法”
实验证明,一部分后进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学
习习惯造成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必须从帮助
其形成理想的学习习惯的观点出发,有计划、
有步骤地转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良习
惯,要采取减法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老师
要明确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并在家长
的配合下,师生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转变计划。通过将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不良习惯逐一列举,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帮助下,教育后进生每天克服一点坏毛病。在监督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经常鼓励学生,适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改掉不良习惯的自信。同时在此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要让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迁就学生,可以采取奖励与惩罚并用的原则来教育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如果学生的某一毛病已经改掉,就从计划表中删除,如此长时间坚持,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用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后进生
(1)认真、科学地备课。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教育对象不能分得太细,至少要考虑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好,反应快的学生;中等水平的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将其学习目标定在"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备课,上课时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2)教学内容难易得当。教学的内容安排要求难易恰当,既能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又能顾及成绩差的学生。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先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后进生补充或者回答,两者都给予鼓励。对于相对简单的练习,例如认识生字,进行组词等,可以让后进生多回答,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形式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情景教学,经常变化教学形式,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时时刻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激发后进生的参与兴趣。只有这样,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思维敏捷,发言积极。
2020-02-27 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