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在母权家庭和父权家庭长大的孩子,在行为和气质上有什么区别?
分别在母权家庭和父权家庭长大的孩子,在行为和气质上有什么区别?
-
谢邀了!首先,你要明了男性与女性在心理,情理,事理等方面认知态度。世界之大,人口众多,肤色各异,就上苍造人,其科学,艺术,神奇,人类无能预判。细细言,人就一种,男女互补就是了。你明白两性构造,思维不同,自然就明白,男权,女权主导家庭的孩子,其成长,成人,处事的大概了,生活,盐多,要咸,无盐,有淡,合适,方有味。其中之理还要说吗!谢了,欢迎批评哟。
2018-03-30 10:42:33 -
谢谢邀请。
人类在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之后,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两系共同发展的局面,可以说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之体现。如今社会的两系家庭,与古时母系、父系有大不同,古时是指只知其父或者只知其母的一种氏族社会形态,但是现在社会之中的“父系”与“母系”,则是相对于家庭来说的,是家庭事务决定权掌的特征来加以区别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权或者母权由于家庭事务的支配和决定,影响了整个家庭的“性格”。一个人能够影响一个家庭,整个家庭也会显示出男性特色或者是女性特色。父亲那种慷慨大方、不拘小节的性格、母亲那种精打细算,事必躬亲的特点,在家庭的内政外交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儿女也容易受其影响,延续此类特色,在个人发展过程之中不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权家庭成长的孩子:
1、父权家长制家庭是介于母权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单偶家庭之间的一种家庭形态,持续时间达几千年之久。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存在,这种家庭对人们的心态、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保存这种家庭时间最久的国家之一,因而这种影响在我国国民心理上地积淀也十分浓重和根深蒂固。我们在分析和评价自己民族性格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对它产生、存在的基础作追根溯源地思考,自然要想到其基础的重要的构成部分——父权家长制家庭。
父权家长制家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第一,家长已经有了对家庭财产和家庭成员占有的权力;第2、父权已经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并产生了维护父权的意识形态——孝;第三,妻子和子女的身份地位偏弱,妻子、子女无能违忤父亲的意志。
在现代社会里,纯粹的父权家庭不复存在,但是父权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很多保守家庭。 父亲可以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谈谈自己的工作,以及在外的生活内容,让孩子了解作为一个男人在外打拼是多么伟大和不易。当然,孩子也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父亲那种阳刚之气的影响。但并不是男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好的。尤其是父亲有相当的社会及其经济地位,这种家庭之中母亲及其子女,相对会受到不可忽视的父权强势的影响。在2014年去世的邵逸夫家庭,其子嗣与这位百岁家长大多不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邵逸夫的成就以及绝对权威,对这个家庭成员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母权家庭成长的孩子:
在母权家庭中,母亲对整个家庭的管理占绝大多数,母亲这种事必躬亲的女性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给子女造成了深刻印象。父亲在外工作在某种角度上又造成了时间上的让渡,这样子女的性格向女性化方向倾斜。母权家庭中父亲的功能表现得过于弱化,会让孩子的性格缺少硬朗的一面,有很多孩子表现得比较软弱,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当下社会很多男生表现出女性特征,与这个不能脱离关系。
不管是女性化的男生,还是男性化的女生,不能说是种病态,但至少不是正常化的成长表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父系或母系家庭的一种后遗症。
国家心理咨询师钟琴表示,由于父亲在外工作而形成的“母权家庭”日益增多,正确的教育导向,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偏差,是此类家庭教育的重点。他们只是在父爱相对缺失的生活中寻找安全感和平衡性。一些男孩子往往潜意识里扮演起家中男子汉的角色,来保护妈妈和其他家人。
“母权家庭”一定要注意,男孩子到一定年龄,母亲应该与他保持距离,同时应该注意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样,对女生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关怀,培养女生应有的品格和气质。
母权家庭的另外一个衍生,有时候特指单亲家庭,或者说是由母亲主导的单亲家庭,指由一位妇女成为家庭的核心和最主要成员,常发生在男性由于战争、外出、离婚、非婚生育等时候,但不在家的丈夫、前夫、同居男友依然行使相当的权利,或者依然对家庭成员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母主家庭或由母亲主导的单亲家庭在社会构成之中所占的比率有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在这个家庭氛围下成长的人,在个人成长过程之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模式。
现代社会出现了朝平权家庭发展的趋势,即丈夫和妻子在权利和特权上基本平等 。家庭重要的决策,往往根据夫妻实际优势来做出决定。平权家庭之中的成长的孩子,相对获得较多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性、责任感比较强,且能适应社会激烈地竞争,人的思维比较活跃,富于创造性,成年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人,融入感会比较强。
不管怎样,作为群居与结伴活动的人类来说,父系与母系家庭之出现,总是遵循我们社会发展规律的,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学家之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性化家庭也越来越多,相信这些不仅仅是对父系家庭和母系家庭模式的超越,更是人类基层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的新发展。
好啦!我是【生活热线】,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分享生活故事,看诗歌美文。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与回答无关。
2018-03-30 18:33:21 -
母权家庭下的孩子,对男人会有歧视的观点,爱指挥男人干这干那,家庭中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男人在干,而且享受的心安理得。
父权家庭下的孩子,对男人权威进行崇拜,交往朋友会以此为榜样寻找,对女子相夫教子行为认同,认为找个好老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2018-03-29 06:28:36 -
你好,一个家庭本应是阴阳互补,中国传统观念,父亲为阳,应该是刚强的角色,母亲为阴,应是温婉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需要一个起主导地位的,那一般应该是父亲。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就是一言堂,而是商量之后拍板的应该是父亲。
父权家庭(非一言堂)的孩子,男孩会沿袭父亲的刚强,女孩沿袭母亲的温婉,如果父母关系和谐,男孩女孩都会刚柔并济。
母权家庭的话,似乎家里会有些阴阳失衡。这种家庭一般阴盛阳衰,如果母亲是个暴躁的人,男孩一般会沿袭父亲,可能会唯唯诺诺。而女孩也会沿袭母亲,强势。之后的家庭一般也会延续原生家庭的这种状态。
一个家庭必然需要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人,但男女分工不同,即使是女人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最终的决定权,哪怕是象征性的,也应该是男人,这样才可以达到阴阳调和。
个人观点,欢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留言讨论。
2018-03-28 23:23:16 -
谢谢朋友邀请!如果说得好请给个赞,不好也不别喷我哦!小女子很瘦弱的!
母权和父权这两种界定,是近代文明发展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定义这两个词语更多偏重于家庭收入的高低。人们习惯性把收入高的人看待在家里的地位相对较高,收入低的在家里的地位稍微低一些。对比一下你的家庭,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
母权对孩子的影响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女孩,每一种男孩。家庭教育离不开父母的共同合作,因为是爱情的结晶,两个人就有责任共同抚养、教育。
那么家里如果是有女孩的话,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从小教育女孩子自立、自爱,像妈妈一样独立,有思想,有地位,这样长大后的孩子会非常优秀,因为受到母亲熏陶,会更加有个性。
那么家里如果是男孩的话,主要教育男孩能够有责任意识,一个家庭要有母亲的付出,也要有父亲的地位。在孩子面前要给男人足够的面子,即使很多事男人处理不了的事,也要征求男人的意见,要让孩子知道,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心里清楚自己是个男人。
父权对孩子的影响大概是大同小异的,因为在中国的家庭更多都是妈妈带孩子,一个好的妻子知道如何分别对待男孩和女孩得教育;而父亲只管挣钱养家,带他们出去见世面,给孩子更好和更全面的教育就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如果是女孩,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会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男人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而此时爸爸就是给女儿一个描摹;如果是男孩子,要告诉孩子更多的责任,鞭策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更加卓越,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所以在我看来,男人教育也好,女人教育也罢,都应该夫妻两个人相亲相爱,营造一个和谐家庭环境,让孩子茁壮成长最为重要。
2018-03-29 15:09:02 -
母权中长大的孩子更敏感,像母亲,但也不绝对。父权中长大会自负。
孩子就是夫妻的投射,父母有什么样的习惯和行为,孩子都会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样的行为气质。按照常理说,女属阴,宜柔主内,男属阳,宜刚主外,这样子阴阳调和才会和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才会为人平和稳重,大气。
而家庭如果不是平衡的话,无论是男强势还是女强势,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会在性格上自卑,偏激,自以为是,缺少爱而封闭自己,会导致抑郁冷漠,总之在人格上都有缺失。
2018-03-31 17:32:59 -
母权家庭的孩子:
女孩子:我觉得我就是母权家庭的孩子,从小我的妈妈就很强势,家里面大事、小事都得听她的,天大的事就是父母一起商量,当然这也是说明我妈比较能干,别人家都是爸爸出去打工挣钱养家,而我们家是我妈出去打工赚钱养家, 所以一路走来就觉得我妈比较辛苦,然后从小心里就告诉自己,以后不要找一个我爸那样的人,这里也不是觉得我爸不好,而是我妈太强势,相对而言我爸就比较弱一些,因为觉得找一个这样的,那我就像我妈一样,那样辛苦劳累。所以我的恋爱观一直都是想找一个年纪大的,总觉得年纪大的会比较疼人,也因为我妈太强势,又是女人,比较感性,有时候不理智,有些事有些情绪化的处理,所以导致我和家里面的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好虽然是亲人,但是有些事心里还是会有隔阂。
男孩子:个人认为会出现妈宝男的情况,有些会觉得妈妈说的是对的,做的是对的,因为妈妈强势,导致孩子没有主见,在孩子遇到无法决策的事情的时候会询问妈妈,如果妈妈的决策带来了负面影响,男孩子一方面比较惧怕妈妈的权威,一方面又责怪妈妈的决策。这样搞得家庭不和谐。
父劝家庭:
父亲相对来说会比较理性一些,处理问题及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全面,会以父亲为榜样,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一面,比如说父亲心思没有母亲细腻,在孩子情绪或是什么其他事件发生微妙的变化的时候没有及时察觉,及时处理,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我觉得,不管是母亲强势,还是父亲强势,单方面的强势对家庭,孩子及另一半来说都不好,只有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这样的家庭才能长长久久!
2018-03-28 23:24:30 -
母权家庭,自然是以女人为核心的结构化家庭的呈现,如此这般的家庭容易造成儿女绵羊化,女人通常在家中有绝对的话语权,在工作中也相对春风得意马蹄疾。所以,在家中的优越感比较强,对丈夫,对儿女,通常是一言堂,她是家里的女王,大事情、小事情,都得她说了算,稍有反抗或者不顺,暴风雨般的训斥和争吵就展开了,造成其儿女也会对其父亲生出鄙视,不恭敬的行为。
父权家庭的男性是家庭的中心,他最具备话语权,能够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容易对其周围的亲人有距离,权威性的产生,让所有人围绕他转,对于孩子从小就缺少了平等的家庭氛围,容易感受到压力和压抑,一到有机会爆发,便一发不可收,因为内心挤压的能量太多了。
2018-03-28 23:36:03 -
谢谢邀请!我不是在女权或是父权的家庭长大的,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父母们大事小事商量的一起,所以不懂那些孩子的感想!
但是同学们也有这样的,女权长大的可能都比较强势吧,而父权的却是比较大气,可能会对老婆很好!不知道是不是我这样的!
2018-03-29 1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