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孩子睡眠时间去学习真的好吗?
压缩孩子睡眠时间去学习真的好吗?
-
这肯定不好。长期睡眠不足,脑供氧就会缺乏,脑细胞就会损伤,脑功能就会下降,学习成绩自然不会提高。没有充足的睡眠,只能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恶性循环。人的脑细胞是有自我保护特点的,有时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打哈欠,眼皮也耷拉下来了,这就是大脑发出的它已经累了的信号。这时就该让孩子休息了。学习要劳逸结合,不要一味的追求时间上的差距,要提高效率,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8-02-27 16:39:10 -
首先,有个问题没说清楚,他的孩子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如果是初三或高三,或许可以理解。关键时刻,抓紧些,也很正常。不过,必须明白,如果像描述的那样学习,肯定是睡得少,玩得也少,长期这样,肯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样的疲劳学习,看似很勤奋,其实是低效的勤奋,不值得鼓励和称赞。
压缩睡眠式的学校,放眼全国,真的很多很多,特别是初三高三阶段。这样的学校,是否有他们的苦衷?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或许是最大的直接的原因吧。面对这样的学校,家长和学生,没有主动权,只能被动地适应。无奈啊无奈。这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现实,尽管痛苦,尽管反对,也不可能改变,至少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但是,浙江省率先改革,开了个好头,很值得点赞。前几天看新闻,浙江全省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一二年级上课不得早于8点半。据了解,全省范围指导实施推迟上学,在全国尚属首例。《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规定,家校配合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时间。推迟上学,是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重要改革举措。
但愿——更多的省更多的学校,因地制宜,差异实施,更多地着眼课堂效率,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作息习惯,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坚信,有了浙江省的先行先试,不仅的将来,更高效地学习,更快乐地学习,会成为主流学校更自觉的追求。
2018-02-28 1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