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东西吃了会被误认为酒驾呢?

新农商网 全部 1012

有哪些东西吃了会被误认为酒驾呢?

回复

共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农家美食哥
    农家美食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荔枝 刚吃了荔枝最好不好开车 荔枝含有酒精

    2019-06-26 01:42:54 0条评论
  • 海蓝之心1
    海蓝之心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说到酒驾就得先知道酒驾的标准是什么,酒后驾车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小于80毫克;如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则被定性为醉酒驾车。

    很多食物都会导致酒驾,比如常见的水果苹果、梨、荔枝如果储存不当,则会产生酒精。还有一些含有食用酒精的零食,还有常见的豆腐乳,做菜时加的料酒都会让测酒驾的机器产生反应。不过这种酒驾漱漱口等几分钟让嘴里的味道消掉,就没事了。真的喝酒是不可能这么段时间消去的。哪怕一时的数据不准确,也可以申请做血液检测。血液测试才是测酒驾最准确的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2017-11-09 15:27:19 0条评论
  • 车云网
    车云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说起酒驾,咱们先说说酒驾的标准。也就是,到底你喝成啥样儿,或者不小心吃成啥样后,就被就加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来自华律网,2018.04.04)

    OK,进入整体。接下来小编要说的这样食物,你绝对意想不到的惊讶。虽然好吃,也很危险。小编在此提醒,吃了就别轻易开了哦。

    1、豆腐乳、醉虾、佛跳墙

    豆腐乳是用黄酒或者高粱酒腌制的、佛跳墙是用黄酒焖煮的,以及正宗的醉虾使用绍兴酒最后进味儿、调料的。其实,不仅这些事物,很多其他的等等用酒加工而成的美食,都有可能让你意外“酒驾”。当然,是吃到一定的量的情况下。

    2、藿香正气水

    其实,藿香正气水的包装上清楚的写了含有乙醇(酒精),不然,也不会那么”给劲儿“对吧。此外呢,部分品牌的口气清新剂、漱口水等口腔保健品,成分里也含有乙醇,也是需要小心的。

    3、提拉米苏

    Come on MAN,是不是有些三观崩塌了,竟然提拉米苏也会?没错,研究显示,两份意大利甜点提拉米苏的酒精含量,相当于至少两汤匙的白兰地。此外,蛋黄派和瑞士卷都含有不低的酒精含量。

    最后再说一下,止咳糖浆据说也有这方面的风险。(这条不负责....)

    小结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适量的饮食一般都不会发生被酒驾的情况。但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一定要铭记于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如果觉得我的回答不错,请关注我哟~

    2018-07-20 15:59:35 0条评论
  • 甘会荣
    甘会荣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榴莲,葡萄,蛋黄派,格瓦斯,桂圆,酱豆腐

    2018-12-05 15:22:12 0条评论
  • 麦可曼
    麦可曼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好。有些食物在刚刚吃下时确实容易被检测出酒驾,但一般食用后休息15~30分钟就无碍了。这些食物(药物)在开车前尽量不要吃:

    1、蛋黄派、提拉米苏蛋糕

    前文中蛋黄派、提拉米苏蛋糕等部分软糕点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用酒精作为加工助剂。

    下图为两款糕点的配料表,里面都含食用酒精。

    根据我国添加剂标准GB2760-2011,食用酒精可以作为加工助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指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也就是说,加工助剂主要是为了方便食品生产加工的。)在各类食品中使用,且残留量不需要做限定。

    2、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荔枝、榴莲、葡萄

    荔枝、葡萄等水果含糖量高,外部有果皮包裹。它们从果树被采摘后,光合作用急剧减小,果实内部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将自身的糖分转化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

    每个人酒精代谢能力不同,有人吃几颗荔枝就会被检测出酒驾,有人吃的多点也没事。越成熟的荔枝,乙醇含量越大。一般来说,只需休息5分钟以上,口腔内的乙醇就会散去,检测结果恢复正常。

    3、豆腐乳

    同理,常见的豆腐乳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加入食用酒精,配方中含红曲色素和乙醇勾兑的成分。

    有实验测试,被试者食用一块豆腐乳,检测出血液酒精含量显示为20mg/100ml,属于“酒驾”;紧接着再吃一块,检测出血液酒精含量显示为80mg/100ml,属于“醉驾”。不过,5分钟后,喝了一杯水再检测,酒精含量恢复正常,为0mg/100ml。

    4、酒心巧克力

    据有关资料表明,当前市售的酒心巧克力,通常含朗姆、白兰地等40度以上的烈酒,每颗含4毫升左右。有测试者在食用2颗酒心巧克力并间隔10分钟后,依然被检测出酒驾。因此,在开车前和开车途中都不要食用。

    5、酒酿圆子、醪糟、醉虾、糟溜鱼片等

    上述菜肴在烹饪过程中都要加入酒精,由于制作配方差异,加入的酒精量也不同。如果食用较多,建议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开车。

    6、藿香正气水

    炎热夏季,有些司机在开车时因炎热头晕,就会喝藿香正气水以防止中暑。其实,藿香正气水中也含乙醇(酒精),会导致酒驾。

    下图为某品牌藿香正气水的成分表:

    一支10ml的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为40%~50%,即4~5ml。产品已标注出:服药后不能驾驶机动车、船,不能从事高空作业、精密仪器等。

    7、漱口水

    也许有人说,吃了上述东西,用漱口水漱漱口就没事了。实际结果刚好相反。

    潍坊交警支队曾对志愿者进行测试,让两名志愿者分别使用20ml漱口水,在漱口后马上检测:志愿者A的被检测出血液酒精含量为999mg/100ml,直接“爆表了”(酒精测试仪只能显示到百位数字)。志愿者B的检测结果为791mg/100ml。二人均远超醉驾标准。

    20分钟后,测试结果为999mg/100ml的志愿者又重新测试了一遍,结果为“18mg/100ml”,已恢复正常。

    2019-11-06 10:33:21 0条评论
  • 张宇博士
    张宇博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发酵的谷类食物会产生少许酒精

    2019-09-21 10:33:4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