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
孩子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
-
计算题出错不是因为粗心,而是不熟练。
我们先分析一下原因:
计算题是要通过观察或听觉、感知、注意、记忆、反馈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才形成,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的通病往往是:
(1)观察比较笼统,把“+”当成“×”,把“—”当成“+”等。
(2)感知事物不精确,把相似的数写成另一个数,如3当8,6写成9,325写成235等。
(3)注意力分散,人在计算,心却玩耍。(4)记忆失败,如进退位加减中忘了进位上的数或退位等现象。
(5)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学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练习要求。
(6)部分学生认为计算不用学也懂,或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了,平时懒练习,嫌麻烦,觉得枯燥无味,没啥意思,平时算错点儿没关系,抱着侥幸心理自己安慰自己只要“我”考试时细心就行了。
(7)学习习惯差,有些学生计算时不加思索,急于抢答,信口乱说,作业分散精神,书写马虎,算后懒得检查验算。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方案:
1.千万不要给孩子找借口,说是粗心,以后他会自我安慰只是粗心而已,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练习,毕竟计算题是比较枯燥的。
建议讲个数学故事给他听——
1967年4月23日,宇航员弗拉米尔·科马洛夫独自驾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任务,胜利返航。但是在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准备打开降落伞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因为飞船在地面检查的时候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导致飞船在进入轨道后出现一系列故障——右侧太阳能电池阵打不开、无线电短波发射器无法使用、无法准确控制飞船姿态,飞船失稳,姿态不稳定、中断飞行后,在第17圈时紧急自动返回失败,只好在第19圈手动强制返回、无法使用升力再入返回,只能用危险的紧急弹道再入返回、返回到7千米高度要开伞时,由于姿态不正,主伞缠绕在一起,备用伞又和主伞缠绕在一起,不能打开。一系列的故障使得飞船以每秒百米的速度坠毁,宇航员被悲剧的摔死。在人生的最后两个小时,他沉痛地对女儿说:‘孩子,请你记住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一个小数点才有了联盟1号这个悲剧。请你转告全国的同学们,以后请认真的学习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他的这番话说完之后飞船就轰隆一声坠毁了……
2.练习练习再练习
多做多练,熟能生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每天坚持练习1页计算题。开始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使学生形成习惯,自觉、自愿的完成。
3.保质、保量的训练。每次练习要记录完成1页所用的时间,做完后马上订正对错并分析错误原因。每做一次训练,都与上一次的速度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家长应当适当地赞扬。对有退步的孩子则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退步的原因,然后再轻轻地摸着他们的头提出在以后计算中应该怎样去做。
4.训练形式多样化。多做多练是前提,但孩子习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喜欢在游戏中学习从中增长知识,如果长期单独某种练习,孩子是容易感到厌倦情绪的。由此,计算练习要活泼、生动、多样化,在练习中可以采用的补充方式有:玩扑克牌(24点),听算,开火车,对口令,夺红旗,送信,找朋友,争擂台大王,定期检测等等。(要注意讲究实效、简便易行)同时让孩子体会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买菜,逛超市)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形成,另外,儿童可塑性很大,家长的示范作用等也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对孩子起潜移默化作用,另外,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计算练习一次不宜过多,不能机械重复,这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2019-08-12 2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