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河道应该如何治理?

spider 全部 1011

你觉得河道应该如何治理?

回复

共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泉信直饮水
    泉信直饮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城市的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外表,河道治理是城市文明和环境美化的重要体现,目前河道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有物化方法、生态湿地修复法、配水、调水方法等等。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河道治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景观河道污染形成的原因

    城市的景观河道治理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治理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二、河道治理水污染的方法

    1.物化方法:

    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河道治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

    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低,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方法很多,如建造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生物滤床、生物激活剂等,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

    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份也多样性,在治理污染水体的技术上采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的水体,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在实践中将物化(人工增氧)和微生物栽培技术相结合,河道治理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2023-05-05 13:51:26 0条评论
  • 景行皓
    景行皓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河道水域通常与大家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补充地下水,调节地表径流,防洪,动植物的栖息,城区休闲,美观扮演者重要重要。尤其是在人口多的城区,它的作用和意义就更大了,通常市区河流一般做成景观休闲带,供市民娱乐游玩。维护好河道的干净整洁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但在人类的活动下,河道水域受到越来越多的环境压力,再加上有些不负责任的单位违法排污,给河道水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所以,整顿河道水域刻不容缓。

    目前主流整治主要是以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河道水质改善、断面水质达标为核心,以控源截污、清淤活水、调水引流、河岸整治和生态修复为主要工程手段,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打造安全、清洁、健康的城市水环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控源截污

    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将河道沿线的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具体内容为新建(更换)排水管道、阳台排水立管等,彻底堵截污水排放管道,包括居民或其它单位生活污水的流入,并结合上游组织街道、城管及社区联合清除乱堆乱放及违章搭建。

    2. 河岸整治

    对未进行加固过的河道段进行驳岸加固和修整,新建栏杆、景观绿化。对有的河岸较为杂乱,乱堆乱放现象较为严重,缺少景观绿化。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并实施地面硬化、景观造绿、围挡修建等。

    3. 清淤疏浚

    有的河道较窄,采用清淤方式,利用水力冲挖淤泥,污泥清出来后外运至专门的废土堆场进行处理。清淤疏浚后有利于河道的水流流动,避免死水的存在,有利于水体的快速自我净化功能。

    4. 调水引流

    如果该河道水体污染比较严重,也可以采用外调干净的河水来稀释该河道污水,是一个比较快速的恢复手段。具体在河口处建造了一座一体式调水泵站,通过泵站调取外河河水进入该河道,促进河道水循环。

    5. 生态修复

    在河床两侧种植了水生植物浮床,并安装曝气增氧设备,也可以计划在后期通过放养底栖生物及鱼类来延长水体生物链,从而逐渐恢复河道自净功能。

    6.预防措施

    为提升和保持河道沿岸环境,对河道附近的排污商户进行前期宣传,修建一条带宣传内容的喷绘围挡,然后街道治水办协调城管、环保、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对该区域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同时在河道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南北方向对河道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带领河道志愿者和青少年学生共同来现场参观河道目前水生态治理的情况,增强了公众河道保护意识。

    2019-06-07 08:56:2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