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到底怎么样?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到底怎么样?
-
他的指挥才能还是有的,这不能否认。关键是他没那么大的权指挥,任何行动计划听命于老蒋,还不一定能指挥得了部下。派系众多,自保为主,再有才能也没用。
2022-12-21 12:42:55 -
挺好的
2022-12-18 21:31:36 -
不要说杜聿明,国民党里面很多将领都具有很高的作战指挥水平,他们在个人的基本军事素养上都是很出色的。
但为什么往往打不了胜仗?这要看他们和谁比,比如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同日寇作战中,有的也是指挥若定,作风彪悍,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杜聿明,廖耀湘,孙立人,薛岳,张灵甫等,都是如此。但是在解放战争中,一旦选择了和解放军对阵,确又不行。当然我们这么说不是说他们就像纸糊的老虎一样,一碰就破,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对手打败他们的。
也有一些在和解放军对阵中不能打的国民党将领,一旦起义或投诚,加入人民军队,却又展现出能打仗的一面。比如说原来国民党的曾泽生将军,董其武将军,特别是董其武将军,在国军里面都不是嫡系,蒋介石认为是不能打仗的,结果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竟然非常能打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战争不是简单的将军之间个人能力的对抗。而是人心对人心的对抗,政治对政治的对抗,战线对战线的对抗,统帅部对统帅部的对抗,军事思想对军事思想的对抗。从根本上说,决定胜负的是人心的向背。具体的则是体现为,将军跟着谁走,站在谁的一边儿。
站在人民一边儿,跟着毛主席走,个人的才能就能得以充分施展,就能打胜仗。站在反对人民的一边,替反动派卖力,总体上就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2023-03-26 06:58:01 -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很出色的,但也有不同的评价。以下是不同来源对杜聿明的指挥能力的评价:
- 在杜聿明的训练下,第五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士兵士气和整体风气也都有很大改变,蒋介石前来观摩的时候对杜聿明称赞有加。这表明在第五军的训练和战斗中,杜聿明的指挥能力得到了认可和赞扬。
- 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杜聿明将这种作战风格贯彻到底。但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被共军俘获,多次打败仗并被俘。粟裕将军指出:“杜聿明只能打胜仗,兵败后他就会自乱阵脚。如果战争开始前军队的装备与实力不如敌方,他的指挥才能就很难发挥。”这表明在不利条件下,杜聿明的指挥能力受到了限制。
- 杜聿明将军军事指挥能力属于一流范围,不能以解放战争来定论。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一位猛将,抗日铁军,抗日悍将,英勇骁战,长胜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他的指挥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综上所述,杜聿明的指挥能力在历史上得到了认可和赞扬,但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在有利条件下,他的指挥能力表现得很出色,但在不利条件下,他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2023-03-06 09:16:39 -
在国民党将领中,大兵团指挥能力属于一流水平。与王耀武,薛岳能力相同。
杜聿明,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陆军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军长,印缅远征军付司令官,国民党第5集团军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东北保安司令,徐州剿总付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东北剿总付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
国民党五大主力中,出于杜聿明系统的有2支,一支是第5军,一支是新6军。新6军核心基干新22师,号称虎头师,是原第5军序列。国民党第一支伞兵部队,也出自第5军。
著名的昆仑关战役,杜聿明任前线指挥官。该战役击毙了日军第5师团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
三大战役中,杜聿明参加了二个。
粟裕在国民党将领中,评价较高者有三人,其中一人为杜聿明。
在淮海战役中的蟠塘作战中,粟裕的想法与杜聿明撞车了。两个人都欲图侧翼迂回至蟠塘。遂爆发了蟠塘之战。
2023-06-14 15:29:48 -
实话实说,,杜聿明在国军中,属于优秀的将领,而且国军中,出类拔萃的将领很多,但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呢?大环境造就人,说白了,国情完蛋了,从上到下腐败透顶,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地方势力错综复杂,民生凋敝,失去了民心,焉有不败之理!所以,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强大的风清气正的国家做后盾,终究导致个人失败的命运!
2023-03-14 12:30:21 -
《特赦1959》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国民党整编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责怪蔡守元见死不救,导致他战败被俘,蔡守元不服,说奉了上级命令撤退的,两人唇枪舌剑,矛盾激化了。
蔡守元指责马励武被围是他主子陈诚的责任,马励武骂蔡守元的主子是何应钦,讥笑蔡守元是有名的长腿将军,抗战时日军机械化部队都追不上蔡守元的部队,蔡守元回敬说,马励武在战役关键时刻,居然离开部队,和一个戏子去了枣庄。
旁听的杜聿明到这时完全明白了,以前杜聿明总认为,战役失败关键是指挥上出了问题,所以从战役指挥失误找原因,听了马励武和蔡守元的争论,他明白国军败在了腐败上,国军中派系林立,互相不服从指挥,胜则争功,败了互相不会救援,在加上国军将领腐败透顶,马励武关键时刻去找戏子,在国军中不是个例,国军败在政治上,换谁指挥国军最终也会失败,这说明杜聿明虽然战败,但他的指挥水平和我军的高级将领是有一拼的。
抗战时期,杜聿明指挥了著名的昆仑关战役,击毙了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取得了昆仑关大捷,远征军出国作战,杜聿明也是远征军军高级指挥官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成了国军的救火队长,哪里战事不利,蒋介石就把杜聿明派到哪里,因为蒋军里,杜聿明是最会打仗的,不过蒋介石习惯越级指挥,杜聿明也难以发挥他的才干,再加上蒋军将领腐败堕落,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地步。
杜聿明的指挥水平并不差,只是错误的加入了蒋介石的阵营,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2023-03-03 20:07:51 -
最能打的人,是胡涟!
2023-03-02 15:01:01 -
杜聿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都表现出了优秀的指挥才能。
在抗日战争中,杜聿明担任了军队的高级将领,他指挥了多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斗。其中,他指挥了有名的枣宜战役和徐州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鼓舞了人民解放军士气。在解放战争中,他还指挥了平津战役,使得中共军队顺利地占领了天津、北京等城市,为全国解放打下了基础。
在朝鲜战争中,杜聿明担任了中国志愿军司令员,指挥了许多战斗。他的指挥才能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使得中国志愿军能够成功地对抗美军,保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总的来说,杜聿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作战指挥水平非常高超,取得了多次重大胜利。他为中国的军事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23-03-02 14:14:40 -
有一定的水平,属于偏上!
2023-02-27 04:00:01 -
杜聿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初期的一位杰出将领,曾参加过多次战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战功,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分析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 战术技能方面:杜聿明在战术技能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灵活运用兵力、武器和地形等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并在实战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指挥的第十三兵团曾在鸭绿江以北的战斗中,用有限的兵力和武器,成功地阻止了美军的进攻,保卫了祖国的领土。
2. 战略眼光方面:杜聿明在战略眼光方面也表现出色,能够把握战争的全局,制定出符合战略需要的作战计划,并能够在战斗中灵活调整。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的第十八集团军曾在淞沪会战中,根据战局变化,灵活调整部署,最终成功地消灭了日军的进攻。
3. 指挥风格方面:杜聿明的指挥风格比较严格,要求部下服从命令,执行决策,但同时也注重部下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他在指挥部队时,注重协调和配合,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兵种和兵种之间的协作,提高战斗效果。
综上所述,杜聿明是一位具有较高作战指挥水平的将领,他的战术技能、战略眼光和指挥风格都表现出色,能够在实战中有效地指挥部队,取得优异的战斗成绩。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斗经验,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03-25 09:38:01 -
看(解放),(大决战)杜战役战术相高,资格低点,加上老蒋瞎指挥战时不放权,
2023-03-11 11:16:33 -
杜将军指挥水平不错,只是跟错了领导。
2023-03-14 11:45:30 -
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莆的“中心开花”战略,不仅能将解放军的包围圈攻破,还能将华东野战军打得七零八落。但是,离七十四师只有几十公里的国军,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就是不花大力气进攻。由此可知,国民党的军队,派系林立,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一盘散沙。环境造就人类。因而,即使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很高超,令行不执行,都是枉然的,都是无用功。[呲牙][泪奔][笑哭][捂脸][我想静静][大笑]
2023-03-05 13:30:37 -
中国近代的杜聿明是一位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他的作战指挥水平在当时是非常出色的。
在晚清末年,杜聿明在西北地区镇压了数次回族起义,表现出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水平。他参加了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担任了重要的指挥职务,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在辛亥革命期间,他组织了一支精锐的部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事指挥方面,杜聿明有着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他注重对敌情的分析和研究,善于制定灵活的战略和战术,对部队的训练和组织也非常注重。在战场上,他善于把握机会,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指挥部队进行有力的进攻和反击。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的杜聿明在军事指挥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他的战绩和军事思想对中国军事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23-02-28 13:06:24 -
国军二流水平
在白崇禧,薛岳之下
2023-03-13 08:50:02 -
杜聿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著名将领,曾参与多次战役和战争。他在朝鲜战争中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军司令员,指挥过许多重要的战役,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平壤保卫战中的胜利。
从历史上的记录来看,杜聿明具有出色的作战指挥水平,他是一位深谋远虑、果断坚决的指挥官,有着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深受士兵的爱戴和尊重。
杜聿明在指挥战斗时,注重协调各部队之间的合作,有效地利用了各种武器和战术手段,取得了多次重大胜利。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士兵的生命安全和伤病治疗,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的来说,杜聿明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他的作战指挥水平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2023-03-12 10:53:21 -
平心而论,杜聿明的指挥水平在当时国内属于顶尖水平,奈何在蒋介石这个又破又漏的贼船上。其次是他的对手确实是战神。
作为国民党方面有名的将领,杜聿明是黄埔一期出身,大大小小的战役打过无数次,战斗经验十分丰富。
可是在解放战争中,杜聿明被我军数次击败,最终突围失败被俘,进去功德林。
军人还是要凭军功说话,杜聿明会做人,深得领导信赖,可是如果手底下没有真功夫的话,也不会有人服他,杜聿明在这方面干的十分不错。
从古北口战役打响后,杜聿明就开始和日军打交道。
虽然这场仗打得并不漂亮,但是他指挥的部队和其他人比起来还是不错的,唯独缺少一些战场嗅觉。
回来后,杜聿明因为返回军校进修,战术思维开始变得开阔起来。
在杜聿明的训练下,第五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士兵士气和整体风气也都有很大改变,蒋介石前来观摩的时候对杜聿明称赞有加。
1938年,杜聿明的部队撤退到湘潭整编。
当时日军兵锋已经快触及到长沙,整个湖南人心惶惶,国民党政府官员开始在湘潭城中放火,以此阻扰日军前进的步伐。
杜聿明得到消息后,带兵制止了这种制造混乱的行为,在城内张贴告示,保住了全城百姓的生命。
战争阶段的闪光点
而很快杜聿明抗战阶段的闪光点也很快来到——昆仑关战役。
1939年日军为了开辟局部战场,从南方登陆,向广西南宁方向挺进,意图威胁国军的后方,减缓正面战场的压力。
由于日军太过猖狂,前锋一路狂奔,已经深入中国腹地,周边没有能够支援他的友军。
所以杜聿明建议集结优势兵力,先一步占领昆仑关,然后合围这股日军。
战役打响后,国军将士迅速占领了昆仑关,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利用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性包围日军,摧毁了敌军指挥系统,给予日军重大打击。
1941年,日军再一次开辟东南亚战场。
杜聿明以中国战区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去缅甸等地考察,多次预判日军的下一步动向,驻扎当地的英国军官对他的评价极高。
1942年,日军进攻滇缅公路,中国派出远征军入缅,杜聿明是中路总指挥,但是在指挥架构上要尊重英国和美国将领,这为之后远征军的失败埋下伏笔。
入缅之后,远征军打了几次漂亮的守卫战,有力迟缓了日军的进攻,其中同古诸战最为典型,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血性,在抗战历史上都很罕见。
但是英国人打仗根本不出力,一心只想着逃跑,甚至抛弃原本指定的作战计划,直接在战场上脱逃,将远征军的后路卖给了日军,造成极大的防守压力。
所以尽管远征军在前线发挥不错,但后路被切断之后,他们也不得不选择撤退。
由于远征军全部都是精锐,蒋介石要求杜聿明将部队全部撤回国内,不能向印度撤退。
万般无奈下,杜聿明下令全军抛弃重装备,分三路从野人山归国,与恶劣气候作斗争,4万将士最终只有活下来了1万余人。
后来者分析野人山撤退的时候,常常会指责杜聿明指挥不力,没能选择一条更稳妥的撤退道路,但是却忽略了蒋介石的越级指挥。
这在其后杜聿明依然很受重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他回国之后担任昆明防守司令,在蒋介石的暗示下,兵不血刃地解决云南王龙云,圆满完成蒋介石下达的任务。
兵败被俘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杜聿明就被蒋介石派到东北,负责东北地区的防务,在美国军舰的护送下,强行占领了葫芦岛,锦州等地,随后进一步占据了各个城市地区。
重庆谈判破裂,国民党反动派迅速挑起战火,杜聿明野心勃勃地想要全部占领东北,派出手下部队去解放区“挑衅”,却遭受我军的一次次打击。
1947年5月,杜聿明再次主动出击,进攻沈阳附近的解放军,想要缓解四平之围,双方交手十分激烈,后来以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动撤退而告终。
这是杜聿明最后一次大规模调动兵力。
受限于国民党军队在全国各处遭受打击,他手下的机动力量严重不足,只能居于守势,东北的局势天平从此就向解放军倾斜了。
除了对战局的焦虑,杜聿明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之前为了翻越野人山,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他的脊椎,肾脏各处都有问题,几乎无法指挥战斗。
1948年7月,杜聿明积劳成疾,乘坐飞机赶往上海治疗,随后被蒋介石拉到济南增援,辽沈战役爆发后,又被紧急召回,送到沈阳指挥大局。
可是当杜聿明赶到的时候,锦州已经被解放军拿下,关门打狗之势已经形成,杜聿明还无法指挥手下派系繁杂的各路军队,只能一步步迎来毁灭。
蒋介石还不放弃东北战场,亲自去北平督战,要求杜聿明拿出作战计划。
可是败局已定,杜聿明只能劝蒋介石做好撤退工作,尽量保留兵力。
眼见无力回天,蒋介石也只能接受现实,由杜聿明指挥部队撤退
可是还没等他完成撤退工作,解放军的淮海战役发动,杜聿明被火速调往徐州担任副总指挥。
面对解放军的攻势,杜聿明心急如焚,蒋介石临时变卦,更改作战计划。
上司无能,只会瞎指挥;部下内耗严重,经常见死不救,种种不利情况让他无能为力。
黄百韬兵团被围歼后,国民党只有撤退一条路可走,但是撤退路线却不能由杜聿明决定,而需要蒋介石远程遥控,这给杜聿明的内心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果然,杜聿明指挥部队撤退的时候,突然接到蒋介石命令,要求他南下解围,支援黄维兵团。
从战术上来说,这是一个大错误,极有可能会让杜聿明全军覆没。
但是杜聿明没有选择,他将部队再次带回了解放军的包围圈,同时发电报给蒋介石,要求对方调集兵力,和解放军打一次大决战,或者各部队坚守待援,寻求和谈。
这个建议最终还是没有被蒋介石接受。
1949年1月,原本放出和谈风声的蒋介石变卦了,密令杜聿明率部突围,空军会投放粮食弹药,也会掩护支援。
但是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杜聿明再也没有突围的机会了。
1月10日凌晨,杜聿明在单独外逃的时候被我军抓获,想要隐藏身份也被识出,最终被俘。
评价杜聿明
杜聿明为什么在掌握巨大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兵败呢?他的作战指挥能力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这些问题很不好回答,需要从多个角度阐述。
粟裕大将从对手的角度评价了杜聿明,“杜聿明只适合打胜仗,失败之后就会心浮气躁;只能在装备和后勤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打仗,否则就失去了一名指挥官的基本素质。”
这句话十分精辟,概括了杜聿明以及很大一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特质,道出了杜聿明失败的原因,十分中肯,展现出粟裕大将的胸怀和气魄。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细节。
从杜聿明的性格和各个战役发生节点等方面看一下杜聿明的真实水平,品鉴一下这位国军“优秀”将领。
杜聿明1936年晋升少将,1945年晋升中将,和同期毕业的黄埔生相比并不快,甚至还有些偏晚,属于落后其他人一步了,没有到总指挥级别。
可是蒋介石却很喜欢用杜聿明,抗战结束后就把他调到东北,辽沈战役的时候让他救火,淮海战役的时候还是杜聿明的事儿,从这些都可以看到蒋介石对他的偏爱。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杜聿明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从来没有违抗过他的命令。
即便自己的想法和上级指令南辕北辙,他也没有自作主张过。
昆仑山战役的时候,蒋介石要求他以最快速度击败敌人,杜聿明就不顾部队伤亡,一昧猛攻。
野人山撤退时,明明向印度方向走是最安全的,可是蒋介石为了国内抗战需要,让杜聿明将部队带回来。
所以他就走了这条最艰难的道路,损失惨重。
辽沈战役时候,蒋介石临阵换帅,将陈诚派去代替杜聿明,可是被解放军打得满头包。
这个时候又想起来杜聿明了,但是为时已晚,锦州被解放军攻占,东北无力回天。
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制定了决战计划,可是蒋介石又没有听进去,黄维兵团被围后,还是让杜聿明去救人,结果反而把自己赔进去,深陷解放军包围之中。
最后关头,杜聿明还在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先固守待援,然后等到我军的口袋扎得差不多了,又想起来突围,结果当然跑不掉了,最终被俘虏。
这是杜聿明性格上的极大缺陷,他盲从上级,虽然明知道违抗命令会更好,可是还是瞻前顾后。
一旦失败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决策,最终一败再败,进入功德林。
另外,国军依赖后勤和公路,没有补给的话就不会打仗。
而我军是从艰难困苦中打出来的,完全不畏艰难险阻,可以从他们想不到的地方进攻,这也是粟裕大将如此评价的原因。
再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蒋介石等人从未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早已失去人心,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2023-03-28 03:28:46 -
杜聿明带兵指挥作战水平不低!虚衔看似很大,实际没有实权!有想法却很难实施!加上黄埔校长亲力亲为,最后把杜聿明又给送回去了!
2023-03-02 23:16:07 -
远征军指挥很一般。相比孙立人高低立判
2023-03-26 17:32:07 -
杜聿明介绍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将领之一,曾参与过多个战役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个冷知识,他还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岳父。
履历
杜聿明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在日本陆军学校进修。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入学习了日本军事理论和战术,并参加了日俄战争。回国后,他先后在湖南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任教,并在第一次国共内战中担任过蒋介石的高级军事参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第十一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并参与了许多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作战指挥水平
从指定的战略部署计划来看,他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参谋将军。在指挥方面,杜聿明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和果断果敢的指挥而著称。他在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中,指挥第十一战区部队与日军顽强作战,尤其是在黄麻起义时期,他及时采取行动,避免了大量的伤亡。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他领导的部队打得十分勇敢,给日军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在1941年的淞沪会战中,他指挥的部队在防御上表现出色,成功抵挡了日军的攻势。
此外,杜聿明还参与了1944年的昆仑关战役、1945年的横渠镇战役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杜聿明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军事将领,他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为中国的抗日斗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23-03-06 10:44:10 -
杜聿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杰出将领,他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日战争中,杜聿明曾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等职务,他指挥的多次战役都获得了胜利,如苏南七十二烈士纪念战斗、黄桥战斗、巨济战斗等。
在解放战争中,杜聿明曾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司令员,参与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的指挥,为最终取得全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淮海战役是中国军事史上规模最大、胜利最为决定性的一次战役,杜聿明作为主要指挥官之一,在战役的规划、组织和指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杜聿明是一位具有高超战略眼光、战斗指挥水平和组织能力的将领,他在中国的革命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他的作战指挥水平的卓越。
2023-03-06 09:48:44 -
作战指挥水平再高,在毛泽东的军事艺术面前只能是小学生,只有失败的结果。
2023-03-01 06:16:56 -
杜聿明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重要指挥官,他曾经领导过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多个战区的作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他的作战指挥水平可以说是相当高超的。
首先,杜聿明在战争中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他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注重全局,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地形、气候等因素,以及前线部队的物资、弹药等保障问题,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杜聿明在战斗中善于运用兵力,灵活应变,以战斗力强、火力密集的战术手段,击败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在战术层面上,他善于利用地形、消耗敌人的战斗力,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的战斗胜利。
此外,杜聿明在组织指挥方面也非常出色。他注重部队的训练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军事体制和指挥系统,保证了指挥的高效性和战斗的连贯性。
综上所述,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可以说是相当高超的,他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绩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023-03-01 19:41:43 -
杜聿明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师长、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但是他也因为错误的决策,在淮海战役中被称为“救火队长”。
关于他的作战指挥水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有人认为他的指挥水平一般。但是无论如何,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2023-03-28 08:41:22 -
有水平
2023-03-28 07:35:46 -
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中,杜聿明英勇善战。
2023-02-27 07:40:06 -
杜聿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优秀将领和指挥家,他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指挥作战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被誉为“东北野战军四大将之一”。杜聿明在作战指挥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他注重细节,善于分析形势、判断形势,并灵活、果断地指挥部队作战。在解放战争中,他曾指挥东北野战军在长春、沈阳等地进行多次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也曾率领中国志愿军参加了朝鲜战争,并在战争中多次指挥作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杜聿明在作战指挥方面有一定的功绩和贡献,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杰出将领之一。
2023-03-26 01:12:53 -
多读书你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打败了还谈什么指挥水平怎么样呀!
2023-03-15 15:32:11 -
杜聿明的指挥水平很高,但国民党的军队,国民党的官员已腐败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就是将当时两军的指挥员对调,国民党军也干不过我军!后来在朝鲜战场威震敌胆的中国军队中,有当年投诚的国民党军,指挥员也没变,其作战能力却与往日不同,因为他们已是改造过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天下无敌!
2023-03-15 07:42:35 -
杜聿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作战水平非常高。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有卓越的表现,例如在淞沪会战中率领的军队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御战;在宜昌会战中也有出色的军事指挥表现;在彭德怀、习仲勋等人的支持下,他也与朱德一起领导了太原保卫战等战役。在解放战争中,他作为主要领导之一,成功地指挥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战役。综上所述,杜聿明的作战水平是非常高的。
2023-03-28 09:43:08 -
杜聿明是抗日战争中有名的将领,他的作战指挥水平很高,他采取迅速而灵活的作战方式,在单兵作战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平定抗日暴动时更是显示出了超群的执行能力。
2023-03-10 12:57:15 -
杜聿明在黄埔名将中的实力绝对拔尖。不过他也确实是不愿参与国民党内部纷争,也确实是受了国党内部多方势力牵制,特别是老蒋,就因为他拼命的服从老蒋的命令,所以老蒋更是把他当个下人看待,于是老蒋多个错误决定,他又多次无奈服从,导致国军的失败。还有一点,远征军,并不是只有一个将军指挥的,远征军败走野人山,杜有责任,但不是全责,因为有那时有很多元帅指挥,因为杜的背后是蒋在操控,杜的真实能力得不到发挥。杜聿明最大的战绩就是昆仑关,然后就是在东北方面国军败势时成功将残军从虎口下调回,再就是淮海战役负责战地指挥,也是很出色,虽然挽回不了败局。
杜聿明的最高光时刻:既不是“四平街大捷”,也不是昆仑关大捷,而是徐蚌会战前夕,国军最高军事会议期间,杜聿明时常被校长拉进小会议室进行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密谈。密谈之后,校长即出来宣布散会,然后国军就按照杜聿明和校长在密室商定的方案执行。
杜在东北和徐蚌战场来回救火,试图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但无奈坑实在太大,填不了。
国共内战是两种路线,两种主义,两种体系的全面较量,最后的胜利是全方位的胜利,是人心向背、是历史选择。其差异,差距,就决不是某一个将领,凭自己的所谓指挥,所谓决策,所谓军事天分,凭一己之力可以扭转的了。
2023-03-02 14:12:37 -
杜聿明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在许多重要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抗战时期的一位伟大军事家”。
杜聿明指挥战斗的风格以稳重、严密、精准、果敢而闻名,他注重兵力的集中和兵员的精细调度,擅长运用奇兵、迂回、埋伏等战术,攻守兼备,战胜了许多人数远多于自己的敌人。他还注重士兵的思想教育和战斗士气的激发,把政治工作融入到作战中,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具体来说,杜聿明指挥的一些著名战役有:
平型关战役:杜聿明在这场战役中指挥的是中国八路军,他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环境,采用“引蛇出洞”的战术,最终打败了日军。
保卫武汉战役:杜聿明在这场战役中指挥的是中国国民党军,他通过采用分兵抵御、假撤退等战术,成功地防守了武汉,使中原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得以保存。
淮海战役:杜聿明在这场战役中指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他采用了运动战、以少胜多等战术,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军,解放了江苏、安徽和山东等地区。
总的来说,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是非常高的,他在战役中的作战计划和指挥思路都非常精准,他的战术灵活多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战斗策略,最终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
2023-03-13 10:07:14 -
丧师失地,身为俘虏,还谈什么指挥水平。怪蒋介石?自古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连这也不懂,何以为将?
2023-02-27 11:24:07 -
不知道,没跟他战过,不了解,不能瞎说![憨笑]
2023-03-10 08:11:44 -
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非常出色,他曾多次带领军队取得胜利,比如在安抚台湾的战役中,他凭借自己的策略和指挥,成功地控制了台湾的政治局势,使台湾的局势得到稳定。此外,他还在抗日战争中,指挥军队在长征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02-27 15:23:08 -
有这么一句话“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指挥再好也逃脱不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命运,抗战时期流行一句话“人民公敌蒋介石”。
2023-02-27 11:26:17 -
杜聿明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过桂南会战、缅甸战场、山海关战役等多次重要的作战。他的作战指挥水平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位优秀的将领,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失败的将领。
杜聿明的支持者认为他在桂南会战中取得了昆仑关大捷,打败了日军第11军团,是抗日战争中最大的胜利之一。他在缅甸战场上也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水平,率领远征军在同古诸、斯瓦河等地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实现了以少胜多,用最差的装备击溃从头武装到脚的日寇3。他在山海关战役中也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攻占山海关,为解放东北做出了贡献。
杜聿明的反对者认为他在缅甸战场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导致远征军遭到惨重的损失,被迫撤退。他在国共内战中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反而被解放军包围于西安,最后被俘虏。他在指挥作战时过于保守和消极,缺乏进攻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善于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曾与杜聿明交手过多次。他对杜聿明的评价是:“杜聿明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领,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在国共内战中也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不善于与下属沟通和合作,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时候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综上所述,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到底怎么样,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2023-03-25 14:10:47 -
杜聿明是国民党军事将领之一,曾在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作战指挥水平备受争议。虽然他在一些战役中表现出色,但在其他战役中却频频失误,战绩不佳。
杜聿明最为著名的战役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杜聿明指挥部队奋勇抵抗,经过多次激战,最终击退了日军的进攻。这场战役中,杜聿明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战斗勇气,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在其他战役中,杜聿明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昆仑关战役中,杜聿明的作战计划不够周密,导致中国军队惨败,损失惨重。此外,在黄埔军校的训练中,杜聿明也曾因作战计划不周,导致学员伤亡,受到了批评。
总的来说,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在淞沪会战等一些战役中表现出色,但在其他战役中却频繁失误。这也是历史学家对他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
2023-03-13 1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