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气血,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呢?

spider 全部 1038

中医讲气血,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呢?

回复

共1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一服堂中医
    一服堂中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元气是先天之精所化生,发源于肾,借助三焦之道通达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其功能主要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

    营气与卫气皆由水谷之气化生,但营气运行于脉中,内注五脏六腑,外营四肢。

    卫气运行于脉外,其主要功能是保卫体表,抗御外邪入侵。五脏之气,也就是五脏功能的具体体现。


    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气的根本在肾,来源于肺、脾,升发疏泄于肝,帅血贯脉而周行于心。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都要靠气的激发和推动,如气虚则推动作用减弱,生长发育迟缓,脏腑,经脉的功能减退,或者发生血行瘀阻,或发生水液停滞等各种病变。

    人的体温调节依靠气的温煦作用,如气的温煦作用不正常,可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如果气虚则外邪容易侵袭。气的固摄作用,表现在血液、精液、尿液的控制。如气虚而固摄作用减退,可导致出血、遗精、遗尿等。气化作用的意义有二;一是精气之间的相互转化;二是脏腑的某种功能活动,如膀胱的气化功能。

    气的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而气的升降出入,具体体现在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如肺主呼吸,有宣有降,吐故纳新;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升胃降等等。如气的运行阻滞,或运行逆乱,或升降失调,出入不利,便要影响五脏六腑、上下内外的协调统一,而发生种种病变,诸如肝气横逆、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肺失宣降、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等等。

    气的病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虚

    病因:多是由于久病、年老体衰、饮食失调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致。

    表现:患者多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自汗、舌淡、脉虚无力等。

    治法:补气

    处方: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主要功效补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方中以人参为君药,甘温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以白术为臣药,苦温健脾燥湿。佐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茯苓和白术合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有助于运化。最后再以炙甘草甘温调中。全方配合,共凑益气健脾之功。

    该方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运化恢复如常,资生气血,故而为补气的基本方。

    2、气陷

    病因:是气虚病变的一种,主要是因为气虚,导致升举无力所致。

    表现:患者多表现为头昏目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舌苔白舌质淡、脉弱。

    治法:益气升提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发热、自汗出、喜欢喝温水,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舌苔薄白。另外还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以及清阳下陷诸证。

    本方以黄芪益气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药,共收补中益气之功效。配合陈皮理气,当归补血,两者合用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为补气方中的使药。综合全方的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调和,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痊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垂诸证可以自行复位。

    3、气滞

    病因:主要是因为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或者感受外邪等引起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气机阻滞,运行不畅。

    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胁腹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常随精神情绪因素而增减,舌苔薄、脉弦。

    治法:行气

    处方:金铃子散加减:主要以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为主。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泻肝火而为君药。元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两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

    4、气逆

    病因:多是由于气机的升降失常,气上逆不顺。一般多指肺胃之气上逆以及肝升太过所致的气火上逆。

    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肺气上逆所致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可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升发太过,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治法:降气镇逆

    处方:苏子降气汤加减:本方主要以降气平喘、去痰止咳为主。主要用于治疗上实下虚所致的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痛脚软,肢体倦怠;或者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等。

    方中用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药。半夏、厚朴、前胡去痰止咳平喘为臣药。君臣相配,共同治疗上实之有余。肉桂温肾驱寒,纳气平喘;当归既养血补肝,同肉桂以温补下虚,又能治咳逆上气;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上下兼顾而以上为主,使气降痰消而咳喘自平。


    气虚宜补气,气实宜理气、行气、降气,这就是治疗气病的基本原则。

    气虚宜补气,主要是补脾、肺、肾之气。因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肺为脾土之子,脾气不足,最容易导致肺气升降失常。肾为先天之本,贮藏精气,有为气化之司。

    气的实证,由气郁、气滞、气逆所致,与肺胃肝的关系较为密切。分清与脏腑的关系进行治疗,肺气不宣的宜宣肺,胃气上逆的宜降气,肝气郁结的宜疏理。

    2020-08-03 22:52:14 0条评论
  • 悟鸽
    悟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提问者你好,我觉得你已经讲得很好了。你说的“精微之气”,就是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人体的营养物质所产生的功能,产生功能的大小是由基因的能力决定的,注:基因功能就是中医讲的“肾气”,肾气好则身体强壮,肾气不好就气血不畅,代谢不好人就要生病。我赞同提问者的观点,中医药才能算是科学!

    2020-08-05 06:11:38 0条评论
  • 三楞斋
    三楞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医源于道,是一门宇宙生命自然科学。襄括了天地人万物之道。中医中的气,指什么呢,从大的方面来讲,可分体外之大气,体内之血气。本文指的是人体内之气血。所以本文只讲体内之气。

    体内有几种气呢,大致如下六气

    一是息气。此为先天之气。即气从体外口鼻吸入肺泡。与肝血融合而入心室,经心室血泵作用而达周身内外。目前,此气在传统中医治病中几乎被忽略。只有在道家功法中作为吐纳导引术发生作用。

    二是营气与卫气。此气与卫气,为脾胃产生。脾为后天之母。食物水谷入脾后即生此二气。营气与血,荣五脏六腑四肢八胲。卫气入皮,经络而通达全身,以卫外邪侵入。

    三是元气与真气,元气由肾精所生。肾为先天之母。后天中脾克肾,先天中脾生肾。故而肾通营气。营气入脉周流全身而纳于肾,营生精而精生气,精气即元气。元气入经而称真气。

    五是脏气。腑腑之气是各自器官在各宫中运转而成。源于心肾相交之道。犹如太阳月亮之轨。中医之脏器,有阴有阳,有静有动。而阴阳交合动静相冲,气即生焉。此气者,犹如体外者大气。体内称宗气(中气),宇护三焦,五脏六腑。

    内经云,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此气通常以息气(吸入之气)而论。殊不知上之六气实皆为血母。其中经气者,乃为血头,又曰血神。南怀瑾曰血头者此焉!子午流注当令者此焉!若针刺刺中血头者,其命瞬休焉!是故针刺学者,必遵忌时而莫强行,否则悔之晚也!

    血者,阴也,气者,阳也。气血之道者,即阴阳之道焉!内经曰,善阴阳者,长生也。三楞曰,懂气血者,亦长生也。

    何也?五血六气之道焉!

    三楞道人2020.8.5酉

    2020-08-05 17:29:39 0条评论
  • 李爱琴营养师
    李爱琴营养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医是比较深奥和抽象的,简单的来说,我们经常在面临即将生命结束的人时,都会说一句“没气了”,而这个“气”就是最为直接的说法。那也就是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当气的运动停止了,那也就是生命的终止。


    中医认为的气是有形的,就是指人体的先天精气(肾藏的)和后天的精微物质水谷之气(脾藏的)以及自然之清气的总称,所以中医又把气分为了四种,即“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

    元气就是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气,这是人体之根本,是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和活动能力。元气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元气充足,既健康。


    宗气就是指自然之气和人吃了五谷精微所运化产生的精微之气共同的结果。我们说某个人说话声音大,身材魁梧,那就说明宗气足。

    营气和卫气是两个相对应的气,都是来自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只是一个在脉中(血液当中运行,所以为阴气)、一个在脉外(血液外运行,所以为阳气)。

    以上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血中的气。气和血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互相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血是气的载体。所以中医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从宏观来看,中医又把气分为正气和邪气。正气就是以上所说的气的综合体,而邪气就是自然界的一些气候现象,比如“风、寒、暑、湿、燥、火”而当这些现象发生异常时,加之机体正气不足时,就会侵入人体来干扰正常的运行。所以《黄帝内经》中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强壮,气血足,免疫力就强,任何外邪都不可侵入。所以一定要养护好我们的正气,才不至于生病。

    2020-08-31 19:05:07 0条评论
  • WJW12345
    WJW12345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医的气,讲的是太阳,讲的是火,这是根本,也就是先天之气,谓之肾阳。

    中医之气,讲的是热,讲的表,这是辨证,也就是后天之气,谓之六气。

    2020-08-04 05:31:07 0条评论
  • 每日一穴位
    每日一穴位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气,用现在的思维最好理解的就是“势能”。气为血之帅,气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动血走。血在中医里就是“物质”,可以理解为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切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转运到哪里,哪里就“得血而生”,而转运的能量就是气,在表(皮肤)以营卫之气,在里以脏腑之气,在生命活动冠以各种“名”。

    为什么是势能而不是动能?这一点可以从人工心脏置换后人体反应来体现,人体心脏每搏动一次做工大约在1.2-1.5瓦(可以这么理解,心脏跳一次做了1.2-1.5份工),人体可以实现坐立行走,甚至完成百米赛跑,跳高等活动,最主要的是,全身各种都能得到充足的血供,包括皮肤毛发。而人工心脏置换的人,虽然人工心脏每搏动一次大约做工在30-49瓦,还是会出现远肢端的供血不足,手指,脚趾容易冰冷,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就会引起身体强烈不适,呼吸困难。所以,气是一种势能,这种势能与心脏搏动间存在着一种密切联系,《内经》中有一句话“心乃神明之腑”,人体心脏与气的协作,完成了人体血液循环的完整,包括对“微循环”的影响(这一点没有西医基础很难理解其重要性,一个人的微循环好坏决定生命质量,总是各种莫名奇妙找不到原因的疼痛,总是耳鸣等等,都是微循环出了问题)。这一点对生命质量至关重要。所以气,不是动能,而是与心脏搏动有关的一种“势能”。

    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勿喷,只是讲出来和大家分享,提供一个新思路。多多包涵。

    关注我,每天分享健康实用小知识。

    2020-08-18 18:00:07 0条评论
  • 每日一穴位
    每日一穴位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气,用现在的思维最好理解的就是“势能”。气为血之帅,气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动血走。血在中医里就是“物质”,可以理解为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切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转运到哪里,哪里就“得血而生”,而转运的能量就是气,在表(皮肤)以营卫之气,在里以脏腑之气,在生命活动冠以各种“名”。

    为什么是势能而不是动能?这一点可以从人工心脏置换后人体反应来体现,人体心脏每搏动一次做工大约在1.2-1.5瓦(可以这么理解,心脏跳一次做了1.2-1.5份工),人体可以实现坐立行走,甚至完成百米赛跑,跳高等活动,最主要的是,全身各种都能得到充足的血供,包括皮肤毛发。而人工心脏置换的人,虽然人工心脏每搏动一次大约做工在30-49瓦,还是会出现远肢端的供血不足,手指,脚趾容易冰冷,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就会引起身体强烈不适,呼吸困难。所以,气是一种势能,这种势能与心脏搏动间存在着一种密切联系,《内经》中有一句话“心乃神明之腑”,人体心脏与气的协作,完成了人体血液循环的完整,包括对“微循环”的影响(这一点没有西医基础很难理解其重要性,一个人的微循环好坏决定生命质量,总是各种莫名奇妙找不到原因的疼痛,总是耳鸣等等,都是微循环出了问题)。这一点对生命质量至关重要。所以气,不是动能,而是与心脏搏动有关的一种“势能”。

    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勿喷,只是讲出来和大家分享,提供一个新思路。多多包涵。

    关注我,每天分享健康实用小知识。

    2020-08-18 18:00:07 0条评论
  • 优雅鲸鱼qG
    优雅鲸鱼qG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懂中医的绝对权威敢说新冠病毒不会人传人呢?[流泪][流泪][流泪]

    2020-08-04 11:13:21 0条评论
  • 中医文化传承者胡瑛君
    中医文化传承者胡瑛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认为中医所讲的气,就是人体的生物电 ,搞中医的别天天玄之又玄。

    2020-08-06 16:11:36 0条评论
  • 健康常谈
    健康常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论衡》:“天地气合,万物自生。”张载《正蒙·太和篇》:“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分阴阳,提示质与能的统一,以及万物由气所化的原理。

    中医气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这种极精微的物质,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人体之气来源于肾中先天之气和脾胃后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维持着脏腑功能活动。

    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过程。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够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个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温煦和凉润的作用是指体温的恒定。

    脏腑机能的稳定发挥、精血津液的有序输布都是靠气来完成的;气能够防护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同时又能够祛除侵入人体的疾病;气还有固摄作用,主要表现在统摄血液、固摄汗液、固摄精液的作用。

    2020-08-23 15:28:17 0条评论
  • 甲子轮回力上田
    甲子轮回力上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气指的就是呼出的气,还有一种气是瘾藏在体内的气,这种气足时精力充沛,气弱时身体无力,微弱时带不动血的运行,毅生病

    2020-08-04 13:19:13 0条评论
  • 大局观678
    大局观67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心态

    2020-08-24 12:56:04 0条评论
  • 若尘
    若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气是具有很强活力,不断运动,购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022-05-26 17:18:1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