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择校重要吗?为什么?
-
说择校重要不重要,必须要先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择校这一普遍现象?概括为一句话——都是为了孩子有好的学业成绩。细分析起来,无非是择的名气,即大家都认为是好的学校,这属于口碑型的。还有就是好的老师,教出的学生品学兼优。
但是在现实面前,选择公办小学的难度要远远超过民办小学,前者往往划片分区,后者则没有这个限制。那么,上小学一定要择校吗?下面我分析一下。
第一,小学阶段择校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家长知道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可能你会对择校并不那么热衷了。因为懂家庭教育的家长,非常清楚在小学阶段重点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品质,再配合好学校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不管在什么样的小学,都可以达到品学兼优的目标。但是现阶段,绝大多数家长都把目光重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上了,因此,也只好靠择校来安慰自己焦虑的心了。
第二,择校也有讲究,并不是名气好的小学就靠谱。韩老师从事家庭教育多年,从普通小学和有名气的小学来看,教育出问题的小学生几乎差不多,甚至个别有名气的小学反而问题学生更多。原因很简单,越有名气的小学的部分老师越强势,对学生越苛刻,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迅速催毁了部分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导致孩子厌学。而那些普通小学如果老师师德好,能采取关爱与激励式教学,反而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喜欢学习,愿意遵守纪律。
第三,凡是重视家庭教育的小学,教风和学风都不错。请注意,很多有名气的小学往往不重视家庭教育,只会把家长呼来唤去,这对家长来讲特别不利,只要老师不断向家长投诉孩子的某某问题,很容易引发家长的焦虑和不安,不利于孩子在家的好习惯培养。而重视家庭教育的小学,能充分调动家长配合教育的积极性,让家长知道在家里怎样培养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并保护孩子对生活与学业的自尊心,孩子到学校后更容易自尊遵守纪律,专注于学习。
因此,有经验的家长,在择校时重点会考虑选择重视家庭教育的学校,选择重视家庭教育的班主任,这样说对择校的解释可能更趋合理。同时家长还要看到,小学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品质,是为了将来孩子上中学后顺利度过青春期最棘手阶段,避免因为小学阶段过度追求成绩而忽视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培养,导致孩子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2018-06-25 08:20:52 -
孩子能否学业有成,小学最关键。小学打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所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小学,可以让孩子比在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一般的学校获得更好的教育。孩子学习确实和学校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关系。我们有很多清华、北大优秀毕业生并不是当地著名小学毕业的,当地著名小学毕业的,也有很多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学生能否受到良好教育,不在学校名气而在学校教师和校长。现在中小学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差不多,教学好坏关键在教师责任心。一个负责的小学教师在校严格要求学生,可以让孩子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花钱择校,名校教师不负责或厚此薄彼,孩子不一定能获得良好教育。您认为我回答得到有道理,请给我点个赞,欢迎互动评论。我是律师,愿意回答法律及其它社会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2018-05-20 10:55:11 -
过来人的经验,孩子上什么小学,重要。启蒙老师,尤其关键。
学校风格,老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还有同学的学习态度,这些对个人成长都太关键了。
在我们小时候,学校的风格都差不多,但老师的风评,整个小镇家长们都在传说,虽然我认为家长议论老师这有点不好,但现在想来,其实也是一种市场效应。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不上某老师的课,提前搬家到县城去也是有的。当然,更多的是要求学校分班要如何如何……可见自“古”如此,只是小时候,我们没有注意。
等我孩子上小学,老师是什么情况,我们是一无所知的,因为现在都是划片上学,学校的风格,网上能查到1-2,家长能提前准备。但是碰到什么样的老师,全靠运气。我们运气不错,但我觉得这事不能靠运气啊。
所以,今天,家长们都在谈择校,其实我想给出的建议是“择师”,下一年会有哪些老师带这一届学生,您应该仔细去向今天六年级的学生家长请教,问问老师的教学风格,责任心,对孩子的习惯要求等等方面,然后看看是不是和您家孩子匹配。
总之就是,选启蒙老师,家长要走心。走心了,很多办法就出来了。
2019-03-18 17:35:16 -
我感觉很重要。就拿我家为例。大宝那时候身体不好,想就近原则,幼儿园,小学,都不是很好,幼儿园嘛可以忽略不计,小学真的是问题大了,学校不受重视,师资就不是很好。一年级开始,一个刚分配的音乐老师当了班主任,课嘛我感觉没多上,就一个劲的外出开会,学习,出去参加比赛,在班里挑音乐小组,在我看来一件正事没做。后来家长反应,二年级开始换了个班主任,也不是教正课的,不过好在老师比较细心,还算可以,带过了三年级,现在四年级了,一年级那个音乐老师又来当班主任了,我心都凉凉了,想过给她转校了,但是最后这三年了,转校怕她又要重新适应,就算了吧。小宝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比较重视,现在刚上公立幼儿园,小学都在开始为她考虑了,现在为读书都操碎了心。
2018-09-23 10:24:57 -
多谢邀请!如果有机会、有条件的话,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和条件,给孩子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真的很重要!
择校!!!一定要选择合适孩子的,千万不要选择适合父母的!因为去学校的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也是孩子…………名师在名校,适合孩子的“名师”并不一定在名校………
有一亲戚的孩子在普通的公立学校上小学,成绩班上前5名,三年级时家里各方面条件很好了,于是动用了一定的关系与财力把他转学到更好、更有名,在当地堪称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去就读,成绩降到了倒数,而且非常排斥上学,父母悔不当初。
还有一女孩,父母也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她争取到了上,当地最好的学校,可是她却一点都不喜欢,成绩平平还偏后,一样的不想去学校,理由:班上的许多同学样样都会,自己跟不上,怕老师不喜欢自己,也怕被老师骂,班上的同学都会用英语问自己问题,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有些知识老师还没讲,他们就已经会了………………
所以,当你决定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众人口中的好学校时,最好从侧面(高年级)同学与家长处了解下各方面的情况 ,在结合自家孩子的条件作选择。学校重要,遇到适合孩子的好老师更重要。
所谓的好学校,想去上的人太多太多了,为了能上好学校,家长们更是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孩子们可是被全方面培养出来的,若自家孩子没有被“多方位培养过”,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真的很为难,“好学校”最不缺的就是顶级生源,若自家的孩子大众化,无需刻意去选择众人口中的好学校,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很强,没有一个孩子愿当差生。名校的教学与普通学校的教学,肯定会有不同。普通学校的优等生可不是差生,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2018-05-20 21:38:28 -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请教了很多过来人,各有各的建议,建议就近的也不少,把择校跑在路上的时间拿来写作业或者户外运动,小学是基础,关键养成好的习惯,不是送进名校就好了,还有家长的监督很重要,40%是老师,40%是家长,20%是学校。
2022-02-20 09:31:25 -
学校好坏有太多指标了,主要老师怎么样很难考察,尤其是多门课的老师对孩子都很重要,主要还是班主任,三观要正,不带偏见,有职业操守,不带太多个人情绪,但这些条件不好控制,主要还是家庭教育,多关注孩子,学校毕竟是集体,一刀切的集体化管理,不会对每个人都照顾得尽善尽美,还是需要家长对自己孩子多费心。
2018-05-19 01:23:58 -
作为一个曾经在教育队伍里呆过的一员,解答过很多家长对此的疑惑,现在又看到了这个问题,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再次解答的,以下就详细说说,希望大家有耐心看完。
第一、回答问题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成语故事《孟母三迁》,由此可见学校环境肯定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父母择校频繁的原因,也是家长择校的重要原因。
现在很普遍的就是小学学区房大卖,这就看出了学校环境是很重要的,这个笔者也相当赞同!
第二、那是不是择了好校,家长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就万事大吉了?很肯定就是:绝对不是这样就好了。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好学校是好教师好资源等教育教学的综合体。择校重要,择师更重要。这点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为什么重要?很简单:好学校也有差教师;差学校也有好教师。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不必多说了。所以家长要择校更要择师。
第三、盯着学校、盯着教师,但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也要跟上了。这个也是讲究“分当户对”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没有这个“1”,后面再有多少零,最终还是零。这个觉悟,家长真的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
最后,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孩子自学,但必须认清的是人为可控的除社会教育以外的其他教育,相信这么解说,家长们应该更清楚了吧!
2018-06-24 15:24:26 -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热潮。无论何时,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环境、好的成长空间、好的交际伙伴。而这些,对于当下的小学教育来讲,最便捷的实现途径就是择校。
所谓的重点小学,往往是硬件环境比较好、师资力量比较强、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所以除了片区内孩子外,一些有权有钱的家庭都争相把孩子送进去。
非片区孩子进入择校进入重点小学,除了家庭的经济因素外,往往是比较注重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关注度比较高。因为传承了良好的教育传统,聚集了众多的教育资源,所以重点小学容易形成家校合力,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小学家长择校时心理比较矛盾,即希望学校倡导素质教育,孩子能够度过快乐童年;又希望学校教学质量突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带着美好愿望的家长择校后往往伴随着失望,因为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是理想中的样子:在重点学校,也有能力一般的老师;在重点学校,也有品行不端的学生;在重点学校,孩子未必就是优秀学生。所以,家长对孩子择校后的成长要降低希望,不要以为万事大吉,事事完美。无论在什么学校,家庭永远是孩子的力量之源,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自觉承担教育责任,平衡好孩子成长面临的各种问题。
个人认为,具备条件,择校是优选;不能择校,普通学校也有优秀学生。
2018-06-24 13:27:39 -
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着就是个典型的择校案列。小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人品德,以后基本就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就像一棵树,从树苗开始就长歪了,怎么长直?有些所谓小学成绩一般,初高中却突出的,基本都是有着良好的小学基础,只是没有凸显出来。小学就厌学调皮捣蛋成绩非常差的学生以后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2018-05-20 03:07:21 -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请教了很多过来人,各有各的建议,建议就近的也不少,把择校跑在路上的时间拿来写作业或者户外运动,小学是基础,关键养成好的习惯,不是送进名校就好了,还有家长的监督很重要,40%是老师,40%是家长,20%是学校。
2022-02-20 09:31:25 -
重要。学校师资力量,学校校风,学校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校对学生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会影响孩子终生!孩子要在小学待六年啊!有本事,走后门也得找个好班主任,嘿嘿,,因为班主任天天跟孩子打交道!
2018-05-19 19:52:00 -
因为大女儿明年要上小学,关于要不要择校,怎么择校的问题纠结头疼了很久。也咨询了身边的过来的和还没过来的朋友,同事,同学。大家意见不一,各自有各自的理由。
反方声音:不要择校。
以我老公和那些不纠结,心眼儿大,无所谓的爸爸妈妈为代表。
理由1:小学的学习内容没多少难度,主要靠父母辅导和小升初上辅导班提分。在哪儿上都是一样的,只要离家近,接送方便不折腾就是最好的。
理由2:孩子小的时候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就能保持住,不愁考不上好初中。
理由3:身边的同事邻居,孩子在上重点小学的,学习不好的比比皆是。
理由4: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的孩子只要优秀,在哪儿都盖不住。你的孩子要不优秀,你再怎么费心费力放到好学校里都只能垫底。
正方声音:要择校。
以我和我身边无数为了给孩子择校,买学区房,找人托关系,花钱找黄牛,费尽心机,倾其所有想要给孩子一个好起点的爸爸妈妈为代表。虽然我也同意反方的观点。但是他们仍然说服不了我。下面我来一一反驳。
1. 离家近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然非常重要。但是你不能否认重点小学的整体升学率比普通小学的升学率就是高。我们家划片的小学,能考上重点初中的有几个?如果只有三个,几百个孩子,你怎么能保证你的孩子就是那么优秀的三个?
2. 不管你把孩子送到什么学校,都不能保证你的孩子一定能升到重点初中。每个学校里都有顽劣的学生。好学校只是提高孩子升入好学校的几率,而不是给你的孩子80%以上的任何保证。
3. 特别优秀和特别不优秀的孩子都是少数,大部分的还是都是普通孩子。这也是一个社会定律,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既不拔尖也不垫底,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保持中等水平就行。我想我的孩子就属于这个大多数。而这个时候一个学校升学率,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
打个比方。你和你邻居家的小孩同时上同一个学校的一年级,你的孩子学习中等,他的孩子学习中上等,从成绩上来讲,他孩子应该算是比你的孩子优秀的。但是如果把他们两个放到不同的学校呢?
你把孩子送到一个重点小学,他仍是保持中等水平,后来考上了一个中等的初中。他的孩子在普通小学读书,以他中上等的成绩也只能考上一个全市排名中下等的初中。这个才是我说的差别,以及孩子起点的意义。
从内心,我觉得不管什么孩子,大范围来讲,孩子的资质差别都不大。进到不同学校的大部分孩子整体上区别都不大。但是是什么造就了不同学校的不同的升学成绩呢?有的人说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一样,课程安排不一样,教师经验不一样,学校管理不一样。
学校和老师的因素我不知道该能占多少?但是我觉得还有很多很重要的原因。愿意费心费力把孩子往好学校送的家长一般都比较重视教育,家长上心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更高的要求。另外大氛围和大环境,比如到五年级六年级的时候,孩子要上补习班提分,你总得知道哪个补习班才更有效吧?得有一个大方向和大范围,我们才好跟着走。而在我们这个教育资源最匮乏的区,这样的信息我们可能都难得到甚至不准确,或者即使知道,也离好补习班很远。还有平时上的课,你有机会有精力去比较你孩子跟别的孩子是不是在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不同的东西吗?如果你有机会比,你能对学校的大环境做出什么改变吗?
都不能,我们不仅不能改变,甚至连能不能好好的辅导孩子,都不能保证。那么你凭什么觉得你的孩子上什么学校都可以呢?
当然还有一些家长,觉得我把学习成绩当做评判孩子的标准是不对的。我们的国家早就要求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体系还在,如果你不准备给你的孩子从小就上私立学校,然后送他出国接受教育,你能避免面对应试教育吗?
2019-01-21 09:37:52 -
这个问题首先择校这个事情必须是有能力才能办到,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家长们大多愿意选择一所教学质量好离家又近的小学,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上一个好的小学在孩子三岁前就买好学区房。
那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吧?
都说知识改命运,那么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上了985,211这些大学的学生无疑发展得更好。那么我们往回看考上这些大学的大部分都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在继续追溯这些重点高中的学生又很大一部分是重点初中和私立初中的学生。
私立初中当然需要家里负担得起,公立的重点初中(就是升学率高的初中)里学习名列前茅的很多都是教学质量很好的小学里的尖子生,比如某实验小学的学生。
事实就是如此,也许有部分特别聪明的孩子是特例,但我们要看大部分。实验小学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就是比普通小学要好,学习氛围也更好!更有助于孩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小学吧!
2018-07-07 20:39:03 -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想告诉你,在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择校还是很必要的。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教育改革已经淡化了小升初的压力,上好小学也未必就能对应好的中学,是的,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孩子小学的这六年,也是孩子最初进入社会,人生观形成的很重要的阶段,好学校和坏学校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学校和不好的学校的差异,一方面是硬件条件的差异,另外一方面就是软环境的差异。拿兴趣班来说,好的学校往往有政府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去筹办兴趣班,购买设备,请老师,因此孩子在好的学校中,他们有大量的选择,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一些较差的学校,由于缺少政府教育部门的资金支持,因此他们在这一方面也是没有太多的投入,对于孩子的教育仅仅是体现在课堂教育上。
另外就是人文环境。由于有了择校的这种特殊情况,因此但凡能择校的家长,对教育都是很重视的,这样的家庭,对孩子要求严格,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因此在这个群体中,孩子的学习氛围也一定是好的。
2019-03-28 09:32:42 -
择校择的是学习氛围,古时还昔孟母,择邻处呢,周围的人都不是爱读书的,那么自己的孩子就会从小养成不爱读书的恶习。所以择校择的是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好的学校学习氛围相对好一些,民办学校为什么热门?就是因为民办学校是家长“我”交钱了,进去学习,因此会“逼着”孩子学习,而普通公立学校,有的学生要学习,有的学生不爱学习。造成了,一个班级里只要有一个学生不爱学习,老师就不能多布置一点点作业,因为这个家长会举报,于是老师的职业生涯就有了“污点”,爱学习的学生只能外出自己花钱去补课,如此,恶性循环。
2018-06-25 21:01:02 -
要不要择校的根源在于,学校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都能保证高水准,就没有择校的必要了。
那么择校的标准是什么?师资水平、教学设备、上课形式?
我觉得以上都不是重点,对于小学内容来说,因为教学难度较低,上述三点都不会成为必要条件。真正影响学生的是学习氛围(包括同学质量),换句话说择校,其实不是择老师,而是择同学,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学习,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2019-01-23 16:08:29 -
跟着苍蝇找厕所,
跟着蜜蜂找花朵。
2018-11-03 16:56:21 -
大家都觉得外国的教育模式好,这点我不可否认,可如果你的孩子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国内的话,就只能随大流了,虽然谁都不想随波逐流,但标新立异是有风险的,大家都择校肯定有原因的
2018-09-14 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