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驴得水》这部电影孙校长这个角色?
如何评价《驴得水》这部电影孙校长这个角色?
-
《驴得水》这部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值得人深思。曾经他们都怀着一颗改变乡村教育的雄心壮志来到这个穷山沟,可现实却一次次改变了他们。而把这一群人团结到一起的便是孙校长。
孙校长对周铁男和张一曼应该都是有恩的,所以他们两个人对于孙校长提出的任何建议都是无条件赞成的。对于学生少这个问题,他提出给奖学金,对于喝水问题的解决,他决定对上级瞒报一个老师的名额。当他的女儿提出要告他们时,他一力承担。他说,一切都是他提出来的。他敢于承担这个责任。从始从终,他从没忘过自己到这儿的梦想。
可他为了自己所谓的梦想,在一次次妥协中无形的牺牲了别人。为了让铜匠假冒“吕得水”老师,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张一曼主动要求“睡服”铜匠,而他却没有想后果,也没有阻止张一曼。当铜匠的老婆找过来时,他又劝说张一曼主动承认是她勾引的铜匠。连张一曼都知道维护铜匠,而孙校长却想的是怎么能瞒过上级,让其建设这个学校。当铜匠把一切怨恨都发泄在张一曼身上时,他仍旧没有反抗。难道他忘了,张一曼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了这个学校。他甚至给自己的女儿跪下,求她假扮“吕得水”的家属,他对大家说: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但我们离梦想只差一点点了。最后的最后,连女儿被逼着嫁给假的“驴得水”,他也没有反抗。
在他自个儿看来,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的乡村教育,为了改变农民的现状。这是我的梦想。是啊,何其远大的梦想啊!可在这条路上,因为他的梦想,原本老实的铜匠变得贪婪丑恶,热血的周铁男变得世俗了,单纯的孙佳走了,信任他的张一曼自杀了。是他一手提拔了他们,把他们拉到了这个梦想里,也是他选择破碎了他们的梦。在一次次妥协中,他偏离了这条梦想之路,也许他自己都未曾察觉。
看着他的一幕幕,令人五味杂谈。梦想如此美好,他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对是错?有时候让人觉得他并没有错,一次妥协,也许挺过去了,那么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我再弥补你。也许他就是抱着这样一个心理,选择一次次低头。可他应该知道,撒一个谎,就需要一个更大的谎言来圆。于是在一次次冠冕堂皇的理由下,他不再是那个怀揣梦想的孙校长。但他又是善良的,所有人都认为张一曼疯了,可他仍耐心对她。
是啊,电影让我们总能从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个梦想,掩盖了多少丑恶,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扔掉了多少良知。可悲可怜。
2017-08-04 13:56:03 -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就是电影里的孙校长。表面上看很善良可以和自己手下的老师打成一片,也有自已以为的伟大的梦想,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可以以为谎言要被拆穿时在特派员面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在最后一曼疯了时还可以一个父亲一样的角色给她关心,或许是同情,或许是愧疚……这些就像是现在的我们。
确实这个世界上绝对坏的人本来就不多,像裴槐山一样没有原则的人毕竟也是少数。但是校长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在铜匠不愿意帮他们圆谎的时候,一曼提出要来睡服他。铁男不肯,不是爱情,只是出于朋友友情的不肯,但是校长为了谎言不被拆穿还是同意了一曼去睡服他。后来的骂一曼,剪一曼的头发,还有杀了那头叫得水的驴,让佳佳假嫁给铁枪,他都是默认的……
这些就像我们自己一样,在生活里会去同情弱者会去有一点小义气,会给别人看到自己光鲜的一面,但是掀开那层伪善,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包括对自己的亲人。
这一点最让我痛心,也最让我无能为力2017-10-21 00:11:39 -
孙校长这个角色设定,无论是放在民国还是放在当下,都算得上一股清流了。孙校长在影片中的表现诠释着一句话:
为了我的信仰,我可以做任何事,无关对错,无关道德,只为信仰
孙校长非常重视教育,希望所有人都接受教育。铜匠第一次离开时,他还特意送铜匠几本书,当学校有钱后,可以发奖学金了,来上学的孩子有100多个,他非常开心,要再建校舍。多么真实的表现,孙校长自己都被自己的表演所欺骗了!为了这件伟大的事情,他愿意牺牲张一曼,愿意牺牲铜匠,愿意牺牲裴魁山,愿意牺牲周铁男,愿意牺牲自己的女儿,牺牲所有人,最后成全自己的信仰:农村的教育事业。
2017-08-05 08: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