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完孩子快一年了,肚子还是很大呢?

新农商网 全部 1010

为什么生完孩子快一年了,肚子还是很大呢?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开心爸爸的日记
    开心爸爸的日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其实在这里提问的时候,妈妈们心中应该已经有答案了。

    腹部是一个人最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一方面现在很多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好,吃完饭直接就坐在那里,食物形成的脂肪自然会在肚子周围堆积。另一方面肚子上面堆积脂肪不容易察觉,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很难减下去了。这对于生完孩子的妈妈来说也是一样,很多妈妈们生完孩子都快一年多了,肚子还是很大,有好的办法减掉这些脂肪吗?

    如果是母乳妈妈的话,这个问题还真的很棘手

    毕竟想要给宝宝最有营养的母乳,妈妈就需要先补充一定量的营养才行。关于母乳妈妈的瘦身,开心爸爸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建议吧。

    瘦身方式要科学

    母乳妈妈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和宝宝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常见的节食或者激烈的运动就明显不合适了。一般来说可以科学规划自己的饮食,满足营养需求即可,没必要大吃特吃。其次就是合理而有效的运动。

    饮食结构要科学

    其实开心爸爸最想说的就是那些看上去很有营养,含有很多钙的白色浓汤最好少喝。一般来说白色浓汤并不是母乳形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是乳化成微滴的脂肪。这种汤喝下去极易形成人体内部的脂肪,不管是堆积在哪里都是不好的。所以妈妈们在补充汤汤水水的时候,要喝清汤,把上面的浮油都撇掉。另外妈妈们可以通过喝低脂奶和豆浆来补充体内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这就可以代替一般的肉汤了。

    还有妈妈们最好是多吃一些蔬菜,以及杂粮,这些东西都是有着必须的维生素,而且吃多了还不会长胖的食物。

    烹饪方式要科学

    烹饪的时候不要放太多油,少用油炒油炸油煎的方式,因为这几种方式做出来的菜,油大很容易导致发胖长脂肪,少用这种烹饪方式也是能够帮助妈妈们,减少脂肪的吸收。

    如果妈妈没有选择母乳的话,就很简单了,完全可以通过节食和多锻炼带来达到瘦身的目的。网上面很多塑造腹型的锻炼方式,妈妈们大都可以试试的。最后开心爸爸想说一句,其实我们看到那些明星们,产后很快就能够恢复到以前的身材,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辛苦啊,没有谁能轻轻易易的减掉脂肪。

    2019-01-08 20:53:40 0条评论
  • 薇可妈咪
    薇可妈咪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众所周知,女性的腹部肌肉最容易松弛,通过自身锻炼达到收紧效果需要时间和毅力。即使年轻时产后腹部基本恢复到少女时的模样,但中年后最容易隆起的也是腹部。有的妈妈已经分娩了,肚子看上去还像怀孕3-4个月。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腹直肌分离引起的,也许有很多妈咪对此还没有很了解,甚至是第一次听说,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请看上图,腹直肌就是图上中部的那几块肌肉,中间那条线叫腹白线。它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并能降肋助呼气,也能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等功能。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胎儿和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腹白线变薄变弱增宽,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二、为什么会出现腹直肌分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分娩巨大儿概率增加;还有各种因素导致剖宫产率升高。

    加之二胎政策放开致多产次。妊娠生理因素,自怀孕随着胎儿的发育和增大,腹内压的增高全部交给腹肌和盆底肌承担。

    营养不良和年龄增大导致皮肤、韧带、肌纤维弹性下降,是导致腹直肌分离的主要因素。据报道,1462例产后6~8 周的产妇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 次怀孕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90.8%。三、腹直肌分离临床表现1.腹部脂肪堆积

    腹直肌分离的间隙逐渐被脂肪组织所填充,腹部出现明显的松垮褶皱,影响美观和形体恢复。2.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不仅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状态,更加剧了产妇心灵和身体两方面的创伤。3.腰背部疼痛

    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收缩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脊柱的稳定性下降导致后背疼痛的机率增加,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限制其活动、休息、哺乳等,产妇身心俱受到了影响。4.内脏下移

    如胃下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5.形成疝气

    形成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脐外)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处理,症状严重者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四、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方法部分女性产后往往没有意识到腹直肌分离的存在,而采用仰卧起坐等不正确的锻炼方法最终导致腹直肌分离进一步加重,所以,在开始训练之前,腹直肌分离的检查非常重要。

    方法一:手指触诊平卧做仰卧起坐动作时可触及两侧腹直肌之间有纵向的、凹陷的深“沟”存在,感觉手指可插入患者的腹腔。正常:1指以内。需改善:2~3 指。需就医:3 指以上。

    方法二:进行B超或CT检查。五、腹直肌分离的治疗1.自身运动康复

    站姿收腹训练,跪姿收腹训练,仰卧抬腿训练。注意不可以进行仰卧起坐等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这会加重分离情况。2.生物电物理疗法

    这是一种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治疗方法,通过电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对腹部肌群进行强化。电刺激除了强化腹部肌群外,也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和改变骨盆的倾斜度。电刺激还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使肌肉牵拉,刺激生成新的胶原蛋白,缓解背部肌肉放松并达到镇痛效果。目前大多数医院已经开展了盆底修复门诊,若已经在做盆底修复的产后妈妈效果更佳。3.配合中医康复按摩手法

    为了克服单纯电刺激治疗效果不足。通过按摩手法和穴位刺激,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从而恢复腹部皮肤、肌肉、筋膜弹性和紧张度。4.手术治疗

    如果腹直肌分离严重,经各种康复治疗无效,较多内脏从增宽松弛的腹白线处明显突出,严重影响外形以及日常的生活,这就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正治疗了!腹直肌分离症是产后修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产后盆底修复以后逐步开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薇可妈咪在此也为大家重点阐述了腹部肌肉的结构和腹直肌分离的相关诱因,诊断,症状和康复治疗,希望能引起妈妈们对此的重视,同时也能对爱美爱健康的妈妈们有所启示。——END——

    更多专业医文,【宝宝腹泻】https://www.toutiao.com/i6605361794649162243/

    【过敏性鼻炎】https://www.toutiao.com/i6609884934427378183/

    【宝宝上火】https://www.toutiao.com/i6606168516036919816/

    【宝宝体重】https://www.toutiao.com/i6605414279954825732/

    尽在薇可妈咪个人主页。

    2018-11-06 16:22:53 0条评论
  • 大柳塔爱格玩具
    大柳塔爱格玩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是宝妈的通病,只能是锻炼加管住嘴!有句话说的好,管住嘴迈开腿,这个是可行的,比吃什么减肥药来实际!

    2018-11-06 16:10:52 0条评论
  • 酱香传承15599228995
    酱香传承15599228995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收不回去,咋办,生二胎的时候好好在研究研究,争取瘦回去

    2018-11-06 16:09:13 0条评论
  • 金殿盛宴时尚达人
    金殿盛宴时尚达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多运动 做瑜伽肚子会回去

    2018-11-06 16:05:12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