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对农村有多大的变化,农民走出来需要多远的路?
三农对农村有多大的变化,农民走出来需要多远的路?
-
说实在的,我目前也觉得很苦恼,我们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户口在农村,一直在外面漂泊,现在也马上进入中老年人的群体了,可是,城市里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我最终的归宿还是回农村!
可是回之后农村,我要选择怎样来发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三农之路来呢?这段时间,我一直再关注一些国家政策,也在了解那些在农村已经发展得不错的老乡朋友们,我们老家就有这样一个例子,老肖,我们一个镇的初中校友,他在老家承保了几个村的水田种莲子,已经种了两年时间了,大家知道,国家政策也在扶持回乡创业的农民,他获得了国家的资金的支持和帮扶,还有,他收获的莲子也在网上出售,线上线下同时找销路。他很有信心再继续做下去!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还在迷茫之中的返乡农民来说,发展绿色生态种植也是一条可行的路!路就在脚下,就看自己怎么走,当然,这其中会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
对于未来农村来说,还是有出路的,大家都跑到城市去发展了,难道农村的土地就不值钱了,就没有开发的价值了吗?
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好,你也可以提出你的观点,因为尚可网就是提问题让大家讨论的地方!
2019-03-23 17:12:06 -
粮食是社稷皇粮,国之命脉。农业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国家从成立以来,要想立足,首先发展的是经济,在这31个省市中每个都发挥这举足轻重的作用!拿我们山西来说,资源大省-煤,靠着老天给的东西去吃饭,也算是盛极一时,支撑着国家的工业,而现在呢,山西的经济发展需要靠什么呢?农业还是守旧,要发展需要靠的是人才,技术,创新,匠心,这很难……
现在电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货的连接,好的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城市的人需要了解农村,农村的也需要接受新的东西,也是机会,也是改变,有那么多的90后投身于农产品,投身于自己的梦想,有一颗为国添力的心,这就是改变……
农业任重而道远,更希望都能够有所作为
2019-03-23 19:25:33 -
无限漫长,换汤不换药永远没路
2019-03-23 14:32:57 -
去年的两会上.,国家的政策己经对农振兴农村画出了发展前景,合并村镇,规划土地有的地方己经施行了,相信路不会太远,不过每推行一样新政策,在落实当中必是有利有癖,慢慢地就会变好的。
2019-03-23 18:08:50 -
三农这个平台让社会各个群体都了解农村人,还有我们所生产的产品,让城市人知道农产品的种植过程,风土人情,我觉得路很远,会一直有走下去的前景,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大大的帮助了农民
2019-03-23 17:23:54 -
现在都是提倡三农政策,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村振兴账目,我们家乡现在开发农村旅游,有一部分老百姓也搞起了农家乐,我们也打算回老家了,相信在这几年农村建设肯定会非常火爆的。
2019-03-23 16:55:10 -
呵呵,你这个提问有些语病!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农民,现在一提三农更多和国家的政策联系在一起,三农政策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很大。但是不及城镇工业化对农村的影响大,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中国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三农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上亿的农民进入中国各个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和各种服务业的主軍。农村开始变得空心化,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成了主要人口,许多村庄人烟稀少。随着从事农业的人口大量减少,农业正面临巨变的临界点,下一步农业形态将成何种状况,有待于实践中的摸索。 农民将走多远,我可以负责地说,很远很远,远到农业和工业将融为一体,农业将变得如同工厂一样,生产效率将前所未有的高,生产周期将不再以年算而是以月以季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大量应运于农业,人工将大大减少。那时,农业和工业从本质上将变得一样,都是制造业。未来巳来,人类社会将发生巨变,三农终将消失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中,融入全新的无边界经济中。
2019-03-23 20:25:18 -
三农即是农村,农业,农民的统称。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对农民的一刀切领导,一定程度下阻碍了农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土地联产承包以后,农民以个体形式成为农业真正主体,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释放,一段时间内于大集体时相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要素合理释放,收入及自主化也大有提高于改善,但随着工业化的纵深推进,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农业产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捉襟见肘,让很多农民弃农从商,农工并举成为首选。
这在个别地方出现了部分低等地撂荒现象,所以有了租种现象。由于后来政策倾斜,一些简易资本为了捞到补贴,开始有了流转承包。
总的说,中国是个农业特大国,一些城里专家炮制的所谓三农政策没有完全充分反映农民主休的意志,在现阶段大有附和资本势力的空前趋势,这种情况没有顶层的法规指导真规模到一定程度将会严重伤害农民的利益,并且到没有石头摸时想回头已为时过晚!
比如说承包责任制,刚开始前十五年,每五年各村都会根据人口增减调整土地承包,让农民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添人添地,减人减地,公正合理,农民没怨言!而九八年后,来个承包期三十年不变,这中间并未明确说明要延用五年一调的公平土地政策,(也由于一些城市近郊大量开发土地把郊区农民已经变成无地农民),结果全国上上下下几乎认定三十年不调整土地,造成自那以后一个家庭四五口人只一人有承包地,而有些家庭一个人有四五个人的承包地的严重不公平现象,给无地农民造成生活上的心理负担。
现在又来个三十年不变,这就意味着自二轮承包起出生的小农民至到六十岁也不会得到作为农民从它应该有的土地里得到的一切收监,耕者,农民也,耕者有其田从此彻底变成一纸空文!而这个从出生到六十岁的农民这六十年要靠什么支付这么昂贵庞大的生活成本?!经常说农业形势大好喜人,但凡说这话的压根就沒想起过农村这个庞大无地群体!
现在又在搞确权,什么集地土地入市,让这些资本外溢到田间地头,想是为农民办好事,但无地农民怎么受益却没有半字一文!况且,农村腐败严重,不整治好农村小官吏,急于求成这些资本大家及投机商垂诞已久的农村土改,势必葬送掉无数农民的生活前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农民拭目再待!
当然,城镇化发展会给中国房地产带来中国地产业最后一次吞诬良机,这也许正是那些伏蛰在地产身上的所谓专家大喊农村地权置换的真正原因!现实是:想置换的已无地可置,有地的压根用不着置换,这样的摸不着石头的三农策略到底会好了谁老农民心里比专家还清楚!
要想让农民真正走出农村,不是让城里的专家长篇大论农村农民农业云云,而是该集广大农民智慧让他们讨论制定他们的政策!!
2019-03-23 17:33:51 -
慢慢好起来的
2019-03-23 17:33:52 -
思想转变的过程,其实很多生活在紧张、忙碌大城市的人,很想看看、体验下农村的生活,怎样把这个商机转化?就看能提供什么样的方法形式来吸引他们体验消费……
2019-03-26 13:24:40 -
风声大雨点小,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隐患。
2019-03-24 15: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