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种植都赚不到钱?

新农商网 全部 1895

为什么种植都赚不到钱?

回复

共7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海南队长
    海南队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果农辛苦一年不赚钱,问题出在哪里?”

    今年确实是“妖果”多发季节,水果出奇的贵,十多二十块钱一斤的苹果,十多块钱的西瓜、二十多块钱的荔枝、二十多块钱的李子和冬枣,让广大老百姓直呼吃不起猪肉,现在水果都吃不起了,纷纷直言感受到了生活满满的恶意,特别又是贸易大战,经济压力大的情况下,各个企业裁员和纷纷降工资以避风险,更是让物价高涨的季节给广大老百香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但在来百姓直呼吃不起水果的同时,大部分果农也哀怨赚不到钱,甚至滞销亏血汗钱,这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种现象一直都存在,多年以来都有这种情况,大部分果农都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连人工费都没赚到,今年还算是好一点的,部分果农确实赚到了点钱,往年不赚钱甚至亏钱更甚!

    那么出现这种超级矛盾的情况又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了民众觉得水果贵的同时果农又赚不到钱呢?据我长期的观察以及跟同行的交流,我觉得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众的消费观念没有及时跟上,跟十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均收入翻了5倍不止,甚至很多行业翻了10倍有余,然而水果的物价虽然也在跟着涨,但是肯定没达到5倍的程度,基本上在2-3倍左右,这不得不说,国家在物价的管控这一块还是非常给力的,相比日本韩国动辄四五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的水果而言,我们的水果价格并不算高,大家觉得贵,其实还是在于房价太高,导致用于还房贷的资金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因此用于提高生活水平的部分非常有限,当然今年部分水果确实有点贵的离谱这是事实。

    第二:种植成本大幅度提高;果农赚不到钱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种植成本太高了,特别是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现在的肥料价格简直高的离谱,动辄几千块一顿的化肥,甚至好一点的肥料要上万块,而且还在每年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进口肥料,而且现在还流行有机肥种植,有机肥的价格就太高了,专家都说用有机肥种出来的产品品质好能卖更好的价格,但其实大家都用好肥料用有机肥后,其实大家的优势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品质,自然卖不出好的价格。

    还有现在套袋技术的普及,以前套袋水果能够卖出好价钱,所以吸引着所有果农都使用套袋技术,但是套袋所需要的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大幅度的提供了种植的成本,然而随着套袋技术的普及,套袋水果的优势不在,自然卖不出溢价来,自然也就赚不到钱,但是不套袋就更加无人无津,因此陷入了一个死结,套袋不套袋都得死。

     

    第三:销售环节过多,目前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还比较繁琐,环节过多,从种植户--采购中介--到收购商-到各省批发市场批发商--再到各个各市批发商--各区批发商--水果销售端--消费者,细算下来中间环节基本有6个,各个环节平均加价20%,特别是零售端加价至少50%-60%,因此在果农手上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水果到了消费者手上就会成高价。而造成还有这么多环节的主要原因还是整个国内都没有形成良好的稳定的供销关系,特别是基于诚信为基础的订单农业体系,需要很多中介环节来分摊风险,而像国外好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只有3-4个,不会出现采购中介这种情况,批发商也会减少1-2个环节,像国外农业发达的地方,都是良好的订单制度,直接从种植户到批发商手上或者直接到连锁超市及区级批发商手上。

    第四:生成效率低,种植成本高!虽然说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形成有制度化或公司化的大型连片种植,也没有很好的机械化操作,当然也跟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适合机械化操作有一定关系,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农村人口过多,一旦机械化会导致很多农村人口失业,也跟我国的土地政策有极大的限制关系,让很多有资金的企业没法进入农业产业,感觉得到不到保障,不过随着土地政策的开放,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农业行业,正在改造农业。没办法使用机械化,那么就意味着得用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自然就会高得多。

     总结一下,做农业真心不容易,特别是果农,真是一年辛苦流血流汗,但真是赚不到钱,我们只能默默祝福一下农民伯伯们了!

    2019-08-16 19:51:36 0条评论
  • 树下酒仙
    树下酒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种植农作物在这物价高,低产出的年代;怎么能赚到钱?

    农村每一农户,家中人均田地不多;在南方每人一亩二三分,北方多一些旱地;首先人工成本高,从育苗,整地,管理〈浇水,施肥,更虫)收割再到出售;一个周期五六个月,辛辛苦苦的付出;拿到手的是“泪”;到那里挣到毛?赚点口粮钱就不错了。

    现在大多农村人,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带做带荒地,有点干脆荒芜;到年底弄点补偿。

    大家都知道现在市场谷物价:南方籼稻140元/百斤,粳稻145元/百斤,北方小麦112元/百斤,玉米/??六角到八角一斤;请问这个价格,“专家”说比国外高;那农民工干一天工,按150元/天算;他们还愿意回家种地吗?

    粮食增产稳定,关系到十三亿人吃饭问题;别让低价农作物伤了农民的心。

    2017-03-02 09:38:00 0条评论
  • 海南队长
    海南队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果农辛苦一年不赚钱,问题出在哪里?”

    今年确实是“妖果”多发季节,水果出奇的贵,十多二十块钱一斤的苹果,十多块钱的西瓜、二十多块钱的荔枝、二十多块钱的李子和冬枣,让广大老百姓直呼吃不起猪肉,现在水果都吃不起了,纷纷直言感受到了生活满满的恶意,特别又是贸易大战,经济压力大的情况下,各个企业裁员和纷纷降工资以避风险,更是让物价高涨的季节给广大老百香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但在来百姓直呼吃不起水果的同时,大部分果农也哀怨赚不到钱,甚至滞销亏血汗钱,这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种现象一直都存在,多年以来都有这种情况,大部分果农都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连人工费都没赚到,今年还算是好一点的,部分果农确实赚到了点钱,往年不赚钱甚至亏钱更甚!

    那么出现这种超级矛盾的情况又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了民众觉得水果贵的同时果农又赚不到钱呢?据我长期的观察以及跟同行的交流,我觉得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众的消费观念没有及时跟上,跟十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均收入翻了5倍不止,甚至很多行业翻了10倍有余,然而水果的物价虽然也在跟着涨,但是肯定没达到5倍的程度,基本上在2-3倍左右,这不得不说,国家在物价的管控这一块还是非常给力的,相比日本韩国动辄四五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的水果而言,我们的水果价格并不算高,大家觉得贵,其实还是在于房价太高,导致用于还房贷的资金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因此用于提高生活水平的部分非常有限,当然今年部分水果确实有点贵的离谱这是事实。

    第二:种植成本大幅度提高;果农赚不到钱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种植成本太高了,特别是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现在的肥料价格简直高的离谱,动辄几千块一顿的化肥,甚至好一点的肥料要上万块,而且还在每年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进口肥料,而且现在还流行有机肥种植,有机肥的价格就太高了,专家都说用有机肥种出来的产品品质好能卖更好的价格,但其实大家都用好肥料用有机肥后,其实大家的优势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品质,自然卖不出好的价格。

    还有现在套袋技术的普及,以前套袋水果能够卖出好价钱,所以吸引着所有果农都使用套袋技术,但是套袋所需要的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大幅度的提供了种植的成本,然而随着套袋技术的普及,套袋水果的优势不在,自然卖不出溢价来,自然也就赚不到钱,但是不套袋就更加无人无津,因此陷入了一个死结,套袋不套袋都得死。

     

    第三:销售环节过多,目前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还比较繁琐,环节过多,从种植户--采购中介--到收购商-到各省批发市场批发商--再到各个各市批发商--各区批发商--水果销售端--消费者,细算下来中间环节基本有6个,各个环节平均加价20%,特别是零售端加价至少50%-60%,因此在果农手上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水果到了消费者手上就会成高价。而造成还有这么多环节的主要原因还是整个国内都没有形成良好的稳定的供销关系,特别是基于诚信为基础的订单农业体系,需要很多中介环节来分摊风险,而像国外好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只有3-4个,不会出现采购中介这种情况,批发商也会减少1-2个环节,像国外农业发达的地方,都是良好的订单制度,直接从种植户到批发商手上或者直接到连锁超市及区级批发商手上。

    第四:生成效率低,种植成本高!虽然说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形成有制度化或公司化的大型连片种植,也没有很好的机械化操作,当然也跟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适合机械化操作有一定关系,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农村人口过多,一旦机械化会导致很多农村人口失业,也跟我国的土地政策有极大的限制关系,让很多有资金的企业没法进入农业产业,感觉得到不到保障,不过随着土地政策的开放,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农业行业,正在改造农业。没办法使用机械化,那么就意味着得用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自然就会高得多。

     总结一下,做农业真心不容易,特别是果农,真是一年辛苦流血流汗,但真是赚不到钱,我们只能默默祝福一下农民伯伯们了!








    2019-08-16 19:51:36 0条评论
  • 旅途向前行
    旅途向前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发展种植业一定要搞好市场调研,你所选中的和培育的农产品的特色在哪里?有没有市场,市场上的其他种植户多不多。这都是需要你仔细考虑的问题。

    种植一种产品不能盲目的跟风,跟风效应的背后就会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落差,也没有了一定的优势,因为大家都种了,这样的价格自然也就会降下来,你的收益也会变少。

    所以,选择种植业,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看看大家需要什么?找准自己的定位,瞄准市场很重要,一定要紧跟住市场的变化来做调整。

    自己种植的产品还要有一定的特色,和别的人家种植的方式也要注意,比如是你选择的是无公害的种植方式,那就有一定的优势。

    刚开始选择种植农产品,一定要控制好成本,不能一口气全把钱花出去,不加以控制到最后算总账的时候吃了亏。

    2017-03-24 20:21:16 0条评论
  • 桂林的小拐仔
    桂林的小拐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要说种植不挣钱的话我要反驳你了,我是广西的,首先传统种植的我也见挣钱的 我二叔就是个例子,他是在乡里搞水稻制种的,也就是培育优良水稻苗的。也就搞了10几亩地供了三个大学出来的孩子,建了全村最高最豪华的小别墅,帮他大儿子在桂林买套40来万的房结婚用。一个老板在村子旁边的山岭包了两百亩左右的地种树,都是请人种,请人打理的,现在树成材了 听人说挣了小几百万。就是百度能查到的,荔浦沙糖桔村,今年哪户不是百万以上。所以说没有不挣钱的行业 最主要得了解行情 有挣钱的脑子 我还是洗洗睡吧 外债二十来万 每个月拿4000多的工资 唉 什么时候是个头

    2017-03-05 05:00:17 0条评论
  • 梅花引水思源
    梅花引水思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从古到今那有种地的老百姓赚到钱!

    2021-06-19 09:43:32 0条评论
  • 梅花引水思源
    梅花引水思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从古到今那有种地的老百姓赚到钱!

    2021-06-19 09:43:32 0条评论